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紅
當今時代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化的時代,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班組,文化的魅力日益顯現,文化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的前途日益明朗。一個有凝聚力的國家必是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一個有經營力的企業必是一個有優秀文化的企業,一個有學習力的班級必是一個有文化氛圍的班級。可見,不管是一個國家、企業還是一個班級,文化都顯得尤為重要。
陽山中學“差異、互助,自主、評價”的八字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恪守“尊重差異、同伴互助、自主建構、多元評價”這一課改理念,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成果在各班班級的文化墻建設中體現出來,文化墻是一種折射,投射著班級和學校的氣度和內涵;文化墻是一種生成,是管理品位上的生成;文化墻是一種聚集,是班級力量和學校整體力量的凝聚,沒有學校的力量就沒有文化墻的張力;文化墻也是一種智慧,其中凝聚著學校、教師、同學們的創造能力和感悟能力,是辦學理念的一種智慧結晶;文化墻還可以引導學生的文化趨向,可以在文化的熏染中為孩子們打好人生的底色。陽中自實行“八字教改”以來,各班教室的墻壁上陸續多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那就是學校經過精心設計的反映班級整體風貌的文化墻結構,有“我的榮譽”、“宣傳欄”、“小組評價”、“我展示我精彩”、“我合作我快樂”欄目。
一、班級文化墻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
班級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沒有堅實的班級文化根基,學校文化便會顯得蒼白無力。傳統的班級文化建設主要依靠在班主任引領下開展班集體建設,班級文化建設的陣地比較單一,內容也較抽象空泛,因此,難以形成濃厚的班級文化氛圍。陽山中學近年來開展的班級文化墻建設,不僅成為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更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班級文化墻不僅是引導廣大學生學會接受文化、傳承文化、創新文化的一個載體,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陣地。
二、班級文化墻是陽中“八字教改”課改理念的折射
1.“我展示,我精彩”體現了“尊重差異”的課改理念。尊重差異:承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發展基礎是不同的,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差異教學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針對學生個體差異,設計適合不同學生學習的助學提綱,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個性化發展。在文化墻的設計中,這部分內容體現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長發展,有學生的書畫展、手工制作、優秀作業、優秀作文等,有的學生雖然成績平平,但在興趣愛好和特長方面卻很占優勢,通過這一板塊的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和特長,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宣傳欄”、“我合作,我快樂”體現了“同伴互助”的課改理念。同伴互助包括三個方面:生生互助,師生互助,師師互助。開學初,學校暫以學生的升學成績為依據,將學生分為優勝組、挑戰組、加強組。通過師師互助,教師建立合作小組,共同向前,彼此支持,對共同關心的教學問題進行溝通和對話,實現教師之間的共同成長;通過生生互助,小組成員間互相交流、探討、共同發展;通過師生互助,教師以助學案為載體,創造適宜的教學環境,引導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以及配合教學導師制和德育導師制,教師、家長多管齊下,促進學生生命成長。在班級建立合作小組后,小組成員相對固定,為的就是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始終是這個團隊的一分子,對問題嚴重的組員,需要的是其他同學的幫助和提醒。在“宣傳欄”的設計上,主要是以手抄報的形式展開,原則上以每一小組每月出一份手抄報的形式,每一學習小組根據學校規定的主題,小組成員間互相交流、探討,最后由小組推薦兩名同學制作,達到小組成員的共同發展。“我合作,我快樂”欄目體現每月的評比結果,每月的評比都是孩子們最激動、最渴望的時刻,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小組能成為“最佳××小組”,而這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成為“最佳××小組”后,可以獲得不同顏色的錦旗,“最佳合作管理小組”還能獲得錦花。通過新課程理念的引領、“同伴互助”的參與,盡可能達到各小組的均衡發展。
3.“小組評價”體現了“多元評價”的課改理念。多元評價包括評價內容多元化和評價方式多元化等。對學生評價的內容應涉及學習情況、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濃厚的學習興趣、特長發展等各個方面,并且這些方面應受到同等的重視。評價方式不僅僅包括傳統意義的紙筆測驗,而且包括學生作業、學生反思檔案袋、教師日常觀察、師生交流等多種方式。在“小組評價”這一欄目中,充分體現了多元評價的理念,從文明衛生、紀律習慣、學習交流、好人好事、愛好特長等方面,借助值日班長、科代表的力量,形成周評價表、月評價表,并每月公示。
三、班級文化墻體現了“自主建構”的課改理念
自主建構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原有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為基礎,通過對新信息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從而對既有知識體系不斷進行再創造、再加工,在同化、順化和平衡中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班級文化是一種隱性的課程,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一個班級是否具有正氣,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風,首當其沖的是要看這個班的班級文化的建設。陽中的班級文化墻,促進學生自主建構一個具有濃厚文化氛圍的班級,全體學生會自發地形成一股濃郁的和諧風氣,在這樣的集體中,學生能融洽地與同學相處、與老師交流,友好地進行合作,彼此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在這樣積極向上、溫馨和諧的環境中,學生會把班級當成自己的“家”,有著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班級文化墻是形成良好班風的載體和平臺,更是學生動手操作、發展個性的園地。通過小組合作、同伴互助,促進學生“德”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因此,班級文化墻建設已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一位兢兢業業的班主任,每一所學校,讓我們記住:表揚鼓勵,別吝嗇一張獎狀!于是在文化墻的最左邊,有了“我的榮譽”欄目,里面張貼了班級獎狀,如運動會、藝術節、廣播比賽等方面,是班級同學合作的結果,是集體力量的體現,象征著強大的班級凝聚力。
陽山中學在“八字教改”的引領下,一面面班級文化墻熠熠生輝、一朵朵“班級之花”競相開放,并記錄同學們成長的點點滴滴。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給學生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一種潤物無聲的熏陶。
班級文化建設是一種自然生成的過程,陽山中學的班級文化建設不是在教師的強制下產生的,而是在學校、全體教師和同學的協作下形成的,是一種自我凝聚、自我歸屬的精神產物。班級文化建設看重的是文化氛圍,尤其是“八字教改”背景下的墻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思想行為,要讓學生從遵從它到認同它,再到信奉它,最終形成自己的內化。這個過程不是說教,不是強制,而是體驗,是每個學生的參與。班級文化就像春天的陽光,它使每位同學感到溫馨、溫暖、快樂。通過班級文化建設,提升了校園文化品位,促使班級文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班級文化作為班級的精神營養,深深植根于師生心田,學校真正成為“人文校園,和諧之境”,成為師生溫馨的學習樂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