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公共聚眾場合主要存在于城市的繁華區域,做好其消防安全工作是社會工作極其重要的一項內容。該文主要講述了公共聚眾場合的具體安全隱患及其造成的原因,和對這些安全隱患的預防提出合理的對策。
關鍵詞:公共聚眾場合 消防 安全隱患 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b)-0184-01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公共聚眾場合呈現出了新的特點,但其在發生火災時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特點并沒有改變。因此必須對公共聚眾聚眾場合的的安全隱患做深入的研究。
1 公共聚集場所的定義
所謂的公共場所,是指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娛樂的場所,而人口比較集中的公共場所則有購物中心、體育館、賓館以及娛樂場所等類似于這樣的場所。這樣的場所人流量較大,且社會人員復雜,因此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發生火災的概率遠遠高于其他的場所。
2 公共聚集場所存在的安全隱患
2.1 消防意識薄弱,消防設施不完善
在公共聚眾場合的建筑物原先的設計中,都是設有消防給水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或者自動滅火系統,一些單位對消防的法律法規的了解少之甚少,在建筑時為了節約建筑資金,擅自更改消防設施,將許多本來應該存在的消防系統取消掉。在發生消防事故時,許多消防設施不能派上用場。即使有的公共場所的安全設施在早期配備到位,但是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相關的從業人員的消防知識淡薄,不知道如何維護和修理,年久失修,在關鍵的時候也不能派上用場,這些場合的消防設備的不完善,更不用說在發生火災時的報警設備、照明設備,這些設備的不合格,是消防事故造成損失嚴重的主要原因。
2.2 違章改建,采用非耐火材料做裝飾
現如今,一些商人為了追求利益,將原本并不適合做公共場所的地方違規改建成了公共場所,亂拆亂建,隨意更改建筑物的用電線路,使得建筑物的用電負荷增大,一些用電材料也為省錢采用質量低劣的材料,這種隨意更改消防設計審核方案的做法使得發生消防事故的概率明顯上升。此外,在進行場所內裝飾的時候,一些不法商人偷工減料,節省開支,牟取暴利,本來應該采用耐火材料的地方用一些聚酯材料代替,在這些場所一旦發生火災事故,聚酯材料燃燒就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氰化物氣體、甲醛等有害氣體,這就明顯加大了發生消防事故時候的人員傷亡數目。
2.3 聚眾場合的建筑物疏散通道設計不合理
在建筑物的建設初期,相關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有的建筑物只開設了一個安全出口,有的即使有多個安全出口,但是也在出口設置了門簾等障礙物,這都為發生火災時的及時疏散造成了不便。再者,在設計建筑物的時候,和周圍的建筑物的防火間距不足,容易造成大面積的火災蔓延,從而使得后果嚴重。
3 消防隱患的預防對策
3.1 加強消防的宣傳工作,增加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
要預防公共場合火災事故的發生,最主要的是消防宣傳,要定期地、經常地開展消防知識宣傳活動,對各單位消防安全的負責人員做系統的培訓,使他們在面對火災時能做好及時的疏散工作和滅火工作,此外,還要做一些發生火災時的應急方案,在公共場合要貼出正確的疏散路線。對群眾定期地做一些消防演練,使得人們在面對真正的火災時,不至于在慌亂中發生大面積的踩踏事件。
3.2 增加消防的資金投入,配備齊全消防設備
消防工作另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要對這些相關從業人員做專業的培訓。要定期對已有的消防栓、滅火器等設備做定期的巡查、檢查以及維修,看安全出口是否通暢、防火卷簾是否有沒有出水的現象,消防通道是否有堆放雜物,也要對用電線路用定期地排查,杜絕胡亂改造用電線路的現象。此外,對發生火災時所需要的照明設備、防毒面罩的配備也要到位,并標有明顯的標志,對于高層的建筑物還要配備救生設備,并提前做好應急措施,使得在發生火災時能夠使滅火工作和營救工作有條不紊,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3.3 采用耐火材料,增大防火間距
公共場合在發生火災時,預防火災的快速蔓延也是很重要一項內容。在一些類似以于賓館、酒吧、商場等場合,為了追求豪華的效果,往往采用了一下易燃的化學涂料或者裝飾品,這些物質在發生火災時極易助燃,使得火勢很快地蔓延,因此要采用一些耐火的涂料,以及棉、麻等制品代替原有的非耐火材料制品。采暖管道和散熱器也要遠離易燃物質,更不能將易燃物質覆蓋其之上。對于配電線路也采用正確的銅芯線、穿金屬管或PVC管敷設,而不應該用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來代替。一些開發商為了獲得高額利潤,使得建筑物的間距很近,這在發生火災時也極易引起火勢蔓延,因此必須隔出合理的防火間距。
4 結語
公共聚眾場合火災發生的數量這兩年雖然有下降的趨勢,但是群死群傷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并不是靠某幾個人就可以完成的,必須靠社會各界人士來共同努力。合適的建筑物布局,采用安全的建筑材料,配備齊全的消防設備,有序的消防管理工作,以及在面對火災時的快速有效地疏散工作都是重要的。群眾也要增加自己的消防意識,在發生火災時不急不亂,配合好管理人員的疏散工作。消防安全隱患的排除并不是靠一朝一夕來完成的,甚至是永遠也無法避免的,但是仍要靠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降低火災事故發生的概率。
參考文獻
[1] 楊乃鋒.淺談公共聚集場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消防措施[J].大觀周刊,2012(46).
[2] 張壽鵬.淺談公共聚集場所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及對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1(27).
[3] 萬麗.公共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問題研究[J].江西化工,20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