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彩 ■身份證號碼:130525198209034587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工程管理的實際操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為了促進工程管理的全面發展,人們不斷的深入對工程管理理論的分析和研究,促進工程管理體系的建構和完善。同時,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對技術和知識等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在滿足了物質要求的條件下,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因此,對理論知識的追求也推動了工程管理的理論化發展和管理體系的建設。再則,工程管理是工程建設的重要包含內容,對工程建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建立理論化的工程管理可以更好的提高工程建設管理的效率,降低其管理的成本,為企業帶來較高的綜合效益,進而推動整個經濟的發展。
目前,人們對工程的釋義是以滿足人們的生存和發展要求為出發點,為實現較為特定的目標,通過使用較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相關的資源進行科學化的分配和管理,從而,改變了事物的外形等活動的總稱。工程具有技術集合性和產業相連性的特點。從行業的角度對其進行分類,其主要包含土木建筑、國防、冶金、金融等,其包含的內容較為豐富,涉及的領域較為寬闊。從其相關性質對其進行分類,其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即建筑業、制造業、采掘業、探索業。第一類包括了水利、路橋、房屋等建設,第二類包括機械、電氣、冶金等項目,第三類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礦等能源型開采,第四類主要包括航天、核能、生物醫學等技術含量較高的項目。
工程管理主要是指為了實現特定的目的,通過采用相關的技術和資源,對工程建設進行相關的決策、計劃、組織等活動,其具有復雜性、系統性、綜合性等特征。工程管理是將工程建設與管理相結合進行研究,從而使得工程建設的整體效益得到最大化的提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程管理的技術含量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逐漸走向科學化、信息化、自動化。
目前,人們對工程管理理論的釋義是對工程管理進行指導的理論基礎,促進工程建設的整體發展和進步,完善工程管理的理論體系。其是人們將工程管理的相關研究進行整合和分析,提出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具有較強的宏觀指導性。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理論等精神層面的研究和分析越來越重視。工程管理理論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推動工程建設的整體發展,為其可持續建設帶來較高的效益。同時,這也是對工程建設的發展創建了一個新的發展舞臺,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工程建設領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我國經濟的整體化發展和進步。
工程建設主要分為規劃階段、設計階段、建設階段、后期使用階段,同時,需要考慮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因此,筆者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對工程管理理論進行簡單的闡述。
第一,規劃階段。這是工程管理和建設的“龍頭”,企業依據當前社會、經濟、科技等的發展,綜合相關的數據,對工程具體項目從整體上進行規劃。例如城市的建設規劃。為了營造一個較為舒適、安全、可靠性較高的生活環境時,相關部門既要考慮到城市的功能,也要考慮到人們的需求。因此,需要對城市的交通建設、房屋建設、水利建設等進行策劃。規劃階段主要是對相關建設進行宏觀的掌控和把握,需要依據相關的數據和社會經濟等發展的實際情況,還需要考慮相關的未來發展和使用等情況。規范和發展工程規劃階段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此階段的科學性和效率,也有利于相關主體對工程具體建設有一個較為準確的整體掌握。
第二,設計階段。工程的設計階段主要是設計者通過實際的調研,綜合一些歷史因素,結合自身的經驗和實際要求等,采用已有的較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具體的工程項目的建設進行設計。首先,是對項目的客觀環境進行管理,這主要涉及到工程項目的實際建設或者施工地點的地形、溫度、濕度等因素。其次,堅持將工程的功能、成本、技術等因素相結合考慮,既確保工程設計方案和圖紙的可實施性,又確保以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效益。在工程設計階段的管理理論需要堅持經濟與環境的統一,減少工程建設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堅持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第三,建設階段。此階段是工程管理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其對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和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是工程管理理論的實踐階段,其主要涉及到建設質量、技術、工程造價等方面的管理。工程的質量管理主要是指從人們要求和需要的角度出發,對工程建設的使用壽命、美觀度、經濟性等進行管理。為了確保工程建設階段的質量,需要完善其質量建設體系、評估體系、監督體系等,減少建設階段資源的消耗,確保資源的使用率,從而推動工程管理理論的整體建設。
第四,后期使用階段。此階段包含對具體工程建設項目的使用周期和后期保養等方面的管理,在此階段,不僅僅需要考慮工程實際的用途和技術等,還需考慮到成本。此階段的管理對相關主體的形象和信譽建設有直接的影響,是工程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工程理論體系的構建之中占有相當重要的比例。
工程管理理論體系的構建需要運用和涉及的知識領域較為寬闊,構建可實施性的工程管理理論體系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工程管理的發展,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確保工程實際建設的質量,提高相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整體上推動我國工程建設的發展,完善工程建設的管理理論,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具體的實踐,提高實踐的科學含量,從而提升我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發展。
圖1將工程管理理論的內涵和外延相結合,圖中的單點虛線框內部是其內涵,雙點虛線框內部是其外延。圖1將實際的案例分析與工程管理理論的整體研究想結合,體現了其哲學意義,即認識、實踐、再認識、實踐的過程。同時,將工程管理理論與具體的實踐相結合,既可以提高時間的科學含量,又可以推動工程管理理論體系的完善,促進中國工程管理的整體進步。
工程建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化的管理,管理實踐需要合理的和與時俱進的理論指導。因此,工程管理理論的建設和完善對經濟社會等整體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了促進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發展,需要進一步的建設和完善我國工程管理理論和其體系的構建。理論建設指導實踐,實踐促進理論的完善,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模式。

圖1
[1]劉應宗.工程管理理論體系探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
[2]劉慧哲.工程管理理論體系探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
[3]王青娥,王孟鈞.關于中國工程管理理論體系框架的思考[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
[4]王青娥,王孟鈞,鄭俊巍,朱衛華.工程管理理論體系概念模型構建分析[J].
[5]王卓甫,丁繼勇,楊高升.現代工程管理理論與知識體系框架[J].工程管理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