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英
摘 要:水是有靈性的物質,水的巧妙運用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與之匹配的駁岸處理也需要我們仔細斟酌選擇。
關鍵詞:水的運用 護坡方法選擇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b)-0248-02
作為園林行業都知道:水是富有靈性的物質,萬物離不開水的存在,在我們景觀效果設計及施工中倘若引入水的元素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 水元素在造景中的運用
1.1 汲取傳統文化形成不同風格
就水景的風格來談,從景觀園林、古典園林開始,就有不同的風格了。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歷史與時代的不同,創造出來的水景也不一樣。
中國的傳統園林或歷史園林,猶如中國傳統文化數千年來在中國大地上孕育、生長、發展、成熟,她以獨特的形式和內涵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我國古園用水以靜水為主,園中有一潭平似鏡的水面,蘊涵著靜謐、樸實和穩定的美。古典園林中的蘇州小橋流水,小中見大,反應當時文人的心理,將更多的詩情畫意融入園林中。法國的歐洲皇家園林,完全又是另外一種文化,強調視覺上的壯觀,皇家的氣派,噴泉、水池常做局部中心與雕塑結合,并注重雕塑本身的藝術性。
在現代景觀中還有一種“水”,就是日本的“枯山水”,它取山水之意向,枯塘之造型,以引導人們的聯想。“枯”代表一種品性,雖然已經蒼老干枯,失去青春活力,留下的只是記憶和歷史的痕跡,但代表一種去除冗繁的簡練,表現為精純的特征,固有幽、玄、淡、靜、流。人們在欣賞它的時候,思想不融入進去是難以領會其精華的,它代表的是一種意境。
1.2 水元素與自然生態環境及建筑的結合
水元素有獨特的環境效應,可活躍空間氣氛,增加空間的連貫性、趣味性,利用水體的倒影、光影變幻可產生藝術效果。可以柔化自然空間,增添建筑與環境間的生氣,改善空間關系,改變單調乏味的空間氛圍,也可以在視覺上形成局部焦點,來表現空間的主題。
水元素在建筑周邊存在,與水元素相關的建筑小品常以動態的形式與靜水形成對比,以取靜中求動,妙趣橫生。或以一種內在的統一感相互協調于某一特定空間環境內。動水利用動勢和水聲,就會給空間環境產生各種引人入勝的魅力和環境氣氛。而現代空間環境尤為注重水元素在園林景觀中的運用,創造與建筑相融的水景觀,并結合建筑物技術和物質條件等因素,創造出美好的空間環境。
1.3 水元素與其他學科的結合:技術、藝術、燈光、音樂
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水元素的運用是工程技術與藝術設計結合的產品,一個好的水景觀作品,必須要根據它所處的環境氛圍、建筑功能要求進行設計,并要和建筑園林設計的風格協調統一。
水景觀的塑造與藝術緊密結合,雕塑小品在水景觀中作用重大。在歐洲城市噴泉往往和雕塑、坐石等相結合,共同塑造一個完整的視覺形象。燈光是夜間水體的主要表現手段。不同的燈光,使水景觀具有豐富的色彩和變化。水體與背景音樂結合更給人聽覺和視覺上的滿足。音樂噴泉一般適用于廣場等集會場所,例如南京水游城的水景觀以音樂、水形、燈光的有機組合來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美感。
2 自然水景的運用
園林中可以借水自然的形態與音響,使景觀空間得到情與景的交融;通過人為塑造使水體通過有效的組織,展現空間的層次與序列,在此基礎上借由水的流動形態,在有限的空間中展現自然的風貌。
2.1 襯托手法的運用
個人感覺運用此手法要點:襯托手法是構成水景開敞空間常用手法:首先手筆要大、避免零碎節點拐彎抹角。大水面使人的視野開闊,心情舒暢,在我們西湖工地有很多以大水面環繞周圍的水景取勝的。
襯托手法運用的目的:以大水面包圍建筑物,形成開敞空間,水面襯托周圍空間向外伸展,周圍景觀環抱水面,形成閉合空間,使其隨水體而變幻。從而達到空間感流動、視野時收時放,使人在喧囂環境內能體會到悠閑靜謐的氛圍。
2.2 借聲手法的運用
水聲在庭院空間中是形成感覺的因素之一,它能引起人們的想象。恰當地運用水聲,效果非常明顯。此種手法在設計中常常運用在私家庭院、高檔社區里;它要求設計手法必須細膩,施工質量必須細致。往往一丁點的設計或施工的瑕疵就會大煞風景。具體體現有:拐角死角處理;跌水大小和位置控制,給水、排水、溢水合理隱蔽布置等。私家園林的假山水榭效果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此;借聲手法運用的目的:水聲反襯環境的幽靜、水聲增添空間的歡快,從而達到幽靜而不乏活潑的效果,營造出“鳥鳴山更幽”的意境。
2.3 貫通手法的運用
水在內外空間中的流動,是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連貫溝通的直接傳遞。把水流由外部引入景觀園區,使內外空間相互連通,借用水的靈性貫通內外空間;利用水體貫通使空間層次得以區分。
貫通手法目的:使水體環繞四周,連貫溝通內外空間,使空間的變化生動有趣,前后水面連為一體,產生多層次的空間。
此外還有:藏引手法和對比手法也經常得以運用。即施工中對水的源頭做隱蔽處理,使人有種追溯源頭的想法,從而達到讓人遐想的目的。
3 駁岸處理
水景駁岸構成了園林景觀的重要部分,特別是在親水景觀中更應重點處理的部位。駁岸與水面形成的連續景觀是否能與環境相協調,不但取決于水面間的高差關系,還取決于駁岸的類型及材料的選擇;選擇正確有效的駁岸處理方式,對整體的效果把控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選擇的設計理念需要清楚地考慮設計場所的特性,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別的設計,理解影響護岸穩定性的因素等。
3.1 防腐木樁駁岸處理
灤水灣河心島景觀工程地處灤水灣公園境內,是景區的中心地帶,可以說是整個灤水灣景觀的一大亮點。四面環水占地面積13萬平米,同時包含綠化種植工程;給排水工程、電氣照明廣播工程、亮化及相關景觀設施,施工過程中通過對工程圖紙的優化處理,為達到深化工程景觀效果的目的。本工程護坡采用了防腐木樁護島。既增加了牢固性又增強了野趣自然的景觀效果。這種做法在南湖三標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具體的木樁駁岸的施工做法為:木樁駁岸施工前,應先對木樁進行處理,比如:按設計圖紙圖示尺寸對木樁的一頭進行切削成尖錐狀,便于打入河岸的泥土中;或按河岸的標高和水平面的標高,計算出木樁的長度,再進行截料。木樁入土前,還應對原有河岸的邊緣進行修整,挖去一些泥土,便于木樁打入。如果原有河岸邊緣土質較松,可能會塌方,那么還應進行適當的加固處理,總之施工現場必須保證入土木樁整齊、順暢、美觀、牢固。
3.2 景石駁岸處理(南湖三標、玻璃廠、鳳凰山一期)
景石駁岸是在駁岸完成后在岸頂面放置景石,既起到保護岸坡的目的又很好的起到裝飾作用。在具體施工時千萬不能照搬設計圖,而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根據整個水系的迂回折點放置景石。景石駁岸的平面布置一定不要形成幾何對稱形狀,景石駁岸的斷面要善于變化,應使其具有高低、寬窄、和層次的變化;水面要有聚散分層,分割應不均勻。從而達到設計意圖。
4 結語
總之,水在園林景觀設計施工中所要表達的方式還有很多。所要體現的理念不盡相同。駁岸處理方式還有很多很多,但歸根結底,一個目的就是要把大自然景觀通過大家理解、仔細斟酌加以專業的修飾、改造從而體現在人們的眼前、最終達到為人們服務的宗旨。
參考文獻
[1] 陳植,等.園冶注釋[M].北京:中國建筑業工業出版社,1988.
[2] 尹吉光.園林植物造景[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6.
[3] 過元炯.園林藝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
[4] 馬濤.居住環境景觀設計[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