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昕炯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湖州供電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
自國家電網、浙江省電力公司開展兩級集中采購以來,湖州供電公司物資管理各項工作全面發展,集中批次采購、協議庫存采購、超市化采購等多種集中采購模式并存,暢通了物資從需求到使用的渠道。但基于配電網建設管理的現狀,需求計劃難以提前掌握、項目受政策影響變化大、實施過程短等一系列問題制約了配電網采購的提報和物資庫存的合理控制。為全面提升湖州供電公司倉儲管理效率與效益,確保庫存資源盤活利庫工作取得成效,開展了配電網物資儲備定額的研究與制訂工作。
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與實施,以歷年配電網物資實際需求與消耗數據為基礎,結合電網規模與電網故障參數,通過現狀分析、理論計算、重復校核,在制訂完成符合湖州供電公司實際的配電網儲備定額體系的同時,形成配電網物資儲備定額的研究與制訂方法,有利于全局庫存資源的有效利用,提升配電網物資管理的效率,進一步降低庫存物資積壓,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物資儲備定額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依據生產、銷售、運輸、消耗等實際情況,為保證生產正常順利進行所需的物資儲備,并取足夠而又最低的合理數量標準。在不同的行業,為提高庫存周轉效率、降低庫存管理成本,受其物資來源渠道及方式的不同,管理方式也不同,主要有儲備定額管理、分類管理及零庫存管理。
企業根據產品耗用量,將存貨按產品的重要程度不同,分別采用不同的庫存管理策略,分成A,B,C 3類,即ABC分類法。ABC分類法分類標準為:A類是貴重的、大量交易的存貨;B類是大批量的、需要適當關注的存貨;C類是相對低廉的、交易量小的存貨。
零庫存管理是20世紀70年代日本提出的一種庫存管理和控制的現代管理方法,在日本豐田集團得到廣泛實施,并取得巨大的成效。JIT是一種倒拉式管理,即根據使用單位的需求,考慮生產周期提前組織采購再供貨。JIT系統要求企業的需求、采購、供應各環節緊密配合,能大大降低庫存,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
寄售庫存就是把貨物放在客戶那里,客戶用的時候才付款的庫存。一般是指賣方把貨物存放在買方所屬倉庫,消耗后結賬,庫存水平控制和貨物的物理管理都由買方負責。這是目前很多大賣場通行的做法。
供應商管理庫存就是客戶把庫存管理交給供應商,自己并不保留庫存。典型的VMI一般也是指賣方把貨物存放在買方附近的倉庫(可以是買方、賣方或者第三方倉庫),消耗后結賬。但庫存水平控制和貨物的物理管理都由賣方負責。
1961年,J.W.Forrester教授通過研究發現,在供應鏈信息管理中,需求端各成員間提出的需求與最終供應商銷售的情況并非一致。由于供應鏈中的各成員間常常缺乏很好的信息溝通與協作機制,造成了信息在供應鏈中的扭曲現象。這種扭曲在上游以放大的形式傳播,并且這種變化在時間上是逐漸滯后的,這被稱為牛鞭效應。應用到儲備定額制訂中同樣會產生類似的反應,從需求單位到各級物資部門,物資儲備定額層層設置、層層放大。
削弱牛鞭效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信息互通,建立共享有序的儲備定額機制,一級保一級。牛鞭效應下的定額需求預測如圖1所示,儲備定額策略模型如圖2所示。

圖1 牛鞭效應影響下的定額需求預測
通過上述合理庫存的測算與配電網庫存物資的分類分析,確定配電網物資儲備基本原則為“按需、標準、動態、規范”。
2.2.1 配電網物資定額儲備范圍
物資定額儲備主要包括項目周轉物資(適用于ABC類物資)、配電網運維檢修物資、配電網應急物資(主要適用于A類物資)等3方面內容。
2.2.2 配電網項目周轉物資定額編制原則
根據以往年度投資額與物資領用比率,折算出本年度物資需求數量作為參考,再除以設定的周轉次數,得出定額預測數量;對統購統配類物資應按“周進周出”的控制原則,考慮儲備一周需求物資的定額數量。

圖2 儲備定額策略模型
2.2.3 儲配電網運維檢修物資定額編制原則
參考ERP歷史領用數據和所屬供電所(班組)專業倉儲點備品備件定額,通過計算得出預測數量。ERP歷史領用數據主要從ERP中調取以往年度運維物資的年度領用情況作為參考,再除以設定的周轉次數,得出定額數量。專業倉儲點備品備件定額應結合運檢部門制訂的專業倉儲點備品備件定額標準,按以下公式計算:
需集中儲備的定額數量=∑(供電所數量)0.5×專業倉儲點備品備件定額數量。
2.2.4 配電網應急物資定額編制原則
通過對在網運行設備、臺區、線路規模等進行統計,按照歷史年度配電網故障率的水平,提出配電網應急物資的定額需求。
2.2.5 其他原則
定額制定過程應與盤活利庫的整體工作相一致,對列入定額的物資應嚴格按照運檢部制定的配電網物資通用化目錄中的標準物料開展儲備,對現有庫存標準化物料儲備定額的同類型物資,在利庫完成前作為標準化物料儲備,不得另行采購補庫。儲備定額應設置最高儲備定額與安全庫存定額,既要滿足日常的正常供應,又能及時觸發補庫申請。
歷史數據的收集主要包括供電所(班組)二級倉庫消耗數據、ERP領用數據及配電網在運設備規模及運行數據收集工作。
3.1.1 供電所(班組)消耗數據收集
通過對供電所(班組)專業倉儲點備品備件的日常物資消耗記錄進行統計,形成近2年各供電所(班組)的物資按月消耗記錄,在迎峰度夏(6—9月)配電網運維工作量相對比較大的時期,對每周的物資消耗進行統計,形成典型周消耗記錄,為供電所(班組)專業倉儲點備品備件定額的編制提供參考依據。
3.1.2 ERP采購、領用數據收集
對ERP 2年來配電網物資領料的數據進行統計,并按項目與運維進行區別統計分析,統計各需求單位施工安排的實際物料需求,與ERP數據進行比對與分析,查找數據規律并設定參數。按物料價值、出庫頻次及專業部門對物資重要性等各項參數的判別,為儲備定額取值參數的設定提供依據。
3.1.3 配電網運行信息收集
通過生產PMS系統統計供電公司在裝配電網設備狀況,重點收集配電變壓器、柱上斷路器、負荷開關、電纜、電纜附件、導線等6類設備材料數據,歸并相同規格型號的設備材料,得出設備材料匯總數據。再對照省電力公司通用化配電網物料及湖州供電公司精簡的物料清冊,按照規格一致或相近歸配的原則進行再次分類,并將具體的設備材料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物資的轉化與匯總,如架空祼導線設備在裝數據按長度進行計算,物資按重量進行計算,并按照國標單位長度質量的數據,結合架空導線的裝置方式及相線數量進行計算,得出公司本級在裝物資匯總表。
2011年、2012年實行庫存管理的物資出庫總金額為28 152.43萬元,根據庫存物資(剔除直送現場物資)近2年出庫領用金額、各類物資的品種數量,按照ABC分類的方式,對46類物資進行了全面的統計與分類,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2011—2012年物資出庫統計
以省電力公司配電網通用化標準物料為基礎,結合湖州供電公司地域特點與電網實際,有針對性地梳理物料,精簡物資規格型號,提高物資的通用性,形成湖州供電公司配電網物資標準化目錄清冊。重點針對配電網3個大類、13個中類和60個小類的物資,在省電力公司400多種物資的基礎上,剔除了本地區暫不需要的物料,對部分可歸并的物料作進一步精簡,將目錄物資數量減少至285種。
3.4.1 按配電網項目物資平均庫存水平估算
配電網項目物資具有高度計劃性,其庫存水平與投資計劃總額直接相關,以2013年年初確定的年工程項目投資計劃總額為基礎,參考過去3年內的實體庫項目物資出庫金額與工程項目物資采購總額或年度投資總額的比例,并設置2013年項目物資目標周轉率,測算出湖州供電公司2013年配電網項目物資合理庫存水平。整理后的測算公式為:
2013年項目物資平均庫存水平=2013年工程項目計劃總額×∑過去3年項目物資實體庫出庫金額÷(2013年項目物資目標周轉率×∑過去3年投資計劃金額)。
3.4.2 按平均庫存水平估算
在估算配電網運維合理庫存水平時,將合理庫存水平作為因變量,售電量、配電資產規模和可靠性等指標作為自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以確定對合理庫存水平有顯著影響的指標,參照國家電網公司運維物資平均庫存水平測算公式,建立符合湖州供電公司合理庫存水平總額測算的線性回歸方程式:
平均庫存水平=省電力公司平均庫存水平×[檢修管理水平調整系數×40%+倉儲管理水平調整系數×40%+風險水平調整系數×20%]×供應商資源水平調整系數。
供電所(班組)定額儲備物資是指由基層單位供電所(班組)小倉庫為確保臨時故障搶修、零星業擴等運維工作需要而儲備在小倉庫的備品備件,已從市供電公司倉庫領用并完成費用結算但尚未使用,不占用儲備定額資金,但考慮操作的規范性,應嚴格控制在一定的額度范圍。
市本級配電網物資儲備定額的編制主要是基于基層供電所(班組)倉庫定額的補庫及應急物資的儲備。
3.6.1 基層供電所(班組)倉庫補庫定額編制
基層供電所(班組)倉庫補庫定額的編制主要依據各供電所(班組)等一線倉庫的定額需求、日常消耗情況、補庫物資的采購周期及補貨頻率等因素確定:
補庫定額=定額標準×班組定額加權平均×修正系數÷補庫頻率。
(1)班組定額合計是指市本級所屬供電所(班組)合計的定額儲備數量。
(2)班組定額加權平均是為了防止出現牛鞭效應,按同一物料定額的單位數量開平方根所得,即:班組定額加權平均數量=[供電所(班組)數量]1/2×單個標準供電所(班組)儲備定額標準。
(3)最高月消耗數量是指2012年迎峰度夏期間,對同一物料在各個供電所(班組)日常消耗中出現的最大月度消耗量。
(4)修正系數是考慮最高月消耗量與平均月消耗量出現較大偏差時進行修正的系數,修正系數=最高月消耗量÷[供電所(班組)數×單個標準供電所(班組)儲備定額標準量]。修正系數小于1時按1計算,修正系數大于10時按10計算。
(5)補庫頻率是指從市本級倉庫向供電所(班組)倉庫開展配送的時間周期,如每月配送1次或每半月配送1次。
3.6.2 配電網應急物資定額編制
配電網應急物資主要是指配電網設備、裝置性材料類物資,由于其價值較大,應急使用的頻率較低,不適合供電所(班組)作為備品備件來儲備,應儲備在市供電公司倉庫。該類物資的儲備定額應在在裝設備或材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公司年度故障發生率總體水平來確定。
應急物資定額=在裝物資總量×年故障發生率。其中故障發生率水平由于同業對標未發布相關數據,故取值由運行單位與生產運行管理部門根據日常故障情況綜合確定為0.2%。
根據確定的配電網物資儲備定額物料進行大、中、小類的分類,對照國家電網公司、省電力公司集中采購目錄確定每種物料的集中采購方式及采購需求量的預測工作。
通過分析,確定定額儲備物資主要分2種采購方式,采購方式、計劃申報時間及計劃申報量預測關系如下:
(1)集中協議批次采購:主要適用于配電網的設備和裝置性材料類物資按集中協議采購方式采購。一般國家電網公司每年會設置2個協議采購批次,儲備定額目錄物資按第2個批次(下半年)進行上報,上報需求計劃量為定額數量減去庫存定額儲備量。
(2)集中超市化采購:主要適用于配電網的設備配件和低壓電器等維修類物資。超市化采購過程方便快捷,僅需考慮供應商的生產周期與配送周期,按照超市化采購協議規定,一般生產配送周期為15天,故該類采購方式下的定額儲備物資每月組織采購1次,計劃提報時間為每月的月中,上報需求計劃量為定額數量減去庫存定額儲備量。
湖州供電公司在盤活利庫配電網物資的基礎上,通過開展物資儲備定額的研究工作,配電網物資得到了大范圍的有效利庫。截至2013年9月15日,庫存物資比年初下降了70.33%,運維物資庫存周轉率達到10.4次/年,大大提升了庫存物資的周轉效率,減少了庫存資金的占壓。
通過開展配電網物資儲備定額的研究與制訂,改變了以往日常運維與應急物資儲備憑經驗、多多益善的粗放式管理,各級倉庫儲備物資界限清晰、定額有序,倉庫利用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賬卡物管理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小倉庫已領未耗物資得到了有效的規范。
配電網物資儲備定額是地市供電公司物資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定額設置的好壞、運行是否正常,直接關系到公司社會形象與優質服務工作。儲備定額的研究與制訂還僅僅是一個基礎,定額的適應程度需要在工作中長時間的磨合和修正,同時也需要開展配套的物資供應鏈等有效手段加以補充與支撐。湖州供電公司下階段將結合大所制建設及倉儲網絡的優化,繼續深化儲備定額的應用,逐步建立統一的集中配送機制,以支撐儲備定額的應用。
[1]顧自立.現代電力企業物資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2]陳延斌.供應鏈與物流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申作蘭,王波.倉儲與庫存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4]司書賓,倪夢妮,賈大鵬.基于線性回歸分析的庫存控制優化方法研究[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2010,28(6):8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