麥明珠
摘 要:《汽車機械基礎》是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汽車專業基礎課。文章根據課程內容和個人的實踐教學經驗,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的角度探討了《汽車機械基礎》教學方法的改革。
關鍵詞:汽車機械基礎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考核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c)-0201-02
Abstract:Auto mechanical basis is a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urse of auto professional basic.In this article,According to the course content and l teaching experience,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of auto mechanical basis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Key Words:Auto Mechanical Basis;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汽車機械基礎》是汽車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課程主要包括力學基礎、傳動知識、常用機構、軸系零件等內容。該課程具有概念繁雜,理論抽象的特點,對于高職高專學生而言有點難度。但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其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從事與汽車專業技術相關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并為今后學習后續課程打下基礎。
但是,目前該課程的教學現狀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大多數高職院校《汽車機械基礎》還是采用以前大專模式的教材,只是難易程度上稍有不同。涉及到《工程力學》《機械制圖》《金屬材料》《機械原理》《液壓傳動》等多學科的內容,對部分學生來說難度不小,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二是受多方面條件的限制,該課程在教學設施、實驗設備上相對短缺,很多實驗無法順利完成,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學起來就有點枯燥乏味。三是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滿堂灌,沒有與時俱進。要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強教學改革。
1 樹立學生信心
目前,大多數高職學生,尤其是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心態上或多或少有些自卑,學習基礎差、缺乏學習動力。有些學生是因為家庭的原因才來高職院校,對汽車專業根本不了解,在專業課學習上體現出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穩定他們的情緒,讓他們知道他們的選擇是對的。在《汽車機械基礎》的緒論部分,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汽車的發展史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是緊密相連的,要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任何現代工作、生活都離不開汽車。交通帶動發展,交通促進發展,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樹立學好《汽車機械基礎》的信心。
2 教學內容設計整合
汽車機械基礎融合了多門學科知識,內容多且雜,要想在學時少的情況下讓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整合非常必要,否則只會是老師教得越多,學生學得越少。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精心整合教學內容。以汽車機械構造為主線,將課程分為汽車機械總體認識、汽車零部件材料的認識、汽車動力裝置機構的分析、汽車傳動裝置零部件的失效分析、汽車控制裝置認識與分析、機械加工基本技能訓練六大模塊。根據課程的能力目標,選擇合理有趣的項目任務,按照其要求進行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
對各個項目的具體要求和內容選取,應以其內容在汽車上的應用和對學生在今后的工作能力的影響為主來組織教學。如在學習“汽車零部件材料的應用認識”項目,重點讓學生掌握典型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了解多款車型典型零件的材料選用、材料的性能及熱處理方式。汽車典型零件在制造過程中進行了怎樣的熱處理工藝,而無需用很多的時間分析金屬與合金的內部結構及鐵炭合金圖,更不需帶學生到熱處理車間操作零件的熱處理工藝[1]。
3 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理實一體化
傳統《汽車機械基礎》的教學方式大多是“灌輸式”,老師認真講解,學生被聽講解,教法單一,枯燥無味,學生沒興趣,老師也沒勁,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應大膽創新,改革單一教法,根據教學內容不同,靈活采用多種的教學方法。
3.1 采用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以行為導向法設計教學。在老師指導下制定方案、實施方案、最終評估。在每個項目實施前,先介紹項目背景,活動分析,方法與步驟,再提出學習的支持,使學生在學習每個項目開始就知道學習的任務和要求,引起學生的注意。如:學習“凸輪機構的工作特性分析”,選用的項目為“拆卸內然機的配氣機構”。其項目背景為“內燃機工作原理”;活動分析為“觀察內燃機進氣閥、出氣閥是如何完成開啟和閉合”“分析凸輪機構由哪些零件組成的”;學習的支持是引出了“凸輪機構的工作原理”“凸輪機構從動件的運動規律”“凸輪結構、失效、材料及工藝”等[1]。
3.2 采用實驗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
《汽車機械基礎》課程不像一般電子類課程,可以進行多種實驗操作,但是對于一些實操性比較強的內容還是可以進行實驗教學的。比如講解鉸鏈四桿機構曲柄存在的條件,教材都是利用曲柄搖桿機構,當曲柄和連桿共線時,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原理進行推導,推導過程很枯燥,大多學生不太理解。對此可以采用實驗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動手制作曲柄連桿機構,根據其運動情況,思考總結出曲柄存在的組合情況,并在實驗中找出鉸鏈四桿機構曲柄存在的條件,推出判斷三種基本類型的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
3.3 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
有條件的情況下,將課程安排在對應的實訓室教學,讓實物代替圖像,化抽象為具體,如帶上一輛自行車來講解鏈傳動;帶上減速器來介紹齒輪傳動;從以前錄像電影播放機的卷片機構引入槽輪機構等。
4 改革考核方式,綜合評價
傳統的考核方式一般都是期末閉卷考試,一張試卷定成績,忽略了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這種評價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應改革傳統考核方式,注重過程,綜合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掌握知識的能力,自學能力,動手能力等。采用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改以往3∶7為5∶5的比例標準,降低期末考試要求,提高過程能力的評價。
5 結語
隨著教學的深入,《汽車機械基礎》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多方面的,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勇于開拓創新,就一定能尋找出一條既實際又有效的途徑,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蕓.基于能力培養的《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改革.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1):56,58.
[2] 陳寧.淺談《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改革[J].機電技術,2012(4):163-165.
[3] 陳大良.《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J].科技創業家,2012(18):190.
[4] 郭春啟.要培養學生對《汽車機械基礎》的學習興趣[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10):38.
[5] 姚潔.淺談《汽車機械基礎》中傳動機構的教學方法[J].內江科技,2012(8):151,179.
[6] 唐國初.《汽車機械基礎》[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