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與驕傲的區別,如同黃金與黃銅
葉傾城:
我是一個快20歲的大二學生,一直覺得自己偏早熟。可是到了現在真正應該成熟的時候,我反倒做著一些不成熟的事情,得到不如意的結果。我最大的苦惱只關乎自己。
中學時我的成績不賴,在集體中存在感很強。高中后期,我成績退步,高考勉強上了一本線。自知和別人的差距不小,但是當時心中無形的小小驕傲卻沒有放下。有時候覺得,也許是因為這一份曾經的驕傲,使我不能正視自己現在的位置,所以不能腳踏實地。但反過來想,如果這份驕傲都沒有了,是不是就會真的埋沒在人群里,庸碌一生?
父母對我一直期望很高,我沒有怪過家人對我的嚴格。我的家庭條件不好,我不會怪家里沒有給我更好的條件,我覺得自己一輩子最在乎、最應該愛的就是家人。直到好朋友說,你爸媽給你的壓力太大了,我才慢慢體會到,也許是對家庭的責任讓我感覺沉重。
然而讓我內疚的是,大學一年過去了,我的成績一塌糊涂。大一上學期可能是因為初來乍到各方面沒做好,下學期我意識到時間不能荒廢,給自己找了很多事,但是大多沒有結果,最后成績也不好,不能拿獎學金為家里分憂。我也做過短暫的兼職,做得也不是很好,家人還不太贊成。我覺得自己懶惰、膽小、浮躁、好高騖遠,不能用心做事,認為自己有很多性格上的缺陷,這樣一想情緒更低落。二年級開學了,在別人寫學期新計劃的時候,我卻在這里自怨自艾。
我在朋友眼里很開朗,我對自己的性格定位也是開朗積極的,一直覺得是家人教會我樂觀,但他們也帶給我壓力,我在獨自一人的時候,尤其害怕想到未來。在旁人面前我從不提及這些,即使是最好的朋友。所以謝謝你可以看我的信。也許你也不能給我標準答案,或者我只是想把這些說出來,并不需要答案,總之謝謝你!
迷茫的小朋友
親愛的小朋友:
你知道嗎?我其實對當下的“自信教育”是有偏見的,我時常覺得,如果“自信”就是指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無所不能,那么,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是最符合這個標準的。他們剛剛從小班升上來,陡然升格成大哥哥、大姐姐,心里無比驕傲自滿。他們大便會舉手了,小便不會尿褲子了,而讀書寫字這些事,這個年紀還不需要學,于是他們每一個都覺得自己是最棒的。
很遺憾,有時候這種天真的驕傲會延續到成年。我經常見到成年人對我說“PS特別容易,我只要學三天就能上手”或者“我要有時間把我的故事寫出來,那就是《紅樓夢》”,還有“我就是被砸在中國教育手里了,我要是在美國,天分肯定都能發揮出來”。我要心情好,就陪他們打個哈哈,但多半時間都懶得理。
你的“無形的小小驕傲”是不是也類似這樣?你覺得你本可以高飛,你什么都可以……但很幸運,你正在慢慢地調整對自己的看法,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你為什么成績不夠好?也許因為你做了很多事,但更可能是因為你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預習和復習沒有做到位;你對未來迷茫,你才大二,將來可以考研也可以工作,但都需要成績力爭上游;你“懶惰、膽小、浮躁、好高騖遠”,我也是,所有人都是,我們都立下宏偉目標,卻在生活中一天天懈怠。我們今天耕耘,明天就想收獲,危機來臨時,我們都很害怕——但為什么這些人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我想是因為,有些人認識并接受這些人性的固有缺陷,努力調整改善。有拖延癥嗎?試試蘋果時間法(你自己搜索具體內容吧)。看問題不現實嗎?沒關系,只要迎難而上,勇敢面對,漸漸就能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每個人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所以,我得說,恭喜你,當你開始審視自己,你就有了進步的可能性。
所謂成熟,其實就是從知道自己很遜很幼稚開始的。放下少年輕狂吧,你并不會飛——但你會走,一步一步,走到屬于你的未來。這一生,就是這樣,要抬頭看目標,也要低頭看路,確保自己始終在路上。
真正的自信,就是既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它與驕傲的區別,正如黃金與黃銅。
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