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學子回國后,無論就業還是創業,都需要辦理各種各樣的手續。在此,盤點國內相關職能部門為海外學子回國后提供的各種特色服務,以備大家查用。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為回國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又稱“中國留學服務中心”,簡稱“中心”),以“服務”為本,創新留學回國人員就業服務工作,努力為留學回國人員和用人單位提供一站式打包服務。
學歷學位認證服務 留學人員回國之后,首先要面對的可能就是學歷學位認證的辦理。為方便留學人員,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認證期過長,中心精簡了認證申請材料的種類。自2014年2月8日起,學歷學位認證不再要求留學人員提供前置學歷學位證書和《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并且自該日起受理的認證申請,認證結果將不再由驗證機構轉寄(交),直接由中心用EMS特快專遞郵寄給申請者。
中心還致力于提供信息化服務,廣大留學生可以在網上注冊、繳費并進行認證進程查詢。
科研啟動基金 為吸引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為國服務,教育部于1990年設立《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中心受教育部委托,具體負責受理申請并進行形式審查;組織專家評審,并根據專家評審意見擬訂資助名單及資助強度,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審批。基金自設立以來,已資助22000多名回國博士。有意申請資助的回國博士,請登錄http://fund.cscse.edu.cn,了解詳情。
就業報到服務 受教育部委托,中心可為在國外取得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和雖未取得大學專科以上學歷,但在國外學習1年以上,以及出國前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的留學回國人員,辦理就業報到和派遣手續。具體規定和辦理流程請登錄中國留學網(www.cscse.edu.cn)。
檔案服務 為出國留學人員提供檔案保管服務,以及這項工作的延伸服務。
舉辦留學人才專場招聘會 為留學回國人員和用人單位搭建雙向選擇的服務平臺。中心從2012年秋季開始在北京舉辦大型留學回國人才專場招聘會——留學英才招聘會暨高端人才洽談會。從2013年開始,招聘會分春秋兩季舉辦。今后,中心還將開展形式多樣的留學英才招聘會,如網上招聘、行業招聘、境外招聘等。歡迎登陸中國留學網(www.cscse.edu.cn)“英才招聘會”欄目或者掃描“留學英才招聘會二維碼”(微信公眾賬號)了解相關信息。
編撰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報告 中心通過對提供服務的留學回國人員數據分析,撰寫留學回國人員就業報告,為政府有關部門制訂留學政策提供第一手資料和參考,為留學人員學業選擇和職業規劃提供咨詢和幫助。2013年中心首次編撰完成留學回國人員就業報告——《萬名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報告(2012)》,經教育部審批立項,2014年的就業報告將以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4)的名義出版發行。撰寫留學回國就業報告今后將成為中心常態工作。
“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 對于想要回國創業的海外學子,中心承辦的“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是個很好的平臺。目前已經舉辦了8屆,共遴選出1376個項目,據不完全統計,有300多名留學人員通過“春暉杯”順利走上回國創業的道路。
溫馨提醒:
1.不要做“棄檔族”。既不要把檔案放在自己手里,也不要把檔案棄之不管。在留學出國之前就要考慮清楚,并妥當放置。
2.前往中心辦理手續之前,一定要先登錄中國留學網(www.cscse.edu.cn)查閱相關專欄,仔細核查相關要求,明白辦理流程、所需材料清單、注意事項等,如還有疑問,可咨詢客服中心。之后,再前往大廳辦理,既節省時間,辦事效率又高。
3.回國前,一定要到中國駐當地使領館教育處組開具《留學回國人員證明》,這是確認留學人員身份和留學經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明,在日后回國后的戶籍轉移、就業、職務晉升、購買免稅汽車等方面的事務時,仍然需要。
4.開具《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最好直接與使領館教育處組聯系,不要通過中介,以免被騙。除個別地區,如駐紐約總領館教育組委托紐約中國留學服務中心進行,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使領館教育處組都沒有授權其他機構進行證明開具工作。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56號輝煌時代
大廈6層(100080)
電話:86-10-62677800 傳真:86-10-62677900
網址:中國留學網 www.cscse.edu.cn
上海:敞開懷抱歡迎海外學子
從1992年起,上海就不斷制定出臺一系列吸引海外人才來滬工作、創業的相關政策,并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留學人員工作專門機構——原上海市人事局留學人員工作處。多年來,上海在留學人員政策創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人才引進
海外人才集聚工程 2003年開始系統實施。先后實施了“萬名海外留學人才集聚工程”、“萬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集聚工程”等,目前,新一輪集聚工程已累計集聚5萬余名各類海外高層次人才。有關信息可登錄“上海海外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網(http://egov.21cnhr.com/wanren)查閱。
“雛鷹歸巢”計劃 瞄準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著名大學,選擇學習成績優秀的我國在外留學人員,以及在國外跨國公司中擔任中高級職位的海外優秀高層次人才,積極引進。目前已有523名優秀海外高層次人才進入到“雛鷹歸巢計劃”人才庫中。
舉辦“英國五所重點大學中國留學人員上海職業見面會” 2009年開始每年組織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5所重點大學畢業生和在滬大型企業、跨國公司、重點高校、科研單位、高新技術企業等進行人才交流和對接。
為海歸創業提供“一門式”服務 從1999年起,原市人事局牽頭協調市工商局、市地稅局、市外資委、市質量技監局、上海海關、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6家單位,堅持每周三派工作人員為留學人員來滬創業提供政策咨詢和集中服務(具體地點在梅園路77號市人才服務中心),方便留學人員辦理企業注冊登記等相關手續,至今已經第15個年頭。目前留學人員在滬創辦企業達4700余家,注冊資金超過6.7億美元。已建立張江、嘉定、漕河涇、科技創業、虹橋臨空、莘閔、徐匯、寶山、楊浦、普陀、南匯等11家留學人員創業園。
政策創新
實施海外人才居住證B證制度 2002年出臺《引進人才實行<上海市居住證>制度暫行規定》,解決海外人才的市民待遇問題。2013年,起草新的《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證管理辦法》,進一步整合B證相關待遇,并且簡化、優化了申辦流程。從2002年至今,累計辦理7萬余張。對海外人才來滬工作、創辦企業、居留和出入境、子女就學、社會保險等待遇予以保障。
設立“浦江人才計劃” 為資助留學人員來滬創新創業,2005年設立專門針對留學人員的“浦江人才計劃”,每年出資4750萬元對留學人員進行資助。資助類別分為4類:科研開發(A類)、企業創新創業(B類)、社會科學(C類)以及特殊急需人才(D類)。截至目前,“浦江人才計劃”前9期已資助2178人(含團隊),資助總額近4億元。
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專家提供精心服務 2008年出臺相關政策,解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居留和出入境、落戶、資助、社會保險、醫療保障、住房、子女就學、配偶安置、稅收等16大類40項問題。2009年專門設立“千人計劃”生活服務專窗,主動對接“千人計劃”特定生活待遇政策落地相關職能部門,簡化辦事手續,縮短辦理時間,并在浦東、楊浦、徐匯、閔行、嘉定等海外人才集中的5個區設立了分窗口,形成“1+5”聯動機制,為“千人計劃”專家提供“一口受理,全程服務”。
求職招聘電話:86-21-32511556,86-21-23110323
業務咨詢電話:86-21-23110328,86-21-23110322
郵箱:jijuban@163.com,shafea09@outlook.com
上海市外國專家局網站:www.shafea.gov.cn
上海“海外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網站:egov.21cnhr.com/wanren
廣州: 全鏈條服務模式孵化“就業創業”夢
廣州能吸引留學人員,除了市場開放度和區域優勢,在專業系統的綜合服務平臺、引進渠道及創新服務模式上更具吸引力和特色。留學人員到穗就業創業,都有相應配套的服務體系,著力打造“多渠道引進來,一站式服務好,聚資源促發展”的全鏈條服務。
構建三大平臺,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務
海歸選擇廣州,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廣州為他們提供了從回國到落戶、從創業到發展的“全鏈條”服務。而服務的提供者,正是留學人員口中的“娘家”——廣州留學人員服務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 中心率先在全國創立“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為留學人員提供入戶廣州、資格認定、資金撥付、就業推薦、創業服務、子女升(入)學、學歷學位認證等12大類25項服務。
專門增設高層次人才服務窗口,開辟“廣州市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區”,將服務范圍延伸至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增加了高層次人才認定評定、廣州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百人計劃”申報、廣州市“121人才梯隊工程”申報、國家“千人計劃”申報等服務,并精心創設了專項資金發放、職稱、住房補貼申辦、體檢、子女入學、醫療待遇等內容的“一站式”服務。
“多渠道”人才引進平臺 中心順應人才流動的新趨勢,采取多種形式,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引進平臺。一方面加強多方合作,與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海外留學人員專業團體等建立了引進海外留學人才渠道平臺。另一方面堅持積極圍繞廣州主要產業和骨干用人單位,以用人單位的創新需求為導向引進人才。中心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開展了系列“走出去”招賢引才活動,包括赴澳新攬才招賢、組織穗企赴港高校招聘、舉辦北美清華學子廣州行等活動,匯智聚強促廣州新型城市化建設。
“一體化”配置服務平臺 為有效推動人才和崗位的對接,通過與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創建華南人才配置中心,在此基礎上與近600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組成了跨地區、跨行業的留學人才信息雙向交流配置平臺,累計提供工作崗位數千個。精心打造了廣州海外人才網(www.gzhwrc.com),以海外人才求職、招聘、獵頭服務信息化為核心,已發展單位注冊用戶420余家,個人注冊用戶超過8000人,是廣州市海外人才招聘求職的重要信息平臺。
服務升級,為創業創新加速
創業有為,就業有位,中心創新服務模式,整合多種資源,貼近留學人員創業、就業需求開展特色服務,確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讓留學人員群體為廣州創業創新加碼。
整合資源,著力發揮“高端引領”優勢 2012年初,中心協同廣東省工商聯、南方民間智庫、投融資機構、創業媒體、行業協會、海外高層次人才代表等籌備并創立了廣州市領軍人才與企業協同創新聯盟。聯盟全力搭建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領軍人才及產業上下游企業、投融資機構、媒體等結合的專業服務平臺。至今,聯盟分別組織了10批次的包括融資實操培訓交流會、銀行與領軍人才企業融資交流等系列活動。已推動4家領軍人才企業開展了建設銀行“千人貸”、“百人貸”項目200萬元授信額度貸款,解決企業發展燃眉之急。
貼近需求,著力提升就業創業技能 中心打造了“海歸羊城,新銳廣州”就業培訓、創業輔導品牌,組織舉辦20余期形式多樣的留學歸國人員就業輔導和創業培訓,以論壇、研討會、項目路演等形式,為缺乏工作經驗和創業經驗的留學人員免費“充電”。
中心在全國首創建立了留學人員廣州實習基地,與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等11家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建,數百名留學人員進入基地實習并得到了鍛煉和成長,走上了施展自己才華的工作崗位。
交流碰撞,激發創業創新活力
為積極活躍廣州創業創新氛圍,激發創業創新活力,中心舉辦了“廣州市留學人員創業園聯席工作會議”、“廣州市留學人員企業家代表座談會暨健康體檢活動”、“廣州高層次人才政策與需求網絡視頻會議和視頻招聘會”等活動,加強溝通平臺搭建。
廣州留學人員服務管理中心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266號北秀大廈6、7樓
業務咨詢熱線:86-20-83543133
電子郵箱: gzscse@gzscse.gov.cn
中心網站:廣州(海外)留學人才網 www.gzscse.gov.cn
招聘求職網站:廣州海外人才網 www.gzhwrc.com
南京:服務創業硬道理
圍繞實現“打造中國人才與創業創新名城、創建紫金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戰略目標,以南京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引進計劃(以下稱“321引進計劃”)入選者創辦的企業(下稱“321企業”)為服務重點,實施南京321企業創業服務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在初創培訓、投融資、人才招聘、經驗分享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實際服務,營造南京支持鼓勵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培育321企業成長發展。
實施創業培訓服務
(“創思匯”)
聚焦321企業初創期在企業運作、人力資源、財務管理、市場拓展等方面的需求,邀請國內成功企業家、風投專家擔任授課講師,每月舉行一期培訓,每期聚焦一個主題。傳授實務操作方法和工具。培訓采用課堂講授和現場交流的方式進行。
舉辦321企業與投融資機構對接活動(“雙雙會”)
“雙雙會”是幫助321企業了解投融資趨勢、解決融資難題的平臺。每年逢雙月舉辦。每期聚焦一個行業領域。邀請國內外創投機構、科技銀行等融資機構代表參會,與321企業進行對接交流。雙雙會采取項目路演推介與現場洽談交流方式進行。
舉辦321企業人才招聘活動
(“招聘會”)
“招聘會”每月舉辦一次。采用會前專業遴選簡歷,會中按比例推薦面試人選的方式進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和成本。
開展主題交流活動
(“思享會”)
“思享會”由南京留學人員CEO俱樂部承辦,以沙龍、講壇、對話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不定期舉行。通過邀請成功企業家、投資人與321創業者就創業中難點熱點問題,進行對話交流,分享經驗、共享資源。
以上活動可聯系潘先生:025-83151773
南京留學人員服務中心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63號南京人才大廈一樓
咨詢熱線:86-25-83151700
電子郵箱: panlin@naiep.org
中心網站:南京國際人才智力網 www.naiep.org
(本文得到了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外專局、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京市外專局、廣州留學人員服務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