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章桂
摘 要:主要分析互聯互通下異網訪問難的原因,提出幾個解決辦法并進行比較,同時針對弱勢運營商提出利用智能DNS技術為用戶提供經濟、有效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互聯互通 智能DNS 運營商 用戶
中圖分類號:TN91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c)-0049-02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政府部門為主導政務信息化在促進政務公開、促進行政決策的民主化、提高行政效率等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以企業為主導的企業信息化在宣傳企業形象,增強企業對外交流,擴大企業商機等同樣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然而在用戶選擇不同運營商接入網絡訪問相關資源時,因互聯互通引起的投訴變得越來越頻繁,或多或少影響了政府的公眾形象,降低企業的服務質量,這對于當地相對弱勢的運營商來說,解決好當前存在的問題對提高用戶感知樹立品牌形象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1 歷史背景
電信運營商歷經多次重組合并,各家電信運營商都擁有為廣大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的資質,隨之而來的互聯互通問題卻越來越頻繁出現。互聯網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互聯網的應用已不僅僅局限于娛樂及獲取信息,越來越多社會、經濟活動等通過網絡進行,其對網路通信質量的變化越來越敏感,對網絡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因為網絡原因影響這些應用,將很可能引發社會事件,產生不良后果。但因歷史原因,互聯互通問題在今后一定時期內仍難以改變。
2 原因分析
2.1 電信運營商間互聯帶寬不足
近幾年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呈現爆炸式增長趨勢,IPTV、P2P流媒體等視頻類業務要求網絡提供較大的下行接入帶寬。圖1為當前互聯網主要流量分布情況,P2P流量占網絡流量60%~70%,占互聯鏈路總流量的50%以上。隨著P2P技術和應用的不斷成熟發展,P2P流量占網絡流量的比例還將持續上升。據調查,互聯網等數據業務占用了90%的寬資源,卻只能帶來10%的業務收入,互聯網業務增量不增收,帶寬占用多業務收入少,投入和產出的失衡影響了占主要資源運營商進行網間擴容的積極性,互聯帶寬不足日趨明顯,進一步引發網間通信質量問題。
2.2 電信運營商各自的商業利益
目前我國互聯網業務的競爭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爭奪用戶接入的層面,對于當地相對強勢運營商認為,自己花費人力、財力建設的網站等應用資源,是吸引用戶的特色服務,只面向本網用戶開放,在傳輸上,總是優先保證網內流量,為達到目的甚至違反通信法規通過調整網絡配置對跨網訪問的限制,限制它網用戶訪問本網的某些資源,在路由策略中優先疏通本網的流量,而把跨網流量放在較低的優先級,必將引發網間通信質量問題。
3 幾種常見互聯互通解決方案
3.1 多服務器多機房方案
該方案在不同運營商接入線路中均需布置一臺服務器,如果運營商多服務器軟硬件費也多,且還需考慮各服務器數據的同步問題,另外用戶訪問時需進入首頁面通過提示手動選擇去訪問相應的分站,瀏覽首頁面的訪問也只能選擇默認的線路訪問,造成用戶感知較差。
3.2 智能域名方案
該方案可以解決用戶自動選擇路由訪問的問題,但仍需針對不同運營商架設相應的服務器,必然增加對應服務器的費用,同時也不能解決服務器間數據同步的問題。
3.3 CDN解決方案
通過相關程序自動抓取用戶源服務器的數據,然后緩存在不同網段節點的服務器上,通過智能解析技術、雙重緩存加速技術[2],讓互聯網內容信息訪問者使用同一地區或同一接入ISP或互訪速度較快的網絡為其提供高速訪問信息的路徑,從根本上解決或者減輕網絡擁擠而造成的網站信息訪問者或客戶丟失而帶來的種種直接或者間接的經濟損失。此方案必需部署相應緩存服務器,成本較高,對于中小政務、企業用戶來說此服務的應用普及性不強。
3.4 單服務器多線路多IP方案
多線路多IP的解決方案就是通過不同運營商線路接入,在同一服務器上設置不同運營商IP,該方案解決了數據同步及硬件的重復投入問題。該方案配合域名的智能解析可以很好解決網間訪問問題,此方案是目前針對中小型政務及企業解決互聯互通比較經濟和實用的方式。
4 智能DNS
智能DNS能很好的解決多線路多IP接入方案針對不同IP訪問問題,具體工作原理如圖2:把需要解析的域名的A記錄分別設置指向不同運營商的IP,當不同運營商的客戶訪問時,智能DNS會自動判斷訪問者線路,并返回相應運營商的服務器IP地址,從而完成自動選路功能,避免客戶訪問異網網絡,如:電信的客戶訪問時會自動返回電信的IP地址,聯通客戶訪問時會自動返回聯通的IP地址,移動客戶訪問時會自動返回移動的IP地址。實現圖2功能需在智能DNS側做一下基本操作:首先定義IP表:定義各個不同運營商的IP表,以區別客戶來源。如:隸屬于聯通用戶的訪問將得到一個聯通IP地址,隸屬于電信用戶的訪問將得到電信IP地址,但其都對應同一個域名。其次定義智能DNS解析:為每一種不同的客戶來源定義一條個性化的DNS解析記錄,使他們之間訪問的IP地址不同。
4.1 實際應用
考慮成本問題,早期的中小企業大多是單線路接入,目前因用戶存在選擇不通運營商接入情況,在異網訪問時不可避免的產生互聯互通問題,隨之引起的是用戶訪問滿意度差,處于弱勢的運營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第三路由旁路等,但因網絡仍然受制于人,不能完全解決問題,自有資源直連引入是最終解決辦法。圖3為直連引入結合智能DNS的普通解決思路。
用戶端通過不同運營商專線接入,在防火墻上通過端口映射把不通運營商IP映射到應用服務器上,未配防火墻的可以把IP直接配置在服務器上;網內新增一臺智能DNS(視重要程度可以配置多臺)用作智能解析服務,以實現外來用戶訪問選路功能。
4.2 應用中存在問題
智能DNS通過數據庫提供的IP段列表和向智能DNS發起詢問的機器的IP地址判斷來實現自動選路,進而返回不同IP地址。但是在此機制下會產生一種問題,就是如果用戶自己本身終端設定的DNS是其他運營商的DNS,那么該用戶得到的地址也將是對應其它運營商的地址,此時智能DNS無法進行有效判斷。另外如果有新的IP數據庫未及時更新可能會影響到DNS的智能判斷。
5 結語
智能DNS的引入為解決當前互聯互通環境下異網訪問提供一種經濟實用的方法,但不能解決互聯互通本質的問題。需要監管部門從政策層面,通過制度化、規范化手段管理好網間通信質量,對于政企是減少資源的重復建設,避免不必要的投資支出,對于用戶是質量的穩定,感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裴瑋.淺析互聯網互聯互通現狀與監管[J].電信網技術,2007(2).
[2] 雷葆華,孫穎,王峰,等.CDN技術詳解[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