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
(滄州市交通運輸局公路處,河北 滄州 061000)
隨著我國高等級公路里程的不斷增加,人們對公路路面路用性能和使用壽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瀝青混合料的主要組成成分為瀝青、礦料和添加劑等,其中瀝青及添加劑的質量決定了瀝青路面的路用性能。瀝青是一種粘彈塑性材料,對溫度條件非常敏感,在通常情況下,基質瀝青低溫容易開裂,高溫下容易變軟,在同一地域兩者性能很難兼顧,這就衍生出改性瀝青。改性瀝青是一種混入樹脂、橡膠粉和其他聚合物的瀝青,摻入物與瀝青發生反應,使瀝青混合料的性能得到改進。
目前,我國最常用的瀝青改性劑是通過摻入聚合物達到目的的。而膠粉摻入量、反應時間和反應溫度對橡膠改性瀝青路面路用性能有很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對不同摻入量的橡膠改性瀝青進行室內試驗,以確定橡膠改性瀝青最佳反應時間、反應溫度和最佳摻入量。
基質瀝青采用70#瀝青,其性能滿足A級70#瀝青各指標的要求。
試驗中采用粒徑為40目的廢舊膠粉為原料(見圖1),其物理指標和化學指標要求見表1和表2,各種指標均符合相關標準。

圖1 顆粒橡膠粉

表1 物理技術指標

表2 化學技術指標
成品膠粉改性瀝青采用摻量為18%的40目膠粉經膠體磨工藝制備,其具體試驗檢測結果見表3。

表3 膠粉改性瀝青檢測數據表
不同的改性瀝青加工工藝對改性瀝青的性能影響非常大,影響膠粉改性瀝青性能的因素分為兩類:一是材料自身因素,二是加工工藝因素。本文在材料方面選擇了40目膠粉和70#基質瀝青,根據不同的影響因素制定了試驗方案,如圖2所示。

圖2 試驗方案
70#基質瀝青加熱到180℃,并加入含量為18%的40目膠粉顆粒,高速剪切機攪拌速度為2000r/min,反應時間分別選擇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對攪拌后的瀝青進行常規試驗,結果見表4及圖3~圖6。

表4 橡膠改性瀝青在不同反應時間下的試驗統計表

圖3 175℃布氏黏度—反應時間圖

圖4 25℃針入度—反應時間圖

圖5 軟化點—反應時間圖

圖6 5℃延度—反應時間圖
通過以上四組試驗可得出結論:175℃橡膠改性瀝青黏度和軟化點隨著反應時間不斷增大,90min后略有下降;針入度與反應時間呈反比關系,在90min后略有變大;隨時間的增加,橡膠改性瀝青的延度逐漸減小。所以推斷出:橡膠改性瀝青的最佳反應時間為60min。
瀝青具有對溫度特別敏感的特性,在確定橡膠改性瀝青的最佳反應時間以后,再通過試驗確定其最佳反應溫度。根據普通瀝青的試驗經驗,選擇的試驗溫度分別是160℃、170℃、180℃和200℃,經過攪拌后檢測其性能指標。試驗結果見表5及圖7~圖11所示。

表5 橡膠改性瀝青在不同溫度下性能數據統計表

圖8 25℃針入度—溫度圖

圖9 軟化點—溫度圖

圖10 5℃延度—溫度圖

圖11 老化試驗結果—溫度關系圖

表6 (續)

圖12 175℃布氏黏度—膠粉摻量圖
通過以上四組試驗可得出結論:175℃橡膠改性瀝青布氏粘度隨著反應溫度不斷增大;橡膠改性瀝青的針入度隨著溫度增加不斷下降,180℃后略有上升;橡膠改性瀝青軟化點隨溫度的增加不斷增大;橡膠改性瀝青的延度隨溫度增加上下變化幅度較大,在180℃時達到最大。所以,可以確定橡膠改性瀝青的最佳反應溫度為180℃。
膠粉的摻入量對膠粉改性瀝青的性能影響也比較大,是進行實際加工工藝的最主要參數,本項試驗分別選擇了15%、18%、21%的入摻量制備膠粉改性瀝青,進行常規試驗檢測,試驗結果見表6及圖12~圖17所示。

表6 橡膠改性瀝青不同摻量條件下性能數據統計表

圖13 軟化點—膠粉摻量圖

圖14 5℃延度—膠粉摻量圖

圖15 針入度指數—膠粉摻量圖

圖16 當量軟化點—膠粉摻量圖

圖17 當量脆點—膠粉摻量圖
通過以上試驗可得出結論:175℃膠粉改性瀝青粘度、軟化點跟橡膠粉的摻入量成正比,延度與橡膠粉的摻入量成反比,針入度指數在摻入量為18%時達到最佳。因此,橡膠改性瀝青最佳膠粉摻量為18%。
通過不同膠粉摻入量橡膠改性瀝青的室內試驗,確定了其最佳反應時間、最佳反應溫度和最佳摻量,即膠粉改性瀝青的最佳反應時間是60min,最佳反應溫度是180℃,最佳膠粉摻量是18%。
[1]徐世法.改性瀝青關鍵問題的討論[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9,13(4):8-15.
[2]楊志峰,李美江,王旭東.廢舊橡膠粉在道路工程中應用的歷史和現狀[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7):19-22.
[3]張登良.瀝青路面工程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黃文元,張隱西.路面工程用橡膠瀝青的反應機理與進程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06(11):12-20.
[5]孫健.瀝青混合料動態模量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07.
[6]Epps A L.Thermal Behavior of Crumb-Rubber Modified Asphalt Concrete Mixtures[J].Science&Engineering,1998,58(7):379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