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華
(新疆公路工程咨詢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五一隊二橋位于巴克圖-塔岔口S221線上,中心樁號為K65+233,橋梁全長21m,跨徑布置為1—16m。上部構造為預應力混凝土上承簡支空心板梁。
經現場檢查發現,橋梁板底縱向裂縫較嚴重,臺帽蜂窩麻面,鉸縫泛堿腐蝕,防撞墻腐蝕麻面。采用的處理辦法是對裂縫進行封縫注膠修補,以恢復其整體受力性能。
裂縫處理流程為:FH—B8001多功能養護機清洗裂縫處理→檢查裂縫寬度及走向→黏結注膠嘴→封縫→依次壓力注膠→清除注膠嘴。
根據裂縫的寬度不同要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果裂縫寬度在0.15mm以下,使用裂縫封堵膠FH—EM對其進行封閉處理;如果裂縫寬度在0.15mm以上,使用裂縫膠FH—DD對其進行注膠處理。
通過采取裂縫修補,能有效防止誘發鋼筋銹蝕的介質侵入,延長結構使用壽命。通過對混凝土補強,能有效保持結構、構件的完整性,恢復結構的使用功能,提高其防水、防滲能力,改善結構外觀。
采用毛刷或膠輥粘膠將涂刷于要求裂縫封閉的混凝土表面,涂刷膠液成膜,涂刷應均勻、細密、重疊,保證涂刷膠液不流淌,如果流淌應即時補刷,膠液固化后膠膜均勻、密實封閉裂縫。涂刷膠液時,需沿裂縫走向進行涂刷,且涂刷寬度保持一致。圖1所示為某裂縫封閉處理實照。

圖1 裂縫封閉處理
根據規范要求,對于寬度大于0.15mm的裂縫或滲水裂縫采用裂縫膠注射修補法處理。具體做法是以一定的壓力將裂縫膠FH—DD注入裂縫內,膠液固化后將開裂兩側的混凝土連接成結構整體,膠液還能進一步滲透到裂縫周圍的混凝土毛細縫隙中,形成較寬的加固帶,并能沿著鋼筋走向滲透,保護鋼筋,增加鋼筋與混凝土的黏合力,起到修復裂縫、結構局部增強并提高耐久性的作用,有利于貫穿性裂縫和蜂窩狀混凝土局部缺陷的補強和封閉,如圖2所示。


圖2 裂縫注漿處理
對裂縫注膠前需要查清裂縫的長度、寬度、走向、貫穿及漏水情況,確定注射位置及注射間距。在確定注射的位置粘接注射端口,其間距在200~300mm,應特別注意涂抹黏結劑時防止堵塞注膠嘴端口。具體操作流程為:在裂縫的端部設置注膠嘴、在裂縫最大寬度處設置注膠嘴、在裂縫交叉處設置注膠嘴、注膠嘴間距控制在200~300mm。
使用封縫膠涂抹裂縫表面,厚約2mm,寬約25mm,封縫4~6h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封縫要求與混凝土表面粘貼嚴密,同時表面光潔平滑,無裂隙、氣孔,與注膠嘴連接成整體,采用封縫膠對注膠嘴周圍密封。連接注膠管,水平孔從任意端開始,垂直孔從最低處開始,依次向另外一端,把注膠管連接到注膠嘴端口上,要保證所有未注膠的注膠嘴處于開啟通氣狀態。注射裂縫膠,要保證所有未注膠膠嘴端口處于開啟通氣狀態,確保注膠效果可靠。施工時從裂縫下端逐漸向上依次安裝注膠嘴,膠槍內囊膠量不足時及時補充裂縫膠。每隔一個注入孔安置一個注膠嘴,當觀察到前面膠嘴口有膠溢出時,堵住觀察孔,再壓5~10min。裂縫膠初凝后,拆除注膠膠嘴。注膠時,若封縫有漏膠,需馬上用快干封縫膠重新封閉。
在膠液固化前應當避免受水侵蝕,同時注縫膠應當具有瞬間固化的功能,可以不中斷交通,最后再拆除注膠嘴。
碳纖維布施工流程如下:施工準備→裂縫處理→混凝土表面處理→找平處理→涂刷底膠→配制浸漬膠→粘貼碳纖維布→質量檢驗與驗收→表面防護處理。
施工設備包括FH—B8001橋隧多功能養護機、發電機、噴燈、滾筒、毛刷、塑料桶、臺秤,鋼尺。底膠配合比A∶B=2∶1,找平膠配合比A∶B=2∶1,浸漬膠配合比A∶B=2∶1。選用碳纖維布材Ⅰ級,碳纖維應與膠相適配。
按設計要求對裂縫進行封閉灌縫處理,若粘貼表面不平整,則使用角磨機等電動工具將突出、不平整的表面磨平,將有纖維布包邊的棱角磨成半徑不小于20mm的圓滑弧形面。表面打磨后,再用強力吹風機將表面粉塵徹底清除,使表面保持干燥。
根據標準用量,按規定的比例把底膠主劑和固化劑置于配膠容器中攪拌均勻。已配好的底膠如超過使用期則決不能使用。在底膠中嚴禁添加任何溶劑。涂刷時用毛刷均勻、無遺漏地將底膠涂在需補強的混凝土表面,底膠涂布面邊界應不小于所粘貼的碳纖維布大小。施工部位的溫度應不低于5℃或高于40℃,相對濕度應小于70%,如遇雨天混凝土表面結霧或有水分,應將潮濕部位表面處理至干燥后方可施工。待底膠凝膠至指觸干燥后,如發現表面有突起毛刺,應用砂布打磨光順,注意不能將底膠層打磨穿。如有打磨穿的局部應重復操作步驟。
配制找平膠后,混凝土表面凹陷、段差、起拱等部位用找平膠填補平順,不能有棱角。找平膠涂刮后,用砂紙將表層凹凸糙紋打磨整平。待找平膠表面指觸干燥后即可進入下一施工工序。
配制浸漬膠時需要有專人按照配比和工藝攪拌均勻直到無氣泡產生為止,期間注意防止灰塵等雜質混入。根據黏結樹脂的標準用量計算出所涂布面積的總用量,視現場氣溫等實際情況,確保其在規定時間內一次用完。
(1)裁剪碳纖維布。碳纖維布的裁剪數量應保證能在當天用完,同時一定要做好碳纖維布的防潮處理,并且不得使用彎折碳纖維布。
(2)根據黏結膠的標準用量,按照使用說明的規定比例將黏結膠主劑和固化劑置于配膠容器中均勻攪拌。
(3)用毛刷將黏結膠均勻涂在選定的混凝土表面,黏結膠面積應不小于所粘貼的碳纖維布大小。
(4)在已涂好黏結膠的混凝土表面鋪覆碳纖維布,碳纖維布的鋪覆方向要符合設計要求,每一層中各張布之間的搭接應順著纖維方向進行,搭接寬度應不小于20cm。

圖3 粘貼碳纖維布
(5)用專用膠輥或刮板在碳纖維布上沿纖維方向施加壓力并向一個方向或從中間向兩個方向滾動碾壓(不允許來回反復滾動),使樹脂膠液充分浸入碳纖維布,形成復合材料,消除氣泡和除去多余樹脂,使碳纖維和底層充分黏結。嚴禁垂直于碳纖維方向滾動碾壓施工,以免出現折絲、彎絲現象。
(6)養護處理。每道工序及時完工后,均應采取適當措施保證其不受污染或雨水侵襲。自然養護至達到設計要求需要3d左右。碳纖維布粘貼質量標準要求為:黏結膠要較好地浸潤碳纖維布;碳纖維布與混凝土粘貼密實程度要達到100%;碳纖維布方向不發生彎曲,順纖維方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各層之間的搭接部位不得位于同一條線上,必須錯開至少50cm;碳纖維布規格、貼片位置、長度、寬度、纖維方向、層數應該符合設計規定。
在粘貼碳纖維布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有工藝工序質量檢驗單,每一道工序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經現場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步工序,未經檢驗合格的施工工序均不得進行下一步施工。應用小捶輕輕敲擊或手壓碳纖維布表面的方法來檢查碳纖維布與混凝土結構之間的黏結質量,總有效黏結面積應達到100%。碳纖維布實際粘貼面積應不少于設計量,位置偏差應不大于10mm。所有產品都要有產品合格證、產品質量出廠檢驗報告,進口產品要有進口報關單,各項性能指標應符合國家技術規程要求。業主和監理單位可對碳纖維布和膠進行現場取樣檢驗。碳纖維布加固混凝土結構黏結強度現場檢測應符合規定。
碳纖維布加固技術是利用化學黏結膠使高強碳纖維織物黏著于混凝土結構表面,從而達到加固補強目的。本文結合工程實例,詳細地探討了碳纖維布處理橋梁裂縫的施工工藝,對碳纖維布的施工程序進行了詳細論述,為碳纖維布在橋梁裂縫處理中的應用提供了參考。
[1]金榮.碳鋼纖維粘貼修補橋梁裂縫[J].山西建筑,2013(4):26-29.
[2]李定山.玉門公路管理段赤金橋1危橋加固中粘貼碳纖維布施工工藝淺談[J].科技信息,2009(8):26-29.
[3]張全文,張明剛,鐘衛.碳纖維布加固技術在橋梁梁體中的應用[J].路基工程,2011(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