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香
(滄州市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局,河北 滄州 061000)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交通密度逐年增大,行車軸載變重,渠化交通更加明顯,從而對瀝青面層的路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改善道路面層的使用性能,使其滿足道路使用的需求,纖維加強瀝青路面以其高低溫性能較好、施工技術方便的特點受到了普遍關注。由于參與組成的幾種纖維對瀝青混合料的作用效果不完全相同,因此可以通過復合起到性能優勢互補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有效降低混合料的生產成本。但由于瀝青混合料中添加了復合雜化纖維,對施工各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瀝青混合料一般采用間歇式瀝青混合料拌和設備生產,摻加復和纖維的瀝青混合料生產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摻加復合雜化纖維的瀝青混合料生產工藝流程
施工前,應根據《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2011)和《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 E42—2005),首先對集料和瀝青等材料進行檢驗,同時應注意復配纖維的質量檢測。先按預定比例將復合雜化纖維攪拌均勻,然后置于室內空架上保存,并保持室內干燥。在混合料開始生產前,應預先對纖維專用添加設備各參數進行標定,保證纖維添加設備與拌和樓攪拌鍋計量參數匹配,確保纖維投放準確無誤。
復合雜化纖維采用電子稱量、人工投放,以確保纖維投放的時機與摻量。在拌和過程中摻加復合雜化纖維是纖維瀝青混合料生產的主要特點。
拌和樓開盤后,集料干拌開始時,將稱量好的復合雜化纖維投入拌和鍋中,在濕拌開始前投入完畢并關閉熱倉的倉門,以保證復合雜化纖維充分攪拌、分散,防止復合雜化纖維從熱倉口溢出或因復合雜化纖維未攪拌均勻而與瀝青結團,影響瀝青混合料的均勻性。
纖維瀝青混合料在拌和過程中除增加纖維投放及干拌時間外并不增加其他拌和步驟。首先在集料充分拌和后,加入復合雜化纖維與集料干拌10~15s左右,然后再加入瀝青,待瀝青添加完成后再加入礦粉進行充分拌和,拌和時間以拌勻為度,不宜太長。為了使纖維與混合料充分拌和,混合料總的拌和時間(干拌+濕拌)應不少于60s(具體拌和時間應由試拌確定),保證瀝青與混合料拌和均勻,拌和過程中應有專人嚴密監控復配纖維設備的添加計量。拌和溫度不宜過高。
摻加復合雜化纖維的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與普通改性瀝青混合料基本相同,但由于其黏性較大,一般應在運輸車箱底部涂刷較多的油水混合物,以防止混合料與車箱底部黏結,同時在運輸過程中要對運輸車采取保溫措施。還應特別注意攤鋪機與運料車的銜接,避免斷料,保證攤鋪機均勻作業。
由于摻加復配纖維后瀝青混合料的黏度較高,因此對攤鋪溫度的要求也較高,攤鋪溫度不宜低于160℃。在攤鋪過程中,攤鋪速度不宜過快,宜控制在2.5~3m/min,且應注意控制平整度與厚度。
碾壓時,首先應采用光輪壓路機靜壓2遍,接著用振動壓路機碾壓4~6遍,最后用鋼輪壓路機靜壓收面,直至沒有輪印。在碾壓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碾壓速度,初壓應控制在1.5~2.0km/h,復壓應控制在4~5km/h,終壓應控制在2.5~3.5km/h。
由于摻加復合雜化纖維后瀝青混合料黏度較高,故碾壓過程中壓路機必須緊跟攤鋪機進行碾壓,以保證混合料在較高溫度下被壓實,確保壓實質量。初壓時碾壓溫度不宜低于150℃,終壓溫度不宜低于125℃,碾壓終了溫度應不低于115℃。
若路面攤鋪寬度較大,可同時采用2組碾壓設備并排碾壓。壓實完成后,應待路面溫度降至50℃以下方可開放交通。
瀝青路面施工時應盡量采用全幅一次性施工。當采用多臺攤鋪機同時作業時,攤鋪機應分梯隊作業,從而形成全幅施工,避免出現縱向冷接縫。對于橫向接縫而言,冷接縫不可避免,故應在施工完畢后,在其尚未冷卻之前,將其接縫切成垂直斷面,在下一次攤鋪時,用水將接縫沖洗干凈,并涂刷粘層油后再接著攤鋪新的瀝青混合料復合雜化纖維。
摻加復合雜化纖維瀝青混合料施工過程中各階段的溫度應嚴格按表1控制。

表1 混合料施工各階段的溫度控制
(1)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在施工中隨時目測顏色、雜質含量等。瀝青、集料、礦粉和纖維等的質量檢驗按現行技術規范《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執行。
(2)瀝青混合料生產質量控制
摻加復合雜化纖維瀝青混合料的生產質量控制方法與其他瀝青混合料基本相同,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應按表2執行。

表2 瀝青混合料生產質量控制要求
(3)施工質量檢驗
部分施工質量指標的現場控制管理應按表3進行,其余檢測項目按現行施工技術規范進行質量控制。

表3 瀝青路面現場施工質量的控制要求
(4)施工注意事項
①儲存時,應將纖維整齊堆放并進行遮蓋,防止其受潮結團。在拌和前一天將纖維輸送入礦粉倉或碼放至投料處。
②纖維混凝土拌和效果易受到基質瀝青類型、纖維摻量及拌和設備的影響,因此,正式施工前要進行試拌以確定最佳投料時機、拌和時間。
對雜化纖維大修路段各項性能(馬歇爾試件、壓實度、滲水系數、平整度和抗滑系數等)的檢測結果均滿足相關要求,表明復合雜化纖維的添加工藝、纖維瀝青混合料的拌和質量、路面攤鋪、碾壓等各個環節的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對于進一步推廣雜化纖維的應用、改善和提高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