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軍
摘 要:簡要敘述了大鋼模施工的應用前景,著重分析了大鋼模施工的優、缺點,大力推廣大鋼模施工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大鋼模;剪力墻結構;木膠合板;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TU75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8-0059-02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建筑施工中。近年來,新型大鋼模施工工藝作為國家推廣的“十項新技術”內容之一,被越來越多的工程采用。通過近幾年接觸的采用大鋼模施工技術的工程,總結了大鋼模施工的優、缺點,并分析了大鋼模的使用前景。結果證明,大鋼模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業主、施工單位采用。
1 大鋼模施工的優點
1.1 周轉率高、損耗低、經濟效益高
以佳園高層住宅小區為例。我單位承攬了佳園1—6#樓6棟高層住宅的施工。開工初期,公司總工和項目技術負責人結合工程設計,討論、對比了工程模板采用木膠合板和大鋼模的優、劣勢,最終確定了該工程±0.000以上墻體全部采用大鋼模施工。采用該施工技術的原因如下:該工程6棟高層結構設計基本相同,且前4棟先施工,工程封頂后,后2棟開始施工,存在同一工程周轉的情況,利用率高;每棟樓合理劃分施工流水段,大鋼模配模量不大,在施工過程中基本不閑置,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該工程施工完成后進行成本對比、分析,在6棟高層施工過程中使用大鋼模比木膠合板節約了近1/3的成本,而且工程結束后,大鋼模可以運至其他項目繼續使用。
1.2 強度高、剛度大、穩定性好,施工效果好
大鋼模強度高、剛度大、穩定性好,用該技術施工的混凝土墻面效果較好,基本能達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使用該技術可以大幅降低后期建筑的裝飾成本。
以佳園高層住宅樓為例,我單位施工時采用了大鋼模施工技術,且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把控工程施工質量。主體混凝土結構施工完成后,甲方領導到工地檢查時提出,墻體不采取水泥砂漿抹灰,直接在混凝土面上粉刷石膏打底。領導提出建議后,甲方組織監理、設計、施工單位共同研究,結合墻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和混凝土面層效果,決定在臥室、客廳、走廊部分墻面實踐此方法,并將填充墻砌體厚度每面減小2 cm,只在填充墻處用2 cm厚的水泥砂漿抹灰打底,而后與混凝土墻面共同施工粉刷石膏。經甲方測算,采用此方法施工不但加快了工程進度,還給甲方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對施工單位來說,也省掉了抹灰這道虧損的工序。隨著“一戶一驗”驗收標準的提高和完善,業主對房內開間凈空尺寸和樓層凈高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廣成形質量較高的大鋼模施工技術更具現實意義。
1.3 高效、環保、節能
大鋼模施工技術具有高效、環保、節能的特點,能夠適應建筑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需求,能夠實現現代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它是一種自成體系的成套技術,高層建筑標準層豎向結構大鋼模一般都是由大鋼模專業公司設計、制作的,包括墻體大模板、陽角和陰角模、墻體堵頭板、穿墻螺桿等。一般采用大鋼模施工技術的主體結構都是采用流水段作業的,這樣做可以合理使用工程材料、人工,具有工業化、現代化的施工特點。
前些年,我國木膠合板發展極為迅猛。它是以低質、脲醛膠素面木膠合板作為模板面板材料打入模板市場的,直銷施工工地,在現場現鋸現配、散支散拆。這是一種以手工操作為主,落后、傳統的施工方法,與20世紀50年代用普通木材做模板時的施工方法類似,是那時國內模板市場的主流形式。時隔半個多世紀,在國外先進國家模板工程已經走向現代化的今天,我們仍在使用傳統的施工方法,明顯落后于時代的發展。
我國模板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應為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維護我國的生態安全。2005-11-2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建設部、鐵道部、環保總局、林業局等12個國家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木材節約和代用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5〕58號)中明確指出“我國是世界上木材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森林覆蓋率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人均森林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隨著木材消費量的不斷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快發展木材節約和代用,對滿足市場需求、抑制森林超限額采伐、保持生態平衡、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維護我國積極保護自然環境的國際形象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大鋼模逐漸取代木膠合板將是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
2 大鋼模施工技術的缺點和改進辦法
2.1 存在一定的質量通病
因為大鋼模表面致密性好,混凝土墻面本身不吸水,表面的氣泡難以排出,造成混凝土墻面易產生氣泡。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氣泡產生,采用調整混凝土的水灰比、分層澆筑、振搗密實、涂刷水性脫模劑等方法。實踐證明,這些方法能有效地防止或減少氣泡的產生。另外,使用大鋼模施工技術容易發生爛根的現象。在施工時,采用在模板底部粘貼海綿條與控制墻身兩側地面平整度相結合的方法解決爛根的現象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2.2 對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在大鋼模技術施工時,其中包含的現代化元素較高,這就要求有一批經過專業培訓、有一定實踐經驗、技術嫻熟的工人施工。要想將大鋼模施工技術廣泛運用于工程中,從目前的情況看,工人的技術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還有所欠缺。專業工人的短缺致使大鋼模施工技術中存在較多的質量通病和安全隱患,制約了大鋼模施工技術的發展。要想使該技術能夠更好地發展,就要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節,通過較多的樣板工程培養出一大批專業的、高素質的施工人員。
2.3 存在局限性
大鋼模施工技術的成套體系、專業化決定了它僅適用于高層、結構統一、便于流水的工程項目,對于低層、結構變化大、情況復雜的工程,目前還不能廣泛應用該技術。
3 大鋼模施工技術的推廣
3.1 政策扶持
新型大鋼模施工技術是國家推廣的“十項新技術”之一,各地應出臺有針對性的傾斜政策來扶持大鋼模施工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政策性的扶持對大鋼模施工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推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 企業推廣
使用大鋼模施工技術的多為一線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施工企業,只有真正讓企業了解、接受、使用該技術,才能真正實現大鋼模施工技術的推廣。近年來,以萬科為首的大的建筑企業開始反思木模板的使用,已經逐步用大鋼模取代木模板。雖然萬科集團表示,如果考慮推廣成本,短時間內,大鋼模還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成本優勢,但是,對一直致力于住宅工業化的萬科集團來說,將大鋼模施工作為其住宅工業化計劃中的一部分是勢在必行的。對建筑企業來說,應該以萬科為榜樣,反思木模板施工對企業、對社會長遠發展帶來的弊端,適應工業化潮流,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應主動推廣使用大鋼模。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鋼模施工雖然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大鋼模施工技術具有較好的社會基礎和應用前景,這就決定了它將是建筑模板業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我國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發展迅速,屬于“量大面廣”的結構工程,而模板工程是此結構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模板工程的費用占全部鋼筋混凝土總造價的25%左右,勞動量占35%左右,工期占50%~60%,因此,推動我國模板工程新技術的發展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紹民.模板工程使用低質素面木膠合模板有違“節能減排”目標[J].施工技術,2010(05).
[2]張超.大鋼模施工技術[J].浙江建筑,2011(12).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