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
當代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成就
自我國動漫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寫入“十二五”規劃以來,中國動漫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據統計,中國動漫產值從“十五”期末不足100億元,到2010年達470.8億元,2011年達到621,72億元,2012年達759,94億元,2013年達870.85億元。動漫內容產品的主要盈利模式:動漫出版(報刊圖書、電子音像)、動畫電視播出、動畫電影發行放映、動漫游戲及新媒體動漫等。
中國目前影響力較大的原創動漫品牌
2009年,國產動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創造了一個票房傳奇,電影總投入不過600萬,卻在上映10多天內就創下了超過8500萬元的票房收入。各種衍生品效應紛紛開花,甚至還形成了一種“喜羊羊文化”,諸如,網絡流行語:“嫁人就嫁灰太狼!”之類。
2012年,《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喜氣羊羊過蛇年》,更是創下了1.67億元的票房紀錄。形成了中國一大原創動畫品牌。繼而,2014年,中國唯一 一部國產真3D動畫大電影《熊出沒之奪寶熊兵》,又在上映后,以3天的票房破打破了《喜羊羊》的神話,票房高達2.5億元,一躍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的新標桿。
國內外動漫產值差距較大
然而,無論是產業產值還是發展質量,中國動漫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列仍然微不足道。與美、日相比差距更大。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2013年動漫產值870.85億元,卻還不到迪斯尼公司的1/3。缺乏創意、粗制濫造等問題嚴重影響并牽制著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如何讓中國動漫走出國門,使其成為中國的文化代言?這,是我們共有的命題。
優化中國動漫文化產業鏈發展模式——讓動漫“如魚得水”
目前,國產動漫企業仍然行走在困境中發展的道路上,有諸多政策利好、產業環境優勢,但因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傳播渠道制約、動漫創意匱乏等多種瓶頸問題存在,中國動漫企業的發展很難做到“接地氣”。
同時,在大動漫時代,動漫不再僅僅是藝術,更是產業——橫跨出版、影視、演出、新媒體、玩具、服裝、游戲、金融、主題公園等衍生產品,且具教育和娛樂功能,以動漫形象和品牌串聯形成一個整體的動漫文化產業鏈。但,動漫文化產業鏈的形成必須有動漫創意設計標準模式(標準圖庫)與其同行并作為一種引導,否則,缺乏創意、粗制濫造等因素將會繼續制約“大動漫”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