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孟育“兩京敡歷”牌坊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青斗石上的顯影意涵
——蔣孟育“兩京敡歷”牌坊考

2014-11-14 23:58:33王振漢陳慶元
閩臺文化研究 2014年2期

王振漢陳慶元

(1.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建福州350007)

青斗石上的顯影意涵

——蔣孟育“兩京敡歷”牌坊考

王振漢陳慶元

(1.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建福州350007)

“兩京敡歷”牌坊矗立在漳州薌城區香港路,為晚明吏部侍郎蔣孟育暨祖、父三代之功名旌表坊。此坊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為一座三間五樓十二柱仿木結構之石牌坊,除額枋鐫刻功名事跡文字,額匾正反面各刻有“兩京敡歷”“三世宰貳”外。筆者亦發現額匾左右的青斗石立面,各刻鏤有文字。本文即對此牌坊文字作一番考證,期待此立面文字的發現與考證,或將對蔣孟育其人其事有更詳盡的認知。

漳州;蔣孟育;兩京敡歷;牌坊

一、牌坊的主人身影

蔣孟育(1558~1619),字道力,號恬庵。明代同安浯州(金門)浦邊人。祖玉山,父相,從父屣居龍溪迄今。入龍溪庠,為漳州七才子之一。補龍溪弟子員,萬歷十七(戊子)年(1588)、己丑(1589)聯第進士,后以終養歸。授翰林院庶起士、檢討,歷右贊善左諭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吏部侍郎等職。卒后,朝廷贈與尚書銜,謚“文介”祀鄉賢。

為官廉潔,古心謙德,無貴態,操守廉潔,始終如一。在吏部時,其子履決,不能補,相視笑曰:”吾父子何貧也”。百姓因他的“清節”對他十分尊重,而他也保持著這一美名直到終年。金門朱子祠立有“廉偶清潔”匾額。

著有《恬庵遺稿》三十八卷、《翰林院校閱訓釋南北正音附相法官制筭法》二卷。輯有《臺閣文憲選粹》、《文選崇正編》、《文選釆奇編》原書久軼。評有《鐫太倉王氏音釋駱丞集》十卷,批點有《鼎雕注釋駱丞文抄評林》十卷等。

“兩京敡歷”牌坊建于萬歷己未四十七年”(1619),是蔣孟育為其祖、父所立的功名牌坊,于崇禎四年秋由當時的地方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官員和蔣孟育的門生共同捐俸修建的。

二、青斗石上的顯影

“兩京敡歷”牌坊第三層中間白石題字板的正反面各刻有“兩京敡歷”及“三世宰貳”的匾額題字,而左右兩邊分別以青斗石字板鑲嵌夾住固定,并構成一致性的題字板立面。

“三世宰貳”題字匾額,左邊的青斗石字板上無刻文字,而右邊的青斗石字板上則題刻落款文字,其內容為:

提督軍務巡撫福建督察院右僉都御史王世昌

福建等處福承宣布政使司右部政畢懋良

參政魏時應

參政朱彩

參議徐良彥

福建等處提刑按察使洪世俊

副史詹士龍

僉事熊明遇

額匾下的額枋上事跡板的文字其內容如下:

誥贈通議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祖蔣玉山誥贈通議大夫南京吏部右

侍郎諭奉飭贈庶士簡討祭酒鄉賢之父蔣相南京吏部右侍郎以三歲

考滿階授通議大夫子蔣夢育立

另一面“兩京敡歷”的題字匾額,右邊青斗石無題刻文字,左邊青斗石上則刻有文字,其所落款文字內容如下:

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門生來斯行

欽差巡視海道兼理邊儲福建布政使司右參政兼按察司僉事門生徐日久

欽差整飭汀漳等處兵備分巡漳南道福建按察使司副使門生顧元鏡

漳州府龍溪縣知縣門生徐耀

漳州府南靖縣知縣侯考選門生姚星吳

泉州府同安縣知縣考選比科門生曹履泰興化府莆田縣知縣考選御史門生吳彥芳

崇禎肆年辛未季秋吉旦捐俸重修

其下額枋事跡板上的文字內容如下:

進士出身考選翰林院庶起士以二親老終養旋授翰林院檢討分甲辰會試歲考丙午主浙江鄉試升右贊善誥贈左諭德兼翰林院檢討己酉主順天會試升國子監祭酒晉南京吏部右侍郎三歲考滿階授通議大夫贈吏部尚書蔣夢育

這些題字板上的文字內容,似透漏并傳達了不少的訊息故事。

首先“兩京敡歷”和“三世宰貳”的匾額題字即讓后人知道這座牌坊的主人是明代吏部侍郎蔣孟育。這座牌坊在“明萬歷己未四十七年(1619)吉旦立”設立后,曾經在“崇禎肆年(1631)”由蔣孟育的舊屬門生與當時的地方長官共同捐俸重修。后來留下了蔣孟育的部屬門生與當時地方官所擔任朝廷的官階職務。此題字板上的文字傳達了部屬及門生對老師的尊敬與感恩之意。古代天地君親師的倫理道德觀念根深蒂固,做門人的能為老師做一點事,亦是天經地義的美事。

事跡板上說明了蔣孟育設立牌坊的緣由是:“誥贈通議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諭奉飭贈庶士簡討祭酒”“以三歲考滿階授通議大夫”,而為“祖蔣玉山”“父蔣相”而設立牌坊紀念。

按:明代對五品以上官員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室之歿者,以皇帝的誥命追贈封號,叫誥贈,即以皇帝的名義,發一個誥文,賜一個無職、無俸、無權的頭銜。

另外,蔣孟育曾主持“甲辰會試歲考丙午主浙江鄉試”。根據蔣孟育《恬庵遺稿》卷首張維樞《蔣公傳》:“甲辰敕教習內書堂,授中使書,分校禮闈,識拔名士為多。”

按:“分校”乃科舉時校閱試卷的各房官。“禮闈”乃古代科舉考試之會試,因其為禮部主辦,故稱禮闈。唐杜甫《哭長孫侍郎》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唐劉禹錫《宣上人遠寄賀禮部王侍郎放榜后詩因而續和》:“禮闈新榜動長安,九陌人人走馬看。”清袁枚《隨園隨筆禮闈》:“開元七年考功員外郎李昂為舉人詆呵,帝以員外郎望輕,乃移貢舉于禮部,以侍郎主之,禮部選士自此始。而“丙午主浙江鄉試”,根據張維樞《蔣公傳》:“丙午還朝報命。其秋,出典兩越試。所程士文歸于典雅,一時翕然,稱得人。歸,而有右贊善兼檢討之命。”證明額枋上的事跡板所記載的文字內容,與文獻歷史上所記載為事實。

三、青斗石上的意涵

從南北兩塊青斗石題字板的落款文字,可以了解蔣孟育與這些落款人的人際關系?是師生的關系?抑或是“丙午主浙江鄉試”的關系,還是地方官場的人際互動的關系?他們之間一定多少有人際的網路關系,也反映了當時代的民情與文風。

蔣孟育歸養十五年中于龍溪教授生徒,期間培養不少人才,且門人有些中功名、出任政府官職。蔣氏后來再回南都從政,曾分甲辰會試,丙午主浙江鄉試,也有一些后來成為師生關系的。青斗石上落款的人值得逐一探討其身世,藉此能歸納出青斗石上蔣孟育的人際網絡,與及顯影意涵。

(一)有關“提督軍務巡撫福建督察院右僉都御史王世昌”:

據乾隆《龍溪縣志》卷之十二(名宦):“王世昌(1561~?),臨海(今浙江臨海)人,進士(丙戌,1586)。萬歷十六年(1588)任龍溪知縣,精明仁恕,愛民如子,文章吏治稱重一時,行取除紿事中。”又《明史》卷二百二十三,列傳第一百一十一稱:“屢遷大理右丞署事,與張問達共定張差獄。旋進右少卿,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歸卒。”

又據乾隆《福州府志》:“巡撫都御史王士昌臨海人。以上俱萬歷間任。”

最后以《福建省志》:“王士昌(1561~?),字永叔,號斗溟。明朝官員。浙江臨海人。萬歷十四年(1586)丙戌科進士。任龍溪縣知縣,以賢能諸城,升任兵科給事中,歷改吏科、禮科,遇事敢言。萬歷二十九年(1601),因進言冊立太子,謫貴州鎮遠典史。萬歷三十六年(1608),起為刑部員外郎,轉大理寺少卿,萬歷四十五年(1617),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當時福建海盜猖獗,士昌剿撫并用,將寇盜平定。后因直言罷歸,卒于家。士昌工詩,擅畫山水。有《三垣摘疏》、《鏡園草》等。”

“兩京敡歷”牌坊是在“崇禎肆年辛未(1631)重修”時,王世昌當時以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且在萬歷十六年曾擔任過龍溪知縣,而蔣孟育在萬歷十八年登進士第,做為地方官的王世昌應該是與有榮焉的。在擔任福建官職時又與王世貞有詩文互唱,而蔣孟育曾與王世貞共同評注校對過《駱丞文抄評林》一書,因此推想王世昌與蔣孟育應該是地方長官兼朋友的關系。因此,捐俸重修蔣孟育的“兩京敡歷”坊也是作為地方長官(福建巡撫)的美事。

(二)有關“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右部政畢懋良”:

畢懋良,《明史》附見其族弟《懋康傳》。

據《福建通志》:“畢懋良,字師皋。先懋康舉進士。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進士,由萬載知縣擢南京吏部主事。歷副使,至左布政使,俱在福建。振饑民,減加派,撫降海寇,以善績稱。懋康為巡撫之歲,懋良亦自順天府尹擢戶部右侍郎,督倉場。魏忠賢以懋康為趙南星所引,欲去之。御史王際逵劾其附麗邪黨,遂削籍。而懋良亦以不附忠賢,為御史張訥所論,落職閑住。兄弟相繼去國,士論更以為榮。”

又乾隆《福州府志》:“升南吏部主事,督學浙江兩臺。為福建督糧道,積谷數萬石。歷遷至布政使、戶部右侍郎。以忤魏忠賢罷官。崇禎初,復起工部左侍郎。以病告歸。有宦績。”又乾隆《福州府志》:“畢懋良歙縣人。洪世俊,字用章,歙縣人。以上俱萬歷間任。”

由畢懋良曾在福建擔任副使、左布政使的經歷,作為一省之長官,對于地方之美事,理當成人之美。蔣孟育之牌坊在崇禎肆年重修時,當時畢懋良尚未“復起工部左侍郎”。在耳聞牌坊重修之事,亦當參與其中。

(三)有關“參政魏時應”:

魏時應,字澹明,南昌人,萬歷二十三年乙未(1595)進士,江西豫章人。無考。又據《福建通志》:“蕭近高廬陵人。黃琮饒平人,分巡福寧。畢良歙縣人。程達清江人。洪世俊歙縣人。以上俱萬歷間任。”“魏時應南昌人,泰昌間任。”

但,在坐落于武夷山閩越王城遺址北側的武夷山城村,傍閩越王城而建,也因王城而得名。村中有“百歲坊”牌樓坊一座,矗立在村口,牌坊為三開間,以十二根圓木柱支撐,分上、中、下三層額枋,每層額枋由六迭船形斗拱構成,十分壯觀。在“百歲坊”的西面懸掛著蒼勁有力的四大字“圣世人瑞”匾,邊上的落款“欽差督理糧餉帶管建南道福建布政司左參政魏時應”題書。

由于文獻上所獲知魏時應的資料有限,“兩京敡歷”坊上所留下的名字,可以推想是以“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整個司內機關的所有重要官員(布政使、副使、左右參政、參議)共同捐俸修建。

(四)“參政朱彩”:

萬歷三十八年庚戌(1610)進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據《福建通志》:“畢懋良,歙縣人。洪世俊歙縣人。魏時應南昌人。朱彩劍州人。諸允修,仁和人。以上俱萬歷間任。”當時擔任參政的朱彩列名其中,理應也是與“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整個司內的重要官員共同參與有關。

(五)“參議徐良彥”

《福建通志》:“徐良彥,新建人,萬歷戊戌進士,附右布政沈演臣,宦績。俱萬歷間任。”

又據《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五,崇禎四年四月,“丁巳召陳于庭為左都御史,擢謝升為南京吏部尚書,徐良彥為南京工部右侍郎。”擔任參議徐良彥也列名其中,這也是與整個布政司機關的官員有關。

(六)“福建等處提刑按察使洪世俊”:

洪世俊,字用章,號含初,明代歙縣(桂林)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進士,二十五年(1597)任同安縣知縣,他體察民情,興利除弊,二十九年(1601),查獲荒田二百余畝,歸給縣學所用,在縣城東鳳山捐俸籌建文峰塔。任同安縣六年后,先后官福建參政、任漳南右布政使,山東左布政使,為鎮壓白蓮教轉運軍餉敘功升一級,調任太常卿。《汀州府志》:“分守漳南道洪世俊,歙縣進士,萬歷四十二年(1614)任。又據《福建通志》:“蕭近高廬陵人。黃琮饒平人,分巡福寧。畢良歙縣人。程達清江人。洪世俊歙縣人。以上俱萬歷間任。”“魏時應南昌人,泰昌間任。”

按:洪世俊曾任同安知縣,而蔣孟育是同安縣金門人,崇貞四年剛好擔任“福建等處提刑按察使”,在此因緣之下,洪世俊就以按察使司整個機關的組員名銜捐俸參加修建牌坊。

(七)“副史詹士龍”:

根據《福建通志》“詹士龍永豐人。蔡善繼烏程人。以上俱萬歷間任。”又據:《汀州府志》分守漳南道:“詹士龍,永豐進士,萬歷四十五年任。”據《崇禎長編》卷之二:“天啟七年九月,庚子,戶部以河南布政司王從義及陜西布政司詹士龍遼餉輸解如期請旨優敘。”又《崇禎長編》卷之六,崇禎元年二月,癸巳,朔升陜西左布政詹士龍為南京光祿寺卿管少卿事兵部郎中。

按:“副史詹士龍”也可能在按察使洪世俊捐俸下,成就美事。

(八)“僉事熊明遇”: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有傳。熊明遇(1579~1649),字良孺(一字子良),號壇石山主人,南昌進賢北山(今屬江西南昌縣涇口鄉東湖村)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進士,授長興知縣。萬歷四十三年(1615)擢兵科給事中,多所論劾,疏陳時弊,言極危切。后歷任福建僉事、寧夏參議。

天啟元年(1621)以尚寶少卿進太仆少卿,尋擢升南京右僉都御史,天啟五年(1625)被魏忠賢革職,并牽連汪文言案,被貶到貴州平溪衛。崇禎元年(1628)起復,遷南京刑部尚書,崇禎四年任兵部尚書。次年清軍入關劫掠,巡撫沈棨與中官王坤私自與清軍議和,被彈劾,崇禎帝將其解職,不久又以兵部尚書銜致仕。致仕多年后再推薦起復為南京兵部尚書,改工部尚書,崇禎末年因病歸家,明朝滅亡成為遺民。

熊明遇是明末東林黨的成員之一,也是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代表人物之一。又工詩善文,當時頗享盛名。著有《南樞集》、《青玉集》、《格致草》、《綠云樓集》、《文直行書》等。

按:“僉事熊明遇”與“副史詹士龍”應該與蔣孟育無直接的關系。僅是以地方機關長官名譽共同成就美事。

(九)“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門生來斯行”:

來斯行(1567~1634),字道之,號馬湖,一號槎庵,浙江蕭山(今屬杭州)人。明萬歷三十四年(丙午,1606)中舉,次年成進士,一度宦海風順,累官至福建右布政使。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來斯行以司馬郎監軍遼海,整飭津門(今天津)。這時,正逢白蓮教起義,斯行與子燕禧發兵鎮壓,攻克山東鄒、滕兩縣。燕禧還生擒白教首領徐鴻儒,獻俘于闕下。主要著作有《經史典奧》和《槎庵小乘》。《經史典奧》六十七卷,是一部供人引用經史原文句的工具書。

按:來斯行浙江蕭山人,曾在“明萬歷三十四年(丙午,1606)中舉”,而蔣孟育就曾在明萬歷三十四年(丙午,1606)主持浙江鄉試,而來斯行就在本年鄉試中舉,與蔣孟育也算是師生關系。

(十)“欽差巡視海道兼理邊儲福建布政使司右參政兼按察司僉事門生徐日”:

《浙江通志》:日久,字子卿,西安(今屬浙江衢州市)人,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中進士。次年任上海縣知縣一職,萬歷四十年(1612)由鄒人昌接任。遷山左臬憲道病歸卒于家贈光祿寺卿。著有《五邊典則》、《徐子卿近集》十卷。

按:徐日久,西安(今屬浙江衢州市)人,“明萬歷三十四年(丙午,1606)中舉”,而蔣孟育就曾于是年主持浙江鄉試,因而徐日久與蔣孟育也算是師生關系。

(十一)“欽差整飭汀漳等處兵備分巡漳南道福建按察使司副使門生顧元鏡”:

顧元鏡,萬歷己未進士,歸安人。萬歷四十七年進士,官池州府知府、布政使。崇禎間元鏡蒞湖廣,崇禎三年任分巡漳南道,庚寅(1650)卒于韶州。

據《浙江通志》卷一百三十三:“崇禎已巳(1629)嘗重輯《九華山志》八卷。是書所載,大半皆當代詩文,內有王守仁《贈周金和尚偈》,其語甚陋,蓋山僧偽托之,元鏡不能辨也。”

按:蔣孟育《恬庵遺稿》一書,顧元鏡作《恬庵遺稿序》,自署“西吳門人顧元鏡頓首撰”。《恬庵遺稿序》:“一典浙闈,一典畿闈,一分典禮闈,所拔多明雋,”可推知顧元鏡亦是蔣孟育門生。

(十二)“漳州府龍縣知縣門生徐耀”:

據乾隆《漳州府志》卷之十二(職官):“進士,崇禎元年任”。徐耀崇禎元年(1628)戊辰科殿試金榜,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任龍溪知縣。

按:徐耀曾任龍溪知縣,蔣孟育又是龍溪縣人,而蔣氏牌坊在崇禎四年修建,當時的知縣就是徐耀,因此可推知徐耀與蔣孟育之私淑關系。

(十三)“漳州府南靖縣知縣侯考選門生姚星吳”:

據乾隆九年《南靖縣志》卷之四,職官:“姚星吳諸人舊志遺漏,乃為補入可知賢者……”。有《周易疏義》四卷,明程汝繼撰,姚星吳訂,明崇禎八年姚氏刻本。

按:由于姚星吳的文獻資料所限,僅從青斗石上理解是蔣孟育的門生之一。

(十四)“泉州府同安縣知縣考選比科門生曹履泰”:

曹履泰(?~1648),字大來,號方城,浙江海鹽人。天啟五年(1625)乙丑科進士,于福建同安縣任縣令五年,施政嚴保甲、練鄉勇,保固地方不遺余力。招撫鄭芝龍,同黨李魁奇、鍾斌仍為海寇,蹂躪中左所。履泰日率領父老子弟練兵,軍容甚盛,諸海盜相戒勿犯;后任兵部侍郎,明亡,投效唐王于側,于贛州遭遇清兵,拒降跳崖僅輕傷,次年返鄉病逝。著有《靖海紀略》,該書分四卷,前三卷主要為書信,共計100余封;第四卷為辦理團練的過程及成效,極具史料參考價值。

按:曹履泰在青斗石板上自稱“同安縣知縣考選比科門生”,應是蔣孟育私淑門生之一。

(十五)“興化府莆田縣知縣考選御史門生吳彥芳”:

《明史》卷二五八,列傳第一百四十六:“彥芳,字延祖,歙縣(今屬安徽)人,為御史。大凌被圍,疏論孫承宗。又駁逆案呂純如辨冤之謬。登州用兵,請設監島中官。至是譴歸彥芳、績燦兩人者,皆以天啟五年舉進士。彥芳授莆田知縣,績燦授興化知縣,又皆以治行高等擢崇禎四年(1631)御史,并有聲。其免官也,又皆以薦才不中,與吳執御同論譴云。”

又《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八,崇禎四年七月:“四川道試御史吳彥芳,上言國家第一要事,無如理財而撫民,以理財又無如用人,其理財之切要可行者有四。莫如酌鹽政之余鹽,開荊州之錢局,墾邊地之新屯,講財用之節省,至于用人之道,則在先觀其所守。”

又《明儒學案》:“御史吳彥芳言:正人蠖伏尚多,邪類鹓班半據。”

按:吳彥芳,在青斗石板上自稱“莆田縣知縣考選御史門生”,應是蔣孟育私淑門生弟子之一。

四、結論

牌坊是古人藉以旌表紀念的豐功偉績、完美品德等的建筑物,經由牌坊的建筑和形制上的裝飾構件,以及題字書寫,完整重現古人在世的典型,足供后人模仿效法,對社會、文化以及建筑、民俗也提供了不可忽視的參考價值。

“兩京敡歷”牌坊矗立在漳州薌城區香港路上,為晚明吏部侍郎蔣孟育暨祖、父三代之功名旌表坊。此坊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為一座三間五樓十二柱仿木結構之石牌坊。至今已將近四百年的牌坊,在歷盡風雨日月的關照下,如今依然巍然屹立在世人眼前。

除額枋鐫刻功名文字,額匾正反面各刻有“兩京敡歷”“三世宰貳”外。發現額匾左右青斗石立面,各刻有文字。從此文字內容去探索發現“兩京敡歷”額扁旁的青斗石所立刻姓名者,皆為明代當時領有福建政府布政使司(行政)及按察使司(行政)監察及督察院巡撫(軍事)最高機關的官階頭銜;另一面“三世宰貳”額扁旁的青斗石刻所立刻姓名者,則皆為蔣孟育的門生弟子,共同在“明萬歷己未四十七年”(1619)設立牌坊后的崇禎四年(1631),相距十二年再捐俸重修。

從此,我們不難看出蔣孟育生前從事教育的生涯中,于教授生徒時教育成功的一面,讓后來功成名就的學生們愿意為老師做點事,再加上個人在官場上晉升到吏部侍郎的成就,自然在人際的網路關系上有一定的地位,因而大家愿意來成就美事。

注釋:

[1][清]江國棟:康熙《龍溪縣志》,漳州:漳州市圖書館影印本,2005年。

[2]《金門縣志》卷12《人物志·鄉賢》,金門:金門縣政府出版,1979年。

[3]張維樞:《贈吏部尚書恬庵蔣公傳》:“吏部右侍郎蔣公諱孟育,字道力,恬庵其別號也。先世為同安浯州人,祖玉山有隱德,父相以《毛詩》教授于漳。”(蔣孟育《恬庵遺稿》卷首)。

[4]顧起元:《恬庵蔣公墓志銘》:“詔贈公吏部尚書,給祭葬。”(崇禎《海澄縣志》卷13)光緒《金門志》卷10:“卒,贈尚書,賜祭葬,謚文介,祀鄉賢。”

[5]見張維樞:《蔣公傳》:“甲辰敕教習內書堂,授中使書,分校禮闈,識拔名士為多。”(蔣孟育《恬庵遺稿》卷首)。

[6]見張維樞:《蔣公傳》:“丙午還朝報命。其秋,出典兩越試。所程士文歸于典雅,一時翕然,稱得人。歸,而有右贊善兼檢討之命。”(蔣孟育《恬庵遺稿》卷首)。

[7]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2年。

[8][清]陳壽祺:道光《福建通志》卷96《明職官(八)》,中國省志匯編之九,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第1884頁。

[9][清]徐景熹撰:乾隆《福州府志·明職官二》。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年。

[10][清]徐景熹撰:乾隆《福州府志》,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年。

[11][13][清]陳壽祺:道光《福建通志》卷96《明職官(十一)》,中國省志匯編之九,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第1886頁。

[12][15][清]陳壽祺:道光《福建通志》卷96《明職官(十一)》,中國省志匯編之九,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第1888頁。

[14][清]陳壽祺:道光《福建通志》卷96《明職官(十四)》,中國省志匯編之九,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第1887頁。

[16][清]曾曰瑛修,[清]李紱纂,王光明、陳立點校:《汀州府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

[17][清]汪楫編輯:《崇禎長編》卷6,中國歷史研究社編,上海:上海書店影印,1982年。

[18]明代金門人許獬的故居,中有叢青軒,許獬即以名其文集,進士熊明遇《叢青軒集序》云:“余嘗游閩中,東行海上,陟天姥嶺,望泉南諸峰巘,點黛發翠,如食前豆簋,交通旁羅,與日氣霞標相沃蕩,此叢青之所以命軒哉”。

[19][明]熊明遇:《格致草》,收入[清]熊志學輯:《函宇通》,元亨二冊,美國國會圖書館與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順治五年(1648)潭陽書林友于堂刻本。

[20][明]熊明遇:《綠雪樓集》,《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18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館與南京圖書館藏合輯明天啟刻本復印。

[21][明]熊明遇著,[明]熊人霖編:《文直行書》,《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10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據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清順治庚子(十七年)熊氏家刊本復印。

[22]來斯行自幼聰明過人,五歲時,他的叔祖來兩嵩出上聯:“馬尾千條線,”囑他對下聯。斯行略一思索,隨口答道:“雞冠一朵花。”兩嵩聽了十分高興地說:“這孩子才思敏捷,志存高遠,將來是我們來氏族中的大器!”

[23]《五邊典則》一書,系明萬歷年間衢州徐日久所編著,成書于崇禎之時。

[24]見《故宮珍本叢刊目錄》(經史子部)(第三、四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25]《靖海紀略》,為履泰任同安時,與上司往返之文件。

〔責任編輯 李弢〕

M eaning of Ep igraph on Bluestones——Study on Jiang M engyu's M em orial A rchw ay“Tak ing Official Posts in Beijing and Nan jing”

Wang Zhenhan Chen Qingyuan

Thememorial archway of"taking official posts in Beijing and Nanjing"stands tall on Xianggang Road, Xiangcheng District,and Zhangzhou is an archway that extols the achievements of Jiang Mengyu,the viceminister of Ministry of Personnel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his grandfather and father.Built in the 47th year of Emperor Wanli of the Ming Dynasty(1619),the archway is a stonememorial archway of wood imitation structure with three arcades,five floors and twelve pillars(三間五樓十二柱).Words of their scholarly honor and achievements have been engraved on its architrave,and"taking official posts in Beijing and Nanjing"and"two generations out of three acted as primeministers"have been carved at the front and back of its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Moreover,we discovered thatwords were engraved on the elevation of bluestone which was on both sides of the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The study researched into the words on thememorial archway in the hope that the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f the words on its elevation let people have amor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Jiang Mengyu and his accomplishments.

Zhangzhou,Jiang Mengyu,take an official post in Beijing and Nanjing,memorial archway

王振漢(1956~),男,福建省金門縣人,金門縣金城“國中”教師,福建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研究生;陳慶元(1946~),男,福建省金門縣人,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閩南師范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東南海疆文化研究所所長、特聘教授、博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www.99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亚洲视频a| 国产午夜小视频| 自拍偷拍欧美|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网址|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正在播放久久|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91视频区|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JIZZ亚洲国产|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无遮挡AV|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午夜色综合|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卡视频|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a级毛片免费网站|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一级黄色欧美| 国产天天射|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91无码国产视频|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黄色国产在线|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9啪在线视频|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亚洲无线观看|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在线看国产精品| 99激情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 澳门av无码|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