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曉茜


摘要:
省級綜合訓練中心的建立對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實驗改革起到促進和提高作用,文章結合新建省級綜合訓練中心的自身特點,對土木工程材料實驗教學改革的管理體系和制度優化、過程模式創新、后期效果反饋與評價體系探究等進行了探索和實踐。旨在為其他高校申請土木工程綜合訓練中心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不斷推進土木工程材料實驗教學改革,發揮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功能,為社會培養更多應用型、實踐型、創新型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
關鍵詞:土木工程材料;實驗教學改革;實驗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4)05010703
徐州工程學院是徐州市所屬的唯一一所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1986年設置土木工程專業,歷經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土木工程專業已成為淮海經濟區影響較大的專業。專業設置和學科發展緊密結合徐州建筑業發展需求,圍繞振興徐州市建筑業的發展要求,以提高學生的生產實踐技能為目標,著力培養能夠滿足徐州及淮海經濟區需求的適應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2013年11月,學校成功創建省級土木工程綜合訓練中心,以此為契機,努力推進土木工程實驗教學改革。土木工程材料作為當代土木工程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改革勢在必行,為此筆者進行了土木工程材料實驗課程的改革與探索。
一、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優化實驗教學制度
實施高效的實驗教學,必須完善實驗教學體系,建立規范的實驗教學制度,整合實驗教學資源和教學隊伍。訓練中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隸屬土木工程學院,由學校統一規劃建設,實行主任負責制,中心主任負責全面工作,對校、院兩級組織負責,統籌調配和使用實驗教學資源和人力資源。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類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實驗項目多,周期長,參與人數多。針對學科特點,在教學體系和制度方面學校做了以下幾方面努力。
(1)開發新的實驗教學管理系統,對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參與各方實施全面的個性化管理。首先,實驗室管理人員利用教學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土木工程材料實驗的集中管理,包括教師管理、學生管理、儀器設備和低值易耗品的統
一管理。土木工程材料的上課教師在每次開設實驗之前,需要在實驗教學管理系統中添加課程大綱和實驗教學計劃,由訓練中心主任審核通過后下達實驗任務書,任務書下達以后由實驗室管理人員根據任務書的要求制定課表。然后,學生便可登陸實驗教學管理系統,依照教學計劃和課表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土木工程材料實驗。選擇的內容包括上課的實驗項目、時間、地點、主講教師等,之后系統將生成針對該學生的個性化課表,學生根據此課表完成各實驗項目[1],擺脫了原有實驗課表過于僵化的情況,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選擇,提高了實驗的效率。同時,系統還可將設備使用和運行情況,低值易耗品使用情況及時反饋給實驗室管理人員,以便及時維護與管理。
(2)建立實驗教學鼓勵機制,通過實驗教學促進科研,通過科研促進實驗教學。依據《徐州工程學院實驗室各級人員職責》制定了《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崗位職責》、《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實驗教師崗位職責》等相關規章制度,明確綜合訓練中心人員各自的職責。鼓勵教師積極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設計新實驗,發表教學和科研論文,鼓勵綜合訓練中心教師積極參加各類國內外教學和科研會議或攜帶自制教學儀器參加展評。對教師取得的實驗教學研究和科研成果,實行獎勵措施。鼓勵高水平教師從事實驗教學,逐步建立高級職稱教師必須指導本科生實驗的機制,鼓勵和支持教師將科研成果引入實驗教學內容[2]。教授指導本科生實驗的工作量按1.2倍計算,教師為學生開設新實驗和研究創新性實驗工作量按1.2倍計算。在職稱評定中,對優秀實驗教師給予政策傾斜。鼓勵實驗中心的青年教師進修,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每年安排專項經費資助青年教師赴生產單位進行培訓和實習,以掌握工程中的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摒棄“灌輸式”的實驗教學方式,注重實驗過程改革和模式創新
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習主動性降低,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慢慢失去了求知欲和好奇心[3],導致教師講課缺乏動力,學生學習沒有興趣,教學效果難以實現。對此,在實驗過程改革和模式創新上嘗試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
(1)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實驗教學過程的生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實驗開設之前,要求學生在實驗室網站中觀看實驗相關視頻動畫演示,使學生在實驗之前做到心中有數。鼓勵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提出看演示時的問題,并且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另外,可運用討論教學法,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自發建立討論小組,對實驗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討論。對土木工程材料這門專業基礎課,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時還缺乏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和工程經驗。因此,可采用實地參觀教學法,帶學生去參觀施工現場,了解相關工程材料的制備過程和用途。對材料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進而指導實驗過程。
(2)對實驗的內容進一步整合,創新實驗組織模式。遵循“形式服務于功能的原則”,結合大綱要求和實驗室具體情況,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從實驗項目、要求和課時分配上重新整合。在尋求專業共通性的同時,體現專業差異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選擇權,開設選做實驗,針對學生的專業興趣,開設較為專業的綜合設計性實驗。培養專業素質,強化專業水準。改革前的實驗項目(表1)主要以驗證性項目為主,沒有區分專業性質。改革后,通過實驗項目整合和優化(表2),在原有實驗項目基礎上,對實驗進行了拓展和延伸。
三、完善后期效果反饋和評價體系
以往實驗課成績直接計入理論課的成績,實驗課的效果很難體現。評定實驗課的依據除了上課的考勤之外,只有比較單一的實驗報告。現在采用實驗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切實提高實驗效果。對實驗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操作進行記錄和評價[4]。實驗結束后,結合實驗結果(實驗報告)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對結果逐一記錄,主要參考實驗課程表格的填寫情況和實驗思考題的回答情況,從而評價本小組或者本班級的實驗效果,后期根據實驗效果,調整實驗進程和安排方式等細節,逐步提高實驗課效果。endprint
在學期末,學生會對理論課教師進行各方面的評價,但缺少對實驗課教師的評價體系。現在,將絕大多數實驗教師也納入到這個評價體系,及時反饋學生對實驗課程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實驗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新建省級土木工程綜合訓練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會面臨較多的挑戰。土木工程材料實驗教學改革應該依托綜合訓練中心的建設逐步推進,使教學環節充分與工程訓練結合,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參考文獻:
[1] 曾志勇,沈一軍,陳雰,等.地方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室開放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7):69-70.
[2] 李炎峰,杜修力,薛素鐸.地方院校國家級土木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0(11):66-67.
[3] 熊宏齊,戴玉蓉,鄭家茂.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室建設規劃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10):1-4.
[4] 涂浩,王建華,劉亞,等.《工程材料》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3(3):8-9.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experimental in
provinci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enter
BI Xiaoxi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00,P. R. China)
Abstract:
Establish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enter that can promote and improve the reform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eaching experiment, combining with the new training center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ystem and the system optimization, late effects of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explore the proposed some of his own ideas and do som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enter of civi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other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play the function of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civil engineering talents.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actice
(編輯 周 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