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網絡的橫空出世和迅猛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人們的傳統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作為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的產物,網絡成為信息時代重要的標志和載體,已經并正在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全球所有國家,世界上任何地區,近70億人的生活,無一不受到網絡帶來的巨大沖擊和多方面的影響。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也同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遠。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今年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20年的快速推進,中國現已成為擁有6億多網民的網絡大國,網民人數之多,已居全球之冠,中國手機用戶已超過12億,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占了80%,國內域名總數近2000萬個,網站約400萬家,全球10大互聯網企業,我國就占了3家,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突破10萬億元。最近,電商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成為全球第二大的電子商務“巨無霸”,這些都表明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
然而,網絡的迅速普及和快速發展,已經把網絡安全的問題十分尖銳的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黑客”的頻繁出擊和四處作祟,已使許多互聯網用戶叫苦不迭,據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我國計算機病毒感染率為54.9%,比上年上升9.8%,我們面臨的網絡安全方面的任務和挑戰日益復雜和多元化。中國是網絡大國,同時目前也是網絡攻擊的主要受害國,僅2013年11月境外木馬或僵尸程序控制境內服務器就接近90萬個主機IP。而“斯諾登事件”則使網絡安全問題及信息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問題一下子上升到國家安全和全球戰略的高度。網絡安全成了一個關系國家安全和主權、社會穩定、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的重要問題,其重要性正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變得越來越重要,網絡傳播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家門就是國門”,安全問題刻不容緩。
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同時,他還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做好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做到協調一致、齊頭并進,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習近平總書記這些極其重要的論述為確保我國網絡安全指明了方向,是建立健全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長效機制的根本方針和行動指南。確保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策并舉,努力建立和健全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的長效機制。當前要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網絡信息是跨國界流動的,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網絡空間成為國家主權延伸的新疆域。因此,必須將網絡和信息安全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將信息疆域作為與傳統國土疆域等同的國家核心利益予以保護。為此,需要制定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戰略規劃,包括制定網絡之間國際戰略、國家戰略、國防與軍事戰略以及具體的行動路線和實施綱要,構建積極防御、攻防兼備的網絡信息安全保障架構,全面提升網絡信息空間的信息保障、網絡治理和網絡對抗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上還強調指出: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為了實現這樣一個宏偉的戰略目標,需要做許多扎扎實實的基礎工作,搞好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的戰略規劃就是搞好這項工作的頂層設計,事實上,當今世界各國都在極力加強這方面工作。截至目前,已有40多個國家頒布了網絡空間國家安全戰略,2014年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啟動美國《網絡安全框架》,法德兩國擬從戰略層面繞開美國以強化數據安全,日本明確提出“網絡安全立國”,印度出臺“國家網絡安全策略”,目標是“安全可信的計算機環境”。因此,接軌國際,建設堅固可靠的國家網絡安全體系,是我們必須作出的戰略選擇。
新成立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正是著眼于總的戰略規劃部署,從維護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的核心在于組織管理的高度,來統籌協調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軍事等各個領域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研究制定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推動國家網絡安全信息化法制建設,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以真正做到“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確保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網絡大國”到成為“網絡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清朗的網絡空間建設,將會成為一項長期任務,涉及的內容也相當廣泛,比如,必須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逐步徹底擺脫對國外技術產品的依賴和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狀況,要加大對互聯網基礎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提高信息安全技術開發中的自主創新能力,發展自主可控的軟件產品,通過創新驅動創新發展,盡快形成我國獨立自主的網絡安全技術體系,以及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網絡和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明確立法方向,增強可操作性,規范網絡空間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同時,加大對黑客攻擊,網絡犯罪,泄密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網絡陣地建設,構建有效的國際信息安全合作機制等等,只有通過舉國上下各方面的持續努力,網絡安全這個新的“國門”才會真正實現“久安”、“長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