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趙晨

在營口市老邊區,有一位名叫姜成學的老人,19年如一日奉獻余熱,義務擔任社區宣傳員、社會治安員、人民陪審員,竭力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退休前, 姜成學是營口市老邊區衛生局局長兼黨委書記,退休至今,奉獻不息的他先后受到省、市、區表彰31次,3次榮獲“營口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2年被營口市委授予“有特殊貢獻的老黨員”稱號。
“寶刀不老鋒猶在”
“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是我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姜成學的話擲地有聲。從2005年我國實行陪審員制度起,姜成學就被推選為營口市老邊區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2012年8月,老邊區人民法院成立人民陪審員協會,姜成學當選為該協會第一任會長。他用“錯判一案、毀人一生”這句話要求其他18名陪審員認真做好參審、陪審工作,履行好人民陪審員的神圣職責。
至今,姜成學共參審各類案件911起。有一起10年屢審不結的案件,經媒體曝光后轟動全省,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此案移送老邊區人民法院再審。姜成學依據法律規定和案件事實,提出了自己的合議議案,得到了法院審判委員會的支持,這起案件最終以原告勝訴結案,雙方當事人服判息訴。還有一個打了6年之久的官司,經姜成學庭審前耐心地向雙方當事人作司法解釋,最終雙方當事人自行撤訴。
姜成學在陪審過程中,主動加強法律知識學習,獨自或參與調解620多起案件,件件調解成功。他總結的“以人為本搞調解,方式得當促和諧”經驗,在全區政法工作會議上受到高度稱贊。8年多來,姜成學提供法律咨詢服務480多人次,3次被區人民法院評為“優秀人民陪審員”。區人民法院還以“寶刀不老鋒猶在,為民陪審顯英才”為題,總結并宣傳了姜成學的陪審工作經驗。
“誰家有難事,先去找姜老”
退休后,姜成學拒絕了多家單位的高薪聘請,卻愉快地擔任了老邊街道辦事處關工委名譽主任、康樂社區青少年教育服務組組長和安全文明小區創委會主任等職務。大家都說,“他是個閑不住的老領導、熱心腸”。上任后,他全身心投入工作,了解轄區內的未成年人現狀,積極思考對策,幫助那些“問題孩子”走向正軌。
轄區內的兩個孩子先后盜竊了8臺自行車,且屢教不改,公安局決定將他們送往海城少管所進行教養。姜成學了解情況后,到公安局作保,讓這兩個孩子繼續上學,并在課余時間多次和他們溝通,以“爺爺”的身份督促、感化他們。同時,姜成學與孩子的家長保持著密切聯系,嚴加監護教育。終于,兩個孩子的思想發生了轉變,積極上進,家長們對姜老真是感激不盡。
姜成學所住的樓院里有44個孩子,經常在一起惡作劇,樓院種植的花草樹木屢屢被他們搞得一塌糊涂。姜成學把孩子們召集在一起,成立了“樓院愛花護綠小分隊”,還自編了很多道德教育的小故事,隨時隨地講給孩子們聽。通過這些孩子的“自治”,破壞現象不再發生了,樓院內建成了美麗的花園,居民們都說:“姜老爺子有辦法,栽植的花朵和祖國的花朵共同綻放。”
在社區,哪個居民家中有個大事小情,姜成學知道了都熱心幫忙;小區出現任何影響居民生活的情況,姜成學會馬上找到相關部門解決。例如,小區近千戶居民供水供電與某企業一體化,因該企業欠費,經常遇到停水、停電的情況,居民們叫苦連天,區委、區政府采納了姜成學提出的關于改線各立門戶的建議,從根本上解決了用水用電的難題。退休19年來,姜成學幫助群眾辦好事、實事120多件,圍繞民生熱點問題給區委、區政府提意見和建議130多條,均得到較好的落實。
家人對姜成學既心疼又擔心,因為年邁的姜老是個心臟病患者,但病魔并沒有使他在奉獻的道路上止步,他正以實際行動不斷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