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化”無論是在漢語中,還是在日語中都存在的詞,是中日兩國的同形近義詞,在兩國的語言生活中被廣泛使用。雖然形式上都是同一個漢字“化”,但是無論是在意思上,還是在用法上,都存在著微妙的差異。中國學習者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其異同,就有可能誤用。因此,本文以中日兩國同時存在的詞“~化”為探究對象,以北京日本學研究センターの『中日対訳コーパス』中的用例為語料,分別從“~化”的基本意思,在中日兩國中“~化”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等方面進行了探究,試圖找出漢語中的“~化”與日語中的「~化」之異同。為今后的日語研究提供幫助。
關鍵詞:漢語系接詞 “~化” 「~化」 相同點 不同點
中圖分類號:H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217-02
在眾多的漢語系接詞中,“~化”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且不斷地組合出新的復合詞。“~化”已不僅使用于中日兩國的書面語,而且在口語中也被廣泛使用,因此,越來越被學術界所關注。
1 在中日兩國中“~化”的基本意思與用法
1.1 漢語中的“~化”
在倪文杰等編的《現代漢語辭海》(1994)中對“~化”的解釋如下。
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構詞:丑化,簡化,惡化,老化,凈化,強化,硬化,綠化,淡化,美化,軟化,奴化,白熱化,大眾化,電氣化,規范化,機械化,企業化,貧困化,水利化,現代化。
在呂叔湘編的《現代漢語八百詞》(1980)中對“~化”是這樣解釋的如下。
后綴: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
(1)加在其他成分后面,構成動詞。
①形+化。構成及物動詞。例:丑化別人|美化校園|簡化漢字|綠化祖國|凈化廢水
②名/形/動+化。構成不及物動詞。例:鈣~(肺結核病灶已經鈣~了)|歐~|大眾~|現代~|工業~|一元~|惡~|深~|多樣~|絕對化~|尖銳~|自動~
③一部分‘…化可加‘為,成,到,再帶賓語。例:精神轉~為物質|人類絕對不會再退~到原始社會去|你把別人丑~成什么樣子了!
(2){名/動/形+化}+名。構成名詞。例:催~劑|電~教育|氧~鋁|硫~橡膠。
注意:有少數可以加程度副詞。例:很腐化|很現代化。表示普遍推廣某種事物時,可臨時在某些名詞后加‘化例:軸承化|園林化
1.2 日語中的「~化」
在吉田精一、金田一春彥等編的《日本國語大辭典》第四巻中對「~化」的解釋如下。
「接尾」名詞の下に付けて、そういう物、事、狀態に変える、または、変わるという意を表わす。例:或る女(有島武郎)前 二「かう云ふ場合葉子がどれ程戀の場面を技巧化し蕓術化するに巧みであったかは云ふにおよばない」。
在金田一春彥等編的《日本語大辭典》第二版(1995)中對「~化」的解釋如下。
(1)かわる。「退化、変化」。
(2)影響をおよぼす。「感化、教化、徳化」。
(3)そうなる、そうする。「開化、帰化、俗化、文化」《接尾的》民主化。
(4)化學のこと。「理化」、「化成」。
在松村明編的《大辭泉》第一版(1995)中對「~化」的解釋如下:
「接尾辭」主として漢語に付いて、そのような物や事、狀態に変える、または変わるという意を表わす。「映畫化」「合理化」「近代化」。
通過以上的調查可以清楚。不僅在意思方面,而且在用法方面,漢語 “~化”比日語「~化」的使用范圍要廣泛。漢語中的“~化”不僅是動詞,也是名詞。日語中的「~化」雖然有時候前面可以加程度副詞,但是好像只有動詞的用法。
2 漢語中“~化”的用例分析
(1)第三,簡化了關于對黨員的處分的規定。/第三、黨員にたいする処分についての規定を簡略化した。『鄧小平文選第一卷』
(2)國民經濟市場化、社會化程度明顯提高,經濟活力顯著增強。/國民経済の市場化、社會化の度合は目に見えて向上し、経済の活力がいちじるしく増強された。『人大報告96』
(3)我以為這是毛澤東同志在總結了黨的21年歷史的經驗教訓之后,特別是研究了黨的現狀之后,提出來的使黨進一步布爾什維克〔10〕化的方針,使黨在思想上更好地武裝起來、一致起來,順利地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方針。/それは、毛沢東同志が黨の二十一年の歴史の経験?教訓を総括した末、とくに黨の現狀を研究した末、提起した、黨をいっそうボリシェビキ化〔一〇〕する方針であり、思想面でさらにしっかり黨を武裝させ、一致させて、中國革命を順調に勝利へ導いていく方針である。『鄧小平文選第一卷』
(4)但這大約因為年齡的關系,我卻并未蒙著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卻了。/これはたぶん年齢の関係てあろうが?私のほうはなんの感化もうけなかった?そのため?すっかり見忘れてしまったのである?『吶喊』
(5)現在有各種觀點,追求這個化那個化,連共產主義化也有了,就是缺乏群眾觀點,容易解決的問題不去解決,寧肯把更多的錢用在不適當的地方。/いまはさまざまな観點があって、「これこれ化」や「なになに化」を追求し、共産主義化さえ現われているのに、大衆の立場に立つ観點だけは欠けていて、解決しやすい問題は解決しようとせず、むしろ多くの金を不適當なところに使っている。『鄧小平文選第一卷』
在《吶喊》、《人大報告96》、《鄧小平文選第一卷》三篇文章中。從區別詞數來看,“一字漢語+化”的是18(33.3%);“二字漢語+化”的是34(63%);“三字漢語+化”的是0(0%);“四字漢語+化”的是1(1.85%);“五字漢語+化”的是1(1.85%)。從總計詞數來看,“一字漢語+化”的是67(44.7%);“二字漢語+化”的是81(54%);“三字漢語+化”的是0(0%);“四字漢語+化”的是1(0.67%);“五字漢語+化”的是1(0.67%)。endprint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明白,“~化”可以接在一字漢語、二字漢語、三字漢語、四字漢語、五字漢語等的后面。但是,在不同字數的前接詞基中,最多的是二字漢語(在這三篇文章中,“二字漢字+化”的數量是占絕大多數的)。正如呂叔湘所說“~化”的后面可以帶賓語(例:簡化規章制度)。“~化”和后面的賓語之間可以加入“的”(例:創造現代化的正規兵團)。“~化”可以做賓語(例:宣傳形式不夠大眾化)。“~化”能夠受到程度副詞的修飾(例:他的說法很形象化)。
3 日語中「~化」的用例分析
(1)したがって、中共政権との間柄を決定的に悪化させることを欲しなかったからである。/因此,我不希望使日本同中共政權的關系徹底惡化。『激蕩的百年史』
(2)進駐軍は日本の非軍事化と民主化の計畫を矢つぎばやに進めた。/占領軍接二連三地推行日本的非軍事化和民主化。『激蕩的百年史』
(3)そこで農村地域へ內陸型工業を導入する「農工一體化」が大きく浮かびあがってくるわけだ。/ 這就產生了將內陸工業引入農村地區的“農工一體化”的問題。『日本列島改造論』
(4)農業の健全な第三次産業化。/使農業成為健全的服務業。『日本列島改造論』
(5)この技術は水利用のクローズド、システム化で環境問題に対処するためにも有効である。/這種技術可通過封閉系統化有利于用水,即對處理環境問題也有好處。『日本列島改造論』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化」可以接在一字漢語、二字漢語、三字漢語、四字漢語、五字漢語、外來語等的后面。但是,根據調查,不同字數的前接詞基中,最多的是二字漢語。「~化」的前接詞基的詞性主要是名詞類+化:機械化、近代化、市街化。形容詞類+化:複雑化、正常化、無人化。動詞類+化:組織化、固定化、孤立。
「~化」的后面加上「する」,就成了動詞,可以修飾體言(例(1)),關于這類動詞究竟是自動詞,還是他動詞還是一個課題。「~化する」有時候是自動詞,有時候是他動詞。如「老化」「風化」通常是作為自動詞使用,如想作為他動詞使用時,可以變為使役的形式,即是「老化させる」「風化させる」。根據調查可知,「~化」容易與詞基結合,是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
4 結語
4.1 “~化”在中日兩國語言中的相同點
在“~化”的前接詞基中,漢字是最多的,可以接在一字漢語、二字漢語、三字漢語、四字漢語、五字漢語的后面。前接詞基的詞性主要是名詞類詞基、形容詞類詞基、動詞類詞基。在中日兩國的語言中,“~化”在社會科學類的文章中出現的頻率是最高的。
4.2 “~化”在中日兩國語言中的不同點
日語中的「~化」也可以接在外來語詞基的后面。在語法方面,日語中的「~化」比漢語中的“~化”的用法要少。這種差異是與日語的特征相聯系的,因為日語是有平假名、片假名、漢字、外來語組成的,所以“~化”的前接詞基中可以出現外來語。其次,因為漢語是比日語豐富的語言,所以,漢語中“~化”比日語中「~化」的語法用法多也是理所當然的。
參考文獻
[1] 倪文杰.現代漢語辭海[M].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出版,1994.
[2]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商務印書館,1980.
[3] 吉田精一,金田一春彥[M].日本國語大辭典第四巻.小學館.
[4] 松村明,大辭泉[M].小學館,「大辭泉」編集部,1995.
[5] 田窪行則.「―化」『日本語學』第五巻第三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