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
非銀行金融板塊主要由證券和保險構成。從歷史經驗來看,證券和保險股票實際上屬于周期類股票,在不同的時間周期內股價表現迥異。目前,非銀行金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看好的理由包括行業估值合理,基本面大幅改善,政策催化劑及當期市場博弈格局下的相對優勢。
證券保險估值合理,保險股的A/H股大幅折價。廣發證券研究所統計顯示,截至9月24日,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等大型券商動態PE基本處于17至22倍,中信證券A/H股折溢價為-6.18%。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動態PE分別為15、10、15和11倍,動態P/EV分別為1.07、0.87、1.10和0.97。其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的A/H股折溢價分別為-13.07%、-13.68%和-13.38%。
自2010年以來,證券和保險都經歷過幾輪深幅下跌,對應的是證券和保險基本面的持續惡化。然而自2014年以來,證券和保險基本面的情況逐漸明朗,甚至可以說是最近5年以來基本面改善最好的時期。廣發證券研究所統計顯示,上市證券公司前8個月累計扣非綜合收益同比增長64%,2014年預期ROE為6.98%,較2013年增加1.03%。2014年上半年上市保險公司共實現凈利潤503.65億,同比增20.61%。保險公司在保費收入、投資收益、銷售渠道等方面都有改善。從2013年開始,保險公司保費收入明顯回升,市場普遍預期2014年全年新業務價值將會有兩位數的增長。市場利率下行和權益投資趨好將大幅增加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
政策方面的利好也適逢推出。證券相關的政策催化劑有滬港通、新三板、一碼通等。其中,滬港通利好證券經紀業務及縮窄A/H折價;新三板做市豐富了證券公司資本消耗型業務,有利于提升ROE水平;一碼通漸進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將有利于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券商獲取更多市場份額。保險相關的政策催化劑有滬港通、新國十條等。按照新國十條對2020年保險深度5%、保險密度3000的目標,未來行業年均增長16%-17%。隨著老齡化推進和稅收優惠政策實施,預計健康險、養老險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成為新一輪增長引擎。
當前市場環境下非銀行金融具有相對優勢。自年初以來,中證500指數、中小板綜指、創業板綜指有超過25%的漲幅,而中證800非銀行金融僅有5%的漲幅。在非銀行金融板塊基本面大幅改善的情況下,非銀行金融板塊具有明顯的估值優勢。從市場博弈的角度,具有較好的相對配置價值。
總體而言,非銀行金融板塊具有長期投資價值。鵬華基金旗下鵬華非銀行金融指數分級基金按照被動指數化方法投資管理,所跟蹤的中證800非銀行金融指數編制方法合理,能較好地反映非銀行金融板塊的整體市場表現,是當前投資環境下滿意的指數化投資工具之一。
(作者系鵬華非銀行金融分級基金、鵬華中證信息指數分級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