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清+郭金超


倫敦以西30多公里的溫莎城堡,是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倫敦郊外的官邸,女王陛下多數時間皆居住于此,被稱為女王的“家”。
當地時間6月17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攜夫人程虹來到溫莎城堡,與英女王會見。這座現今世上有人居住的最大城堡,成為李克強此次訪英行程中正式活動的第一站。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介紹,由于女王年事已高,近年很少會見來訪的外國政府首腦,但每當中國總理首次訪英,女王會見卻成為一項“慣例”。
6月16日至19日赴英國進行正式訪問并出席中英總理年度會晤的李克強,不僅受到了女王的接待,也獲得了英國首相卡梅倫的“特殊安排”。按照現行的英國禮賓規定,首相通常不為來訪的外國政府首腦舉行歡迎儀式,但隨著英國儀仗隊隊長的一聲中文:“總理閣下,請您檢閱!”李克強在卡梅倫的陪伴下檢閱了儀仗隊。
從6月17日中午到傍晚,李克強總理與卡梅倫首相共同出席了歡迎儀式、年度會晤、歡迎宴會、簽字儀式、共見記者、全球經濟圓桌會共6場正式活動,進行了長達5個小時的深度交流。活動間隙,兩國總理夫婦在可以俯瞰首相府后花園的露臺上共品英式下午茶。
李克強總理飛赴此次歐洲行第二站希臘時,仍繼續得到了“特殊安排”。當地時間6月19日下午,李克強夫婦抵達雅典國際機場,希臘總理薩馬拉斯和夫人親自到機場迎接。直到21日訪問結束,薩馬拉斯全程陪同了李克強在希臘的活動。
6月20日上午,在與李克強共同出席在雅典舉行的中希海洋合作論壇時,薩馬拉斯在致辭中稱,他和李克強總理是“可以彼此直視對方眼睛”的朋友。在薩馬拉斯看來,直視是因為“我們相互信任”,而且這也是希臘人民與中國人民互相信任的一種反映。
“如果‘破格成為常態,只能說明歐洲歡迎中國客人的‘格在不斷刷新。”法國《歐洲時報》的社論如此解讀,并稱屢屢“破格”和“特殊安排”從一個側面顯現出中歐間的相互需要程度。
6月18日上午,很少對外開放的倫敦金融城市長官邸為來訪的李克強總理打開大門。這座富麗堂皇的官邸,設計堪比英國王宮。在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的倡議和推動下,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在此為中國總理舉辦專場演講活動。兩家研究所均是全球頂級智庫,歷史上從未聯合舉辦過演講活動。
位于大倫敦地區正中央的倫敦金融城不僅是英國及大倫敦地區的經濟心臟,也是歐洲及世界的一大金融中心。因為其面積狹小,約為1平方英里(2.6平方公里),它還有個別致的稱謂:平方英里。這個狹窄的區域內,分布著215家境外金融機構,全球40%的外匯交易在這里完成,產生出全英3%的GDP。每天早上,超過30萬人會涌進這個常住人口不到一萬人的城區。
面對兩家英國智庫的約300名會員,李克強在演講中宣布中英將推出人民幣與英鎊直接交易,中國將在倫敦設立人民幣清算銀行,提升雙方金融合作水平。就在前一天參加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行的中英工商界晚宴時,李克強在致辭中提出,“讓金融合作走在中英合作的前面”。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稱,李克強總理此訪期間,中英金融合作實現兩大突破,一是啟動人民幣與英鎊直接交易;二是指定中國建設銀行作為亞洲以外首家人民幣清算行在倫敦開展業務。
倫敦金融城的實力和歷史地位,是其具備成為人民幣離岸業務“西方中心”的一大優勢。倫敦金融城前市長吳達為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倫敦金融城的優勢還在于:擁有豐富的專業經驗,善于與他國和其他地區的金融機構進行緊密合作;并且與香港這個當前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有著很好的合作。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歐洲問題專家馮仲平認為,倫敦金融城成為人民幣離岸業務“西方中心”,會有助于中國對外投資和貿易更便利化。此外,在中國前駐英國大使馬振崗看來,如果能在相互貿易中更多地使用本幣,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擺脫美元的控制,這不僅關系眼前的利益,從長遠來講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站抵達希臘后,李克強專場演講的場合選擇在與希臘總理薩馬拉斯共同出席中希海洋合作論壇,演講的題目為《努力建設和平合作和諧之海》。中希海洋合作論壇由中國商務部、國家海洋局與希臘經濟發展部聯合舉辦。中國駐希臘大使鄒肖力介紹,論壇是雙方的一個創新之舉。
“中方愿與各方共建和諧之海,在開發海洋的同時,善待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環境,讓海洋永遠成為不同文明間開放兼容、交流互鑒的橋梁和紐帶,成為人類可依靠、可棲息、可耕耘的美好家園。”李克強在演講中闡述的中國的海洋觀,是中國領導人在海外首次進行系統闡述。
近期,在中國周邊的東海和南海,中國和有些國家的海上爭端有所升溫,這使得中國的海洋戰略更受關注。中國前駐希臘大使杜起文分析稱,李總理選擇在希臘這個地方闡述中國海洋觀,是抓住了焦點問題。
“希臘被稱作是西方文明或歐洲文明的發源地,而歐洲文明又被稱為海洋文明。近年來,中國提出要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在希臘這個海洋文明的發源地,來討論海洋問題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部主任崔洪建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還表示,李克強總理闡述的中國海洋觀充分地展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一定是利他的,絕不是為了一己私利,想要去掠奪和占領,“這也是舉行海洋論壇的意義所在”。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看來,“和平、合作、和諧”三大關鍵詞,也從三個方面回應了國際關切的、即中國如何解決海洋爭端、中國走向海洋的方式,以及中國利用海洋的觀念。
王義桅表示,此次李克強總理在闡釋中國“海洋觀”時,把“和平”放在首位,足見中國的誠意和決心,這不僅是基于中國的傳統基因,也是沿襲習近平主席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講話上對“和”文化的解讀;“合作”則回答了中國走向海洋的方式,總理的演講明確回應了中國將采取“合作”方式而非單打獨斗;“和諧”是對中國利用海洋觀念的回應,當外界關注點在于中國是否會把不可持續發展方式從陸地帶到海上來,總理的“人海合一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道”的表態,無疑是對此的最好回答。


位于希臘東南部的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被稱為“歐洲的南大門”,其內陸可延伸至巴爾干地區,海運輻射可至地中海、黑海、北非等周邊地區。2008年,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獲得了比雷埃夫斯港2、3號碼頭35年的特許經營權,成為首個獲得歐洲大型港口長期特許經營權的中國企業。此后,這個地中海東部地區的集裝箱大港逐漸成為歐洲地區發展最快的港口之一。
據希臘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韋尼澤洛斯介紹,中希雙方在海運領域的合作規模巨大,一半以上的中國進口原油和其他進口原材料通過希臘貨船運輸。如今,比雷埃夫斯港已成為希中合作的典范。而來自中國的企業在希臘的運營,是在困難時期對希臘經濟投的信任票,并為數千名高素質的希臘人提供了工作崗位,促進了希臘的經濟發展。
當地時間6月20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希臘總理薩馬拉斯共同考察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比雷埃夫斯集裝箱碼頭。兩國總理共同登上港口調度中心平臺,詳細了解比港發展現狀和遠景規劃。隨著兩國總理共同發出指令,一列滿載中國貨物的列車緩緩駛出,開往中東歐目的地。“海鐵聯運”將比港與歐洲腹地連接,大幅縮短了運輸時間。
在3號碼頭,李克強在同碼頭中希雙方管理人員和工人交流并發表講話時指出,歐盟是中國最大貿易伙伴,約80%以上的中國貨物經海運抵達歐洲,通過比港的航線可以比傳統航線縮短7至11天運輸時間,是中國到歐洲最短的海運航線。
李克強再次當起了“超級推銷員”。他表示,中國企業愿與希臘企業共同發展修船、船舶配套等產業,積極參與比港向歐洲腹地的鐵路改造,使貨物運輸時間更加縮短,降低運輸成本,把比港打造成為歐洲乃至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港口之一。在去年分別訪問泰國和羅馬尼亞期間,李克強也在參觀中國鐵路裝備展覽時,一一向對方推銷中國的高鐵和制造裝備。
在此次李克強總理訪英期間中英雙方簽訂總計超過300億美元的貿易大單中,雙向投資占三分之一,既有英國對華投資也有中國對英投資,涉及能源、基礎設施、生物醫藥、多媒體等領域。此外,兩國政府還就開展高鐵、核電合作達成共識。中英基礎設施合作正成為中國與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合作的樣板。
有分析指出,雙向投資將成為拉動中英經貿合作的新引擎。
英國在信息技術、清潔能源、生物制藥、創意設計等領域具有明顯優勢,有助于實現中國新一屆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戰略目標。而中國在核電、高鐵等領域的技術和裝備優勢正是英國政府改造基礎設施、拉動實體經濟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