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昕
摘 要:配電網作為電力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僅在電力系統正常運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電力系統經濟、可靠的發展中也起著不可替代的功能。本文就配電網自動化的現狀、應用原則、自動化的要求及實施方案進行分析。
關鍵詞: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TM734 文獻標識碼: A
近幾年來,我國的配電網自動化也取得了飛躍的發展,但在快速發展中也表現出地區的差異性。基于此,本文就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的應用進行如下分析。
1 配電網自動化現狀
配電網自動化的最終目的就是,利用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及網絡技術,對配電工作進行監督、控制、保護及計量,進而達到提高供電質量、改善和用電用戶間的關系、提供合理的用電價位及提高配電部門的工作效率。要做好配電網自動化工作,首先要處理好電力企業與配電系統中的功能數據流,還應該從用電用戶的角度出發,考慮到提高服務水平及減少運行費用等。就目前來看,實現配電網自動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在10kV的輻射或樹狀線路中通常采用重合器和分段器方式。這種方式能夠依靠自身的功能對供電中出現的故障進行隔離和恢復,所以目前應用較為廣泛。(2)在10kV環形電線中通常采用重合器,這樣做可以配合環網柜實現配電自動化。(3)在10kV環形配電網絡中加入了FTU,并設置了配電網自動化系統。(4)采用多個環網,并且每個用電用戶都有兩個供電源。這種方式在城市中應用較多。
2 配電網自動化所遵循的原則
2.1適應性原則
適應性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配電網絡自動化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經濟發展現狀。應結合當地的經濟條件和用電用戶的用電情況,將有限的資金有效的投入到當地的配電網自動化建設中。(2)根據配電網的發展現狀進行自動化工作展開。隨著我國網改的不斷發展,配電網在規模上和設備上也有了新要求。所以,在開展配電網自動化工作時,要使配電網自動化程度和配電網現狀相吻合。(3)在配電網自動化中,要適應定時限保護的原則。定時限保護通過電流階梯和時間階梯相重合的方式,實現了上下級配合方便和協調。
2.2逐步實施的原則
配電網自動化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較多的配電網點,同時還應涉及到城市建設、配電網規劃及設備選擇等一系列繁雜工程,對其實施,要有階段性。通常有三個階段。首先,在變電站出線安裝上自動重合閘,以起到保護的作用。另外,在出線路上安裝多組自動配電開關,以建立電壓控制系統。該階段稱作初級階段。其次,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增加通信和控制設備,并且在各分支線路上安裝自動配電開關。這些開關由供電所實際控制,以對負荷進行調節。再次,加強各供電所和配電管理中心間的信息溝通,使配電信息及時傳送到配電管理中心,從而實現微機控制和信息自動化控制。
2.3采用電流控制模式的原則
電壓控制式的弊端在于,重合斷路器的合分操作及出現故障時的自動重合,使得配電開關經常動作,進而導致配電設備使用壽命減短。另外,由于自動配電開關有合閘延時的現象,當故障出現時,線路最末端的一級完成合閘的時間就得延長到十多分鐘,從而影響了供電的連續性。
3 配電網自動化應具備的條件
配電網自動化通過對配電網進行數據搜集、控制和事故處理等技術,以達到提高供電質量、降低電能損耗及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它應符合以下幾點:(1)具備實時監控的功能,以便在輸電線路出現負荷情況時,能給予及時的處理,以消除事故隱患。(2)監控系統不僅要及時反饋輸電線路的運作情況,還要對用戶計量表的故障給予及時的檢測,以免用電量出現損失。(3)具備高效率和可靠性。(4)具備在惡劣條件下運作的功能,以實現斷路器遠方操作。(5)具備對電量和功率的控制的功能,以提高電費回收率。(6)配電網自動化主站系統應具備擴充性和開放功能,并且在軟件和硬件設施上具有功能完善等特點。
4 配電網自動化的實施方案
4.1變電站主斷路器和饋線斷路器相配合的方案
這種方案將出線保護開關及饋線開關結合在一起,并外加兩個電源,便形成了環網供電方案。該方案具有如下優點:出線保護開關具有多次重合的特性,并且重合命令由微機直接控制;各線路開關均具有自動及遙控操作的功能;通信、遠動裝置、事故信息及監控系統均由微機完成;基于這些優點,當電網中的設備或輸電線路出現故障時,系統會自動的將開關斷開。
4.2自動重合器方案
該方案將由兩個電源連接的環網進行分段,每一段由節點兩端的重合器做保護。當這種配電網出現故障時,上一級重合器會自動的斷開,從而避免了因變電站斷路器斷開而造成的分合。另外,配電網中的任何一段出現故障時,故障段兩邊的重合器會同時斷開,從而起到到對故障進行隔離的作用。這樣,在故障出現時,能夠及時并有針對性的將故障進行排除,進而提高了配電網運作的可靠性。除此之外,配電網的分支線路故障則由重合器和分段器相配合來消除。
4.3自動重合分段器方案
該方案的特點是,當事故出現時,自動重合器會根據故障出現的時間來判斷。所以,在時間的設置上,應當保證變電站內部的斷路器先斷開,然后線路斷路器再延長時間斷開。當變電站內和線路斷路器先后斷開后,將站內斷路器再重新合上,以保證電源側向負荷側送電正常。另外,當再次合上故障點上的開關時,站內的斷路器會再次跳開,以確保再次送電成功。
4.4饋線自動化方案
該方案主要分為以下兩種:(1)計算機集中監控模式。這種模式有自己設置的控制中心。運作模式為:饋線將從終端采集到的信息通過一定的信道傳送給主站,這樣,當配電網線路出現故障時,主站會根據收到的信息,進行及時的分析和判斷,進而切除故障而恢復供電功能。(2)就地與遠方監控混合模式。這種模式由斷路器、自動化開關及智能型負荷開關等部件組成。除了具有準確切除故障之外,還能夠接受遠方的監控,從而積極的參與到網絡優化調整中去。
結語
現階段,我國各地區都將配電網自動化視作電力系統的主要工作。并且,國家在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以配合他們的工作。但就目前的工作進展來看,配電網自動化還停留在研制和試用階段。因此,各地區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將配電網自動化工作合理的進行展開。
參考文獻
[1]白茂楠.論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4,16(04):246.
[2]呂達.電力系統配電網綜合自動化技術應用[J].電力科技,2012,22(2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