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劍
(佛山市禪城區消防大隊,廣東 佛山 528000)
結合夜總會火災談我省公共娛樂場所消防隱患及整治對策
卓 劍
(佛山市禪城區消防大隊,廣東 佛山 528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火災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而且在我國每年發生的數萬起中,娛樂場所火災占有相當的比重,除了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外,還會造成群死群傷的惡性事故,嚴重影響社會的安定與繁榮。因此,如何做好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工作,是新時期消防工作的一個熱點話題。
消防娛樂場所;火災;安全疏散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娛樂公共場所也得到不斷發展,林立的娛樂場所在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其所存在的安全問題特別是消防安全問題也越來越不容忽視。我國是娛樂場所安全事故發生頻率較大的國家,2008年深圳龍崗的舞王俱樂部火災,2009年福建長樂的拉丁酒吧火災等都導致了眾多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這些血的教訓以及帶來的傷痛時刻警醒著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社會各界以及娛樂場所經營者,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公共娛樂場所安全隱患的重要內容。
(一)違規在室內燃放煙花。凡屬于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是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但在巴西著火夜總會、深圳龍崗“舞王俱樂部”和福建長樂“拉丁酒吧”內場所負責人卻無視煙花爆竹管理規定,放縱消費者在室內違規燃放煙花,屬于明顯的違法行為。
(二)人員在場所內高度聚集。巴西著火夜總會當晚容納至少432人在里面消費,而且大多數為學生;舞王俱樂部150平方米的大廳竟容納了近400人,超過規范允許容納人數的5倍。由于超員經營直接導致增添的桌椅等設施占用了疏散通道,火災發生時,場所內人員爭相涌向出入口,相互擁擠并封堵了安全出口,造成人員大量傷亡。
(三)場所營業高峰期即深夜亦是火災發生的高峰期。巴西著火的夜總會、深圳龍崗“舞王俱樂部”和福建長樂“拉丁酒吧”發生火災的時間是在夜間23時至凌晨2時之間。都是人員最為集中、娛樂表演節目最狂熱的時間,場所管理人員疲于應付經營,對消防安全管理疏于防范,顧客在長時間飲酒以及娛樂后身體都比較疲倦,精神狀態也較為恍惚,對突發安全時間缺乏有效的認知以及判定和應付能力,一旦遇到事故就驚慌失措,盲目向出口沖擊錯失逃生機會。
(四)娛樂場所采用的大部分裝修材料都易燃,燃燒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濃煙以及有毒氣體。在本文中列數的幾例消防事故中,火災險情初期都被覺察,同時現場人員也采取了一些積極的撲救措施,但是火災險情仍然沒有被控制導致眾多人喪生。除了恐慌的踩踏傷亡外,娛樂現場眾多可燃的如吸音海綿、油漆以及粘合劑等燃點低和發煙大的合成材料一旦燃燒就會分解出大量毒性強的濃煙以及有毒煙霧,例如氰化氫、一氧化碳以及甲醛等,這也是造成火災事故中傷亡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資料顯示,當空氣中的氰化氫濃度達到萬分之二點七時就會直接導致人立即死亡,當一氧化碳的濃度達到百分之一時,會在一分鐘內置人死亡。另外,裝飾用的海綿以及泡沫在燃燒中還會出現煙塵,人在吸入這些煙塵后呼吸道極易機械性阻塞從而死亡。
(五)娛樂場所顧客本身缺乏危險情況下的疏散和逃生意識,自救能力差。雖然娛樂場所消防安全事故頻發,相關政府機關也進行了大力的安全宣傳,但是這些宣傳所達到的結果卻不盡人意。一些顧客在發現場所起火后仍然觀望,沒有第一時間進行自救,更有甚者完全忽視這些問題繼續娛樂,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也沒有第一時間做好場所內的危險告知以及人員疏導工作,這就讓大部分人錯失逃生良機,最終導致重大傷亡事故。
(六)消防設施配備不夠完善,這直接導致了火災的擴散和蔓延。娛樂場所都有特定的消防設施配備標準,國家相關政策對此有專門的規定。但很多娛樂場所為了節省成本,雖然配備了一些消防設施,但卻缺乏系統性和自動性,在火災發生后難以及時控制有毒煙塵的蔓延和控制火情。
遏制公共娛樂場所場所的火災特別是群死群傷的重特大火災事故,是新形勢下社會單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確保公共娛樂場所場所的消防安全,重點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強化安全管理理念。消防監管部門要定期召開公共娛樂場所場所培訓會,督促經營者和管理人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我管理水平,做到警鐘長鳴。
(二)加大執法力度,消除火災隱患。公安消防機構應加強消防監督檢查。嚴格檢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暢通,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有效。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單位,該關停和查封的絕不手軟。必要時予以新聞公告或上網公示,將單位名稱、地址、存在隱患等內容向社會公布。同時要加強部門聯合執法,消防、治安、文化、工商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并以消防安全為前置條件,消防安全不合格的,堅決不予以發證,發了證的給予吊銷。還要堅持錯時制檢查制度,切實加大夜間消防安全突擊檢查力度,及時消除各類火災隱患。
(三)強化教育和培訓,提高單位四個能力建設。組織公共娛樂場所場所從業人員定期和不定期的參加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使從業人員自覺樹立消防安全意識,掌握自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撲救初期火災的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的能力。
(四)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公共娛樂場所場所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疏散預案,建立單位防火檔案,督促從業人員在日常管理服務中將消防安全工作落實到位,確保做到每日有防火安全檢查記錄,夜間有值班巡查記錄。
(五) 強化消防安全宣傳,提升公民整體消防安全意識。政府以及社會的消防安全宣傳要以“人”為中心,發動一切可以依靠的社會力量,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讓消防意識和消防法規融于社會并深入人心。提升全民防火意識,掌握正確的自救逃生能力以及逃生知識,才是減少公共娛樂場所場所火災事故和傷亡的有效途徑關鍵所在。
[1]消防技術標準規范匯編(2007年版)[Z].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2]于福海,劉萬臣.文化娛樂場所防火[M].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TU99
A
10.13612/j.cnki.cntp.2014.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