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鋒 劉博 李玉琳
1 2014年第三季度市場回顧
1.1 運價指數振蕩下滑
國際油船運輸市場第三季度呈現振蕩回升走勢。截至2014年9月30日,波羅的海原油運價指數(BDTI)報收于623點,第三季度均值747點(環比上升11.49%,同比上升21.27%);波羅的海成品油運價指數(BCTI)報收于570點,第三季度均值550點(環比上升2.61%,同比下降4.18%)。
1.1.1 平均航線等價期租租金(TCE)先揚后抑
2014年第三季度超大型油船(VLCC)平均航線TCE低位上揚后振蕩下跌,呈現“M”形走勢。截至2014年9月25日,VLCC平均航線日租金報收于 10 247美元,連續2周處于負值狀態;蘇伊士型油船平均航線日租金均值為美元,環比增長76.39%;阿芙拉型油船平均航線日租金均值為美元,環比增長73.72%。中程成品油船(MR型油船)平均航線日租金均值為美元,環比上升24.04%。
1.1.2 各船型運力增速繼續放緩
截至2014年9月末,第三季度全球油船船隊總運力約為5.20億t,船舶數量為艘,運力增速持續放緩。第三季度共交付運力為載質量138萬t,環比下降71.25%;第三季度拆解量為載質量148萬t,環比下降39.84%。
1.1.3 全球海運需求小幅回暖
2014年第三季度受石油消費和貿易量增加的影響,全球石油海運量較第二季度小幅上漲。
1.2 當前市場發展主要特點分析
1.2.1 石油需求不斷增加
2014年第三季度,受季節因素和周期性反彈提振及地緣政治的影響,第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量較第二季度有所增長。第三季度,世界經濟的低迷增長支撐石油需求平穩增長,全球石油需求增長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我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依然是需求大戶。
1.2.2 煉廠開工率振蕩提升
第三季度,我國成品油煉化需求在逐步上升,國內煉廠開工率觸底反彈,但受亞洲以及歐洲煉廠原油需求疲弱的影響,原油需求潛力后勁不足,部分油田以及煉廠的開工率明顯不足。
美國能源署(EIA)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19日,第三季度美國煉廠開工率均值為93.1%,環比回升4.14%。
1.2.3 美國石油庫存量回升,原油庫存量下跌
隨著第三季度旺季效應的到來,美國進入夏季用油高峰期。夏季需求旺盛,煉廠提高產出,成品油庫存量有所增加。據EIA統計,截至9月26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量減少136.3萬桶至3.57億桶;成品油庫存量則達7.77億桶,雖較上周有所下滑,但仍處于高位。
1.2.4 全球汽車銷量下滑
2014年第三季度在全球汽車“成熟市場”中,除美國銷量小幅增長外,其他主要市場汽車銷量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全球汽車總需求有所下滑。
1.2.5 多因素致國際原油油價振蕩下滑
受中東地區石油供應充足、美國經濟數據不佳削弱需求增長預期以及美元走勢強勁的影響,第三季度國際原油實盤和期貨價格雙雙跳水。截至2014年9月19日,第三季度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報收于91.7美元/桶,環比下跌13.25%;布倫特原油報收于98.36美元/桶,環比下跌13.09%。
2 2014年第三季度市場展望
2.1 海運需求
美國經濟第四季度依舊以今年第三季度開啟的雙周期加速為主要推動力。預計第四季度GDP維持在3%,通脹溫和上漲,在美聯儲可控的2%范圍內。由于內需較為疲軟,我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低于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經濟增長將繼續承壓。原油方面,預計第四季度原油運輸需求較第三季度小幅增長。
成品油運輸需求方面,世界“能源革命”加速“能源獨立”,重塑全球能源版圖。美國油氣產量在過去5年大幅增長,對國際能源市場產生巨大沖擊,今年可能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并有望在2037年實現“能源獨立”。歐洲國家由傳統化石能源邁向可再生能源的戰略轉型也取得顯著進展。受此影響,成品油終端需求受到打壓,預計第四季度成品油需求增速難以達到預期。
2.2 運力供給
預計2014年第四季度各船型運力增幅放緩。第三季度油船市場依然處在運力過剩的背景下,運力過剩壓力未能得到緩解。受船舶運力結構改善的影響,預計第四季度運力增幅進一步放緩。據德魯里預計,第四季度各船型運力增幅最大的仍為成品油船市場,運力將達到載質量萬t,環比增加1.17%。
2.3 運價走勢預測
原油運輸市場方面,由于季節性需求,第三季度的7月、8月份原油運輸運價已成功觸底反彈,市場向好的趨勢能夠在前半季度得以維持,9月份受供需因素及市場運力過剩的阻力影響,運價下跌,預計第四季度初呈現低迷態勢,后期將強勢回升。
成品油運輸市場方面,第三季度美國因頁巖氣開發,成品油需求削弱導致庫存上漲,預計第四季度初運輸需求回升較小,但隨著冬季的來臨,第四季度末運輸需求將大幅增長。
受冬季來臨的影響,預計第四季度石油需求將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BDTI將呈現先低迷徘徊后振蕩上行的狀態,BCTI預計將呈現小幅回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