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歡
摘 要:該文擬在已有的相關研究基礎上,探討適合西部財經類院校的分學歷層次工程管理教育模式和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該文將提出并深入研究適合西部財經類院校的”2345”教育模式,該教育模式將工程管理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培養與自我培養)并重,使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關鍵詞:西部財經類院校 工程管理專業 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b)-0139-01
1 工程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規模建設工作的開展,我國工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各種因素,也造成了很大浪費和損失,其中管理落后是造成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巨大的投資規模和項目建設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人才是工程建設中的核心資源。工程管理專業畢業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與市場需求脫節,這種形勢要求高等院校,調整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思路,改革工程管理專業人才教育模式。
2 工程管理人才培養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近年來,許多學者都致力于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研究。關于專業及課程設置:ALLAN J. HAUCK.談到美國工程管理相關專業以及按其側重點不同分別接受美國建筑教育協會和工程及技術評估委員會的評估[1];MEHMOOD ALAM等指出英國是最早開展工程管理專業教育的國家,各高校工程管理相關專業所用名稱不統一,本科學習時間為3年全日制或4年三明治模式,4年三明治模式一般指學生在第二學年和最后一學年之間有一年的時間進行專業實踐。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學會和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通過評估和認證來推動工程管理專業教育發展[2]。
國內學術界探討適合分學歷層次工程管理教育模式和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也屬空白。許長青,李善波分析了實踐性教學現存的問題,并結合財經院校的特點,提出了實踐性教學建設與改革的建議[3]。鄧永紅,王旭紅結合財經類院校的特色與優勢,構建了符合專科層次的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4]。
據調研,重慶市財經類院校工程管理專業既有理論水平又具備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非常缺乏,教師參加科學研究,承接重大縱向課題和承擔橫向科研項目的機會不多,當然教師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就更不現實了。
3 西部財經類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高層次人才教育的對策
該文提出的教育模式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體系。即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并重的兩個中心;本科生、碩博研究生和師資力量三大主體平衡發展;以經濟、管理、法律和技術為四大支柱;以價值體系、理論體系、方法體系、手段體系和工具體系為五大要求,集教育與自我教育于一體的發展模式。
3.1 兩個中心
工程管理專業教育模式的兩個中心是以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為中心。其中本文的人才培養強調的是分學歷層次的學生培養與教師的自我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工程管理專業建設,從培養人才的高等院校的專業建設來看,專業建設是圍繞專業方向,學科隊伍和學科基地,通過硬件的投入和軟件的積累,提高專業水平,增強人才培養的一項系統建設的過程。由于該專業的交叉性和實踐性,培養和鼓勵高學歷和 “雙師型”的教師。
3.2 三大主體
三大主體是指本科生、碩博士研究生以及該專業的教師。隨著該專業的發展,開設該專業的財經類院校越來越多,對于培養管理類人才,財經類院校比土木類院校應該更具優勢。在西部,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關鍵是要構建合理的工程管理專業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但是關于財經類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還處于摸索階段。財經類院校在缺乏土建技術的強力支撐的情況下,如何結合財經院校的特點,發揮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優勢,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
3.3 四大支柱
四大支柱是指該專業學生的培養以技術、管理、法律、經濟四大學科知識為支柱。首先,技術類知識應掌握工程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工程測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掌握房屋建筑構造知識;管理類知識應掌握建筑企業、房地產企業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經濟類知識應掌握工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預測、決策方法及經濟評價基本方法,掌握工程計量及造價的確定方法,具有從事工程造價估算和工程概預算的能力;法律法規應掌握建設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掌握工程合同的法律規范及現行工程合同文本,具有從事合同談判、簽約、履約監督保證及工程索賠的能力。
3.4 五個要求
現代工程給工程管理專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必須按照現代工程的要求構造工程管理學科體系,才能夠完成這樣重大的責任。五個要求包括價值體系、理論體系、方法體系、手段體系和工具體系的要求。
4 結語
該文在已有研究基礎上,結合西部財經類院校的實際情況,探討了適合西部財經類院校的分學歷層次工程管理教育模式和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本文提出的適合西部財經類院校的“兩個中心、三大主體、四大支柱、五個體系”的教育模式,解決了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和滯后以及專業建設和發展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ALLAN J. HAUCK. Toward a taxonomy of learning outcomes f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ducation[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ducation,1998(3):150-163.
[2] MEHMOOD ALAM, ANDREW GALE, MIKE BROWN,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of an industry led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A case study in project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success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8(26):223-237.
[3] 許長青,李善波.淺析財經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36):222-223.
[4] 鄧永紅,王旭紅.財經類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專科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集體經濟,200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