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君+梁麗輝+太石華
摘要 從情感教育起源、現狀到情感教育價值,再到探索課內外教育學生,最終達到培養塑造學生。實施情感教育,有助于教育目標的全面落實,有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有助于提高民族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全面發展 情感教育 知情交融
教學離不開傳遞認知信息,更離不開人類所固有的情感。教學既是“一個涉及教師和學生在理性與情感方面的動態的人際過程”,也是“個性及社會心理現象相聯系的情感力量和認知力量相互作用的動力過程”,提高民族學院教育成果做到知情交融值得探究。
一、情感教育夏丏尊曾說過:“教育沒有情感,就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了情感,沒有了愛,也就沒有了教育”。可見,情感和教育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脫離了情感和愛的教育,不僅顯得蒼白無力,而且也毫無意義可言。情感教育的對象是人,而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一切社會關系既包含了政治、經濟、法律等還有人的情感。心理學上把情感定義為:“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的體驗”。1994年一次世界性的情感教育學術研討會上,各國學者達成了一致意見:“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他通過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情感教育,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真正的做到“知情交融”,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考慮到教學中的認知因素,而且要充分地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從而達到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民族學院教育要讓民族學生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以及樹立正確的三觀,并最終將其培養成素質全面的人。
二、教育現狀急切呼喚情感教育回歸2004年2月馬加爵事件;2008年10月,山西朔州市第二中學教室郝旭東被班上的學生刺到在血泊中;2008年10月,浙江麗水市縉云縣盤溪中學31歲的女教師在做家訪時被學生掐死;2008年10月,中國政法大學程春明教授在課堂上被學生砍死等。這一樁樁的慘案,令我們在嘆息的同時,也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到情感缺失的危險。民族學院學生大都是“90后”,從小遠離父母到外就學,雖然沒有上述“弒”師、殺友的情況,但學生情感教育方面的問題值得關注。在長期應試教育的背景之下,各級更多注重強調分數,而忽視學生情感教育的培養,導致學生普遍出現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面對這一情況,教育和教學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就顯得極其重要。朱小蔓教授說:“我們的教育只注重發展孩子的讀、寫、算能力,而丟掉了另一半教育,就是人的情感教育。這種以犧牲人的生命情感為代價的偏向教育,越來越影響著健全人格的培養和塑造。”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什么能比情感對于人格精神的養成有更重要的作用。 民族學子在“家文化活動”、胡艷“媽媽團隊”等的濃情厚愛下成長,必將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情感教育的回歸,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時代、師生、家長的呼喚,是新時期教育的發展方向。
三、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學生精神狀態不佳、厭學、無趣等已引起各級關注。新一輪課改著重強調了認知和情意的相統一,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認知活動和情感因素是相互作用并且相輔相成的,如果脫離了認知因素,那么我們不可能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同樣,假設離開了情感因素,那么學習活動更不可能得以延伸下去。傳統的教學使我們忽略了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情感因素,這就導致了我們最終把生動的教學活動拘泥于狹隘、死板的認知主義框架之中。若教育遠離實際,只注重從灌輸知識,這將損傷了學生情感、審美、思維等能力素質。所以,實施情感教育,不僅讓學生積累掌握知識,更要加培養學生的情操,發展健全的人格,提升學生的素質。加強情感教育,是推動學生成才的動力,讓學生成才是我們每一個教育者的終極目標,為了讓校園慘案永不在民族學院發生,道德良好是做人的根本,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即使他的學問再高深,本領再強大,他對社會的發展也絲毫沒有任何貢獻,甚至會起到反作用。只有不斷加強情感教育,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做到素質全面。
四、情感教育實施(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求知欲師生關系是否融洽,影響著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在飽滿情感的教學中,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發揮了他們的群體作用來支撐著整個活躍的教學過程。教師在課堂中的真情付出讓學生感到親切和溫暖,從而帶著一份積極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知識的熱愛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師生產生共鳴,從而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老師心理行動上充分認可贊許自己的學生,積極調動學生的情緒,加強師生互動溝通、循循善誘、啟發學生、加強示范、給學生以指導幫帶當一個學生被激情所感染,必定能全心投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二)師生全心投入創造寬松的課堂氛圍當一個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并且積極地投入到學科的學習中時,那么他的這種情緒必定會促進他的學習活動,而且由于這種情緒的感染性,也會帶動起周圍同學產生同樣的情感共鳴,這不僅促使學生產生了積極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在一個寬松的氛圍之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主動的進行了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最終在師生的共同幫助下解決問題。(三)情感教育的課外拓展課堂上,我們通過情感教育達到高效課堂,課外讓情感教育延續,民族學院領導干部老師采用一系列的活動,諸如開展民族學院講壇、詩歌朗誦、歌舞表演、辯論賽、演講,餃子宴等民族學院“家”文化系列主題活動,帶領學生朗讀精美詩文,讓學生摘抄經典的唐詩宋詞、經典散文、名人名言等,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大中隊圖書室開展“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加強學生課外閱讀量,教會學生自學,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凈化自己的心靈。引導學生唱紅歌、觀看紅色影片,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導向,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喜好,適時和學生交流觀點,也可將一些蘊涵豐富情感或者勵志的影視作品《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叫我第一名》《我是特種兵》等推薦給學生。同時,利用走廊文化、班隊文化、徒步長途拉練,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等。情感教育對于民族學院教育十分重要,使情感教育貫徹課內外,在各級部門的關心引導下開展豐富的教學,吸引廣大學生積極成長,最終達成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