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靖玲,李聰曉,李玉華
(河北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063001)
自1970年以來,我國黃瓜栽培面積逐年增加,而且一直居世界首位,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栽培模式和季節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黃瓜栽培逐漸轉向商品化、基地化、規模化和專業化周年生產,然而設施生產多年連作、農藥用量大、肥料殘留過多等現象頻頻出現,再加上農民為增加產量而施用大量的激素,嚴重影響消費者健康。
沼渣、沼液是優良的有機無公害肥料,隨著各地農村清潔工程的推進,各種大小不同的沼氣池很快在廣大農村得到普及。因此,沼氣肥料來源廣泛,可以應用到包括蔬菜在內的安全、優質農產品的生產中。為了探索沼液在黃瓜上的應用效果,引導農民大力發展沼氣事業,促進蔬菜產業實現無公害化生產,采用不同濃度的沼液噴施黃瓜,篩選出最適濃度,為沼液施用技術的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地點設在唐山市豐南區錢營鎮后打弓莊村,占地面積660m2,砂土,肥力中等。日光溫室栽培,試驗田每667m2底施沼渣2000 kg,常規管理。供試黃瓜品種為202,2013年1月5日播種育苗,1月20日嫁接,2月27日定植,667m2栽培2770株。供試肥料為沼液,用正常采氣3個月以上的沼氣池澄清液配制。
試驗設5個處理,即處理1~5的沼液濃度分別為20%、30%、40%、50%、60%,在3月 20日葉面噴施1次,采收期每10~15 d葉面噴施1次,以清水噴施作為對照,小區面積30m2,試驗設3次重復。
田間按對角線取樣法,隨機取3個樣點,每點選5株,6月14日測定商品性狀、單株結瓜數、單瓜質量、單株產量等性狀,并折算667m2產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折光儀測定,果實VC含量的測定用2,6-二氯酚靛酚法。在生長后期(6月22日)按3點取樣,每點10株,調查其霜霉病、角斑病和炭疽病的發生情況。病級按葉片上病斑面積占該調查葉面積的百分率劃分,0級,無病斑;1級,5%以下;2級,6%~10%;3 級,11%~25%;4 級,26%~50%;5級,50%以上。發病率(%)=發病株數/調查總株數×100%;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株數×最高級代表值)×100。試驗數據采用SSPS 13.0軟件進行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與對照相比,沼液噴施黃瓜可以促進黃瓜提前2~5 d進入初果期和盛果期,可以促進黃瓜整個生育進程。不同的沼液濃度下黃瓜初花期和初果期提早的時間不同,最佳濃度為40%的沼液,可以比對照提早3d開花。

表1 沼液噴施對黃瓜生育期的影響
表2結果表明,噴施沼液黃瓜果實品質好,色澤鮮嫩,商品形狀好,生長勢強、整齊一致,表皮亮綠,瓜條順直。與對照相比,沼液噴施處理的黃瓜移栽后緩苗快,生育期間葉色濃綠壯實,噴施濃度40%的沼液后,黃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3.0%,較清水對照高36.36%;其VC含量最高,比對照提高8.97%。
噴施不同濃度的沼液對黃瓜霜霉病、角斑病和炭疽病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發病率和病情指數都比對照低;其中,處理3最低,霜霉病、角斑病和炭疽病的發病率分別為3.33%、3.33%和1.67%(表2)。
據調查,采瓜前期產量差別不明顯,到中后期噴施沼液的黃瓜產量明顯增加,平均單瓜質量141 g,至6月14日平均單株結瓜數21.67條,折合每667m2產量8463.65 kg,增產10.19%。

表2 沼液噴施對黃瓜病害的影響

表3 沼液噴施對黃瓜可溶性固形物、VC、單瓜質量、單株成瓜數、產量、效益的影響
沼液的使用可明顯加快黃瓜生長發育進程和產量的形成,增強其長勢,改善品質和外觀,減少病害的發生,尤其后期可以明顯地減緩其早衰,并具有顯著增產作用,噴施的最適用濃度為40%。
沼液處理成本極低,可減少資源浪費,保護環境,明顯提高秋黃瓜的栽培效益,是生產上增產增收的一項有效技術,也是保護地黃瓜無公害生產精細化管控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廣。
[1]周小平.保護地黃瓜澆施沼液效果試驗報告[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0(1):36.
[2]李曉宏.蘋果樹沼液施用效果試驗[J].中國沼氣,2009,28(1):45-46.
[3]邱志平,鄧海標.沼液在農作物上應用效益分析[J].江西農業學報,2006(4):49-50.
[4]錢靖華,林聰,王金花,等.沼液對蘋果品質及土壤肥效的影響[J].可再生能源,2005(4):34-36.
[5]茍永平.不同濃度沼液處理對杏鮑菇剩余產量的效應[J].中國沼氣,2011,29(5):57.
[6]白光慧,李霞,王小琴,等.溫室黃瓜沼液澆施與噴施效果對比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11):86-88.
[7]張無敵,宋洪川,韋小巋,等.沼液處理辣椒種子后對生長的影響[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2(3):24-26.
[8]張馨蔚.沼液還田對植物及其水土環境的影響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9]孫廣輝.沼液灌溉對蔬菜產量和品質以及土壤質量影響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6.
[10]孫玉河,李文琴,馬德華.我國黃瓜生產的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J].天津農業科學,2003,9(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