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輝
摘 要:城市道路交通擁堵是我國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通過結合一些發達國家在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方面的豐富經驗,提出了解決我國大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交通擁堵;機動車;人口分布;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5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8-0126-02
道路交通在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我國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口急劇增加,加之機動車數量快速增加和道路交通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道路擁堵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在我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不能只關注因交通發展而帶來的經濟增長,更要關注與此方面有聯系的眾多社會問題,這將對我國的發展起到更加重要的積極作用。
1 交通運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1 交通運輸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實現人口的空間位置轉移是交通運輸的主要功能之一,該功能受人口數量的影響很大。一個地區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口數量的增加,人們的出行意愿會變得更加強烈,出行規律也會變得更加復雜。交通運輸與人口分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人口的聚集會對交通運輸產生一定的需求,便利的交通運輸也會吸引人口聚集。總之,交通運輸會對人口分布產生積極作用,應重視交通運輸對人口分布的誘導作用。
1.2 交通運輸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交通運輸既要完成國家下達的客、貨運輸任務,還要根據市場需求調節各方面的運輸業務,它所創造的經濟價值是十分可觀的。交通運輸促進了地區經濟的合理布局、協調發展。經濟的發展除了要依靠中心城市的作用外,以交通要道為依托的運輸產業也充分發揮了其多種運輸方式的優勢,對城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許多條通過能力強的南北向、東西向的運輸大通道,形成了許多跨地區的經濟區域和重點產業,達到了優化生產力布局和資源配置、減少重復浪費的目的。
1.3 交通與城市化
城市發展與交通運輸相互促進、相互作用。一方面,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可使中心城市對周邊的輻射作用得到強化,維持中心區城的活力,使單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發展;另一方面,城市的發展,尤其是城市交通的發展,促進了交通運輸在城市客運交通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隨著世界各大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地域結構的變化,人們對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城市迫切需要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綜合公共交通體系,以滿足經濟發展需求。
2 國外應對交通擁堵的對策
2.1 美國
美國利用控制公車數量來減少城市交通的壓力。美國依靠稅收指定政府預算,政府經過同級議會審查后才能購買公車,并且還要定期公布公車信息,因此,政府部門的公車管理非常嚴格。同時,政府車輛還要通過車身噴涂“公務用車”的字樣來加以管理,便于公眾監督。如果在非工作時間,公務車輛出現在娛樂等非公務場所,便很容易被舉報。
2.2 法國
為了緩解交通擁堵,巴黎市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倡導拼車出行方式,避免一人開車通行;②建設公交專用車道,只允許公共汽車、出租車、救護車、旅游車、消防和緊急維修車等公共服務車輛通行;③限制城區單位修建停車場,倡導企業組織職工集體出行,組織員工搭車或開班車,以降低職工開私家車的概率;④倡導人們采取騎自行車或步行等對環境無污染、無負荷的交通方式,完善了行人和自行車專用道,并開設了非機動車停車場和公用自行車租賃服務;⑤優化城市商業區、居住區、政務區和公共服務區的布局,縮短居民出行的里程,以減少機動車的使用次數;⑥將市內一些街區設置為非機動車街區。
2.3 日本
東京市對交通擁堵采取的措施有:①創立高智能的交通技術,例如交通誘導技術,車輛導航可以使居民出行選擇最優路線。同時,設置了許多可變交通標志牌,能夠實時發布最新的道路交通信息。②采取停車收費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在控制汽車的使用頻率和擁有量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③高度重視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在東京市,人們可以在幾分鐘內找到軌交站點。④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宣傳。例如,在某段時間內,某類交通事故頻發,道路上的電子顯示屏就會發布提醒信息。⑤大力建設道路交通標志、信號、標線等設施。
2.4 新加坡
新加坡通過結合每年路網的新增數量,來確定全國年度汽車購買數量。在新加坡,必須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確定和分配年度車輛增加數額,最后由公眾獲得購買權,因此,汽車購買權的價格非常高。通過提高購車門檻,新加坡有效限制了購買量和車輛增長率,例如,一輛中級轎車購買權的價值為2萬美元,且有效期為10年。這項政策有力地控制了汽車保有量,使車輛的增長率降低。
3 解決我國城市道路擁堵的措施
3.1 重點發展公共交通
國外大多數城市均重視公共交通。因此,應發展多類型的公共交通系統緩和道路擁擠,并設置專用道和實施公交優先信號控制等多種措施,包括實行公交補助、降低交通費用等,以提高公交的吸引力。
3.2 限制汽車數量
應采取各種措施,例如提高車輛使用成本、限制號牌和限制公用車輛等,從總體上控制汽車的數量。
3.3 應用交通誘導技術
我們應積極開展交通誘導技術的研究,在居民出行前,就應根據道路交通情況為居民出行提供最優路線,這樣不僅能效避免道路擁擠路段交通負荷的繼續增加,還能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主動性。此外,還可通過電子顯示屏、可變標志、導航系統和無線電廣播等,及時發布道路交通信息,引導居民出行。
3.4 優化交通信號控制
理等多方面采取系統的對策,并合理規劃城市各功能區的布局,這樣才能有效解決我國大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