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朋 ■四會市城鄉規劃局規劃測量隊,廣東 四會 526200
智慧中國涉及到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測繪地理信息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測繪地理信息為智慧中國的建設提供信息平臺和信息,為其運行提供地理信息支撐和智能化信息分析方法等。
在智慧中國的框架上,筆者認為可以分成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和應用層,如圖1所示。其中,測繪地理信息在智慧中國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圖1 智慧中國結構
在物聯網建設中,其中的感知層涉及到空間信息的獲取,需要通過傳感器、智能標簽、定位設備等獲取,其中的定位就離不開測繪地理信息中的影像獲取和位置基準。測繪地理信息中的射頻芯片、地理位置信息接收裝置、影像傳感裝置等對物體的感知非常重要,做好這些硬件設施的研發以及實際應用則是測繪地理信息需要做的事情,進而為智慧中國的建設搭建信息基礎。同時,智慧中國的建設需要實現各類信息資源的高度整合,實現對智慧的分析和運行,而測繪地理信息作為一個三維空間信息,其能融合絕大多數的信息,故而有助于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有助于智慧城市的集約化建設,實現信息共享。如:在建設初期,利用測繪地理信息對傳感網進行空間分析,從而確保傳感終端布設的科學合理。
智能化是智慧城市的一個基本要求,它要實現人與人、人與物之間自動、快捷、實時的交互,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實現人對物的迅速快捷深入了解和掌控,從而更高效解決問題。智能化同時還意味著數據分析的快捷深入。在智慧中國的建設中,測繪地理信息能使得一切信息的運行更加有序、直觀和智能化。如:智慧中國的建設最終要實現對社會經濟生活和群眾生產生活的全方位服務,實現智能化服務,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運行,而測繪地理信息則是推動物聯網等建設的工具。在應用層中,利用測繪地理信息強大的導航定位和空間分析方法實現導航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與電力、交通、農業、水利等行業的融合,實現這些領域的智能化服務和管理,實現智能電力、智能交通、智能農業、智能水利等。測繪地理信息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功能,它能通過空間計算、空間數據模型、空間信息處理等手段實現從海量數據中快速、準確提取有用信息,并獲得較為實用的解決方法。如:在物聯網中,利用空間分析功能了解物聯網的空間和位置智能,從而為相關問題的解決獲得更為優化的解決方法,實現智能化的自動來控制,實現對物理空間相關物體的自動化控制。譬如醫院與患者的關系、農產品種植地與食品加工地之間的位置關系,通過測繪地理信息描繪物理空間的特征以及相關地理活動,從而搭建起信息到智能、決策到執行的橋梁,促進國家安全,獲取準確的空間智能信息,從而為社會經濟生產生活提供智能化服務。另外,測繪地理信息除了在某一個系統或某一平臺上利用外,它還能實現各個系統之間的無縫對接,實現物聯網、移動通信系統、互聯網系統、云計算等的無縫對接,實現三維、虛擬現實技術等的無縫對接,大大增強智慧中國中的人對信息的感知能力,實現對相關控制技術的自動化控制,提高系統的智能化水平,為人們帶來更多智能化服務。
測繪地理信息利用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遙感技術、傳感設備等實現對地理空間信息的獲取,了解地面各種設施的屬性、大小、位置等信息,為物聯網的建設提供感知手段。
全球定位系統作為當前各行各業中最常使用的信息傳感設備,其在物聯網建設中有廣泛應用。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芯片、紅外傳感設備、全球定位系統等傳感設備實現物品與互聯網連接的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和監控管理的網絡。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就是利用空間衛星、地面控制系統、用戶終端來獲取裝載終端的物體空間信息以及實時變化信息。
遙感技術可在同一時間內感知多個地面物體信息,感知范圍非常廣,既可以是地面的,也可以是地下的,能感知到物體的大小、空間位置、形狀等。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其感知能力逐漸增強,在礦產開采、環保監測、地質勘查、地震預測等方面都有廣泛應用。
測繪地理信息為智慧中國的物聯網建設提供感知手段,迅速獲得大量正確的信息,對氣象、環境、災害等進行大尺度、大范圍內的信息感知,彌補其他感知手段的不足,實現各個感知手段的綜合一體化應用,加速物聯網建設,促進智慧中國的早日建成。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測繪地理信息所具有的獨特空間感、方位感、位置感使得物理世界的時空分辨能力更強,人們的生產生活變得更加智慧,進而使得物聯網中的海量信息能按照空間關系的相關法則進行良好的運行、交流、共享和應用,發揮信息的重要作用。
同時,測繪地理信息所擁有的海量基礎地理信息有助于物聯網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建設,這是整個智慧中國建設的定位基礎,是其正常運行的基礎。可以時間、空間和屬性為特征,將信息進行有效分類,按照一定的規范集成信息,建構完善的數據庫系統,促進智慧中國的建設。
總而言之,測繪地理信息在智慧中國的建設中有重大作用,是搭建起智慧中國框架的基礎。只有不斷加強測繪地理信息對智慧中國建設的服務,才能有效推動地理信息平臺等的建設,實現信息共享。利用測繪地理信息強大的空間分析功能,實現系統、技術等的無縫對接,挖掘每一條有用信息,實現社會經濟生活和群眾生產生活的智慧化,滿足智慧中國的建設需求。
[1]熊偉.關于測繪地理信息助力“智慧中國”建設的思考[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3,36(3):139 -141.
[2]劉利.測繪地理信息在智慧中國建設中的作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3,36(5):2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