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潤忠等
摘要:
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大學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崗位能力需求為目標,將創新能力的培養分解為拓寬理論基礎知識、加強課程實驗、培養專業實踐技能、強化綜合運用能力四個方面來進行。教學中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實驗中心,建立實踐性教學體系,強化學生的實驗能力培訓和專業技能學習;以實驗中心為載體,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保證學生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質量,以達到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道路與鐵道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V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4)05002304
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創新教育應始終融合和貫穿于高等教育的整體人才培養過程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創新型教學,應該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創新教育為一體,建立以增長經驗、發展能力為主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科知識的滲透、融合和整合轉化,培養學生多學科、多視角的創新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1~3]。
一、專業崗位能力需求調查
華東交通大學原來是隸屬鐵道部的普通高等學校,2000年下放江西省管理。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是學校歷史悠久的骨干專業。學生畢業后的主要去向包括原鐵道部各鐵路局、鐵路施工企業、地方鐵路線等。
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近兩年學校進行了一些走訪及問卷調查,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就業單位性質、工作崗位,以及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對課程及知識點的要求等,調研的單位主要有南昌鐵路局、廣州鐵路集團公司、上海鐵路局、中鐵十三局、中鐵十六局、中鐵二十四局等。問卷總共發放了205份。
畢業生的崗位分布、能力需求如圖1、圖2所示。從畢業生崗位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從事技術(含經營)、管理工作的學生較多,是主要的就業崗位;在學生的能力需求方面,排第一位的是人際交往能力,約占30%,第二位和第三位是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分別約占20%和12%。交往溝通能力的內涵較豐富,涉及內容較多,實踐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則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一) 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傳統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四大塊,即公共課部分、基礎課部分、專業基礎課部分及專業課程部分,實踐性教學僅作為理論教學的輔助部分。其特點是學生所學知識較系統、連貫,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足,學生創新能力欠缺,適應能力較弱。
根據調研結果,結合多年的教學改革經驗及教學規律,筆者所在學校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2)適當增設管理課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對不同崗位的適應性;(3)調整部分人文基礎課程,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4~5]。
(二) 構建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實踐性教學是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傳統培養方案中,實踐性教學僅作為理論知識教學的補充,缺乏系統性。為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及技能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構建獨立的實踐性教學體系十分必要。
首先,學生應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這是形成創新能力的基礎;其次,應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實踐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模擬或模仿活動,完成常見的工程實踐訓練,并最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實踐及理論上的實際問題,進行科研及創新活動,形成創新能力。圖3形象地展示了實踐創新能力的形成過程[6~7]。
圖3 實踐創新能力養成示意圖
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涵蓋從基礎能力的培養到創新能力的形成,可分為基礎訓練、專業實踐技能訓練、綜合運用能力訓練等階段,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基礎訓練包括專業認識實習、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訓練、技術基礎課的課程實驗及工程繪圖能力的培養,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為其以后的學習實踐做準備。
專業實踐技能的訓練主要包括工程測量技能的學習及訓練、常見工程材料的檢測實驗、橋梁隧道等專項技能的學習訓練、鐵道線路等專項技能的學習訓練。
綜合運用能力訓練主要包括課程設計、跨課程或跨專業的綜合實驗、路橋專業的監控監測實習等。
實踐創新能力的訓練旨在使學生較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基礎,具備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能自主選擇實驗項目,參與教師的科研實踐項目,積極參加挑戰杯及其他創新比賽,鍛煉和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實踐性教學體系如圖4所示。
圖4 創新教育實踐性教學體系示意圖
三、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學習及訓練過程,應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在實踐性教學體系中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理論聯系實踐,完善基礎訓練
課程實驗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驗教學中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演示性實驗與探索性實驗相結合,校內實驗與工程現場學習相結合;加強認識實習,安排學生參觀施工現場及既有鐵路線路設施,聘請施工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或鐵路工務部門的管理人員進行講解,制作反映鐵道工程專業發展前沿狀況的教學資料供學生學習討論,增加學生對鐵道工程專業的認識,培養學習興趣;強化計算機應用能力、工程制圖能力(包括CAD制圖)的培養,結合計算機等級考試、雙基競賽及課程大型作業,要求學生完成相應的任務,達到規定的標準,夯實學生的基礎實踐能力[8]。
(二)建設專業實訓中心,突出專業技能培養
專業技能是“高素質創新型應用人才”的突出表現指標。為加強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學校調整、優化軌道交通行業的實驗室,通過高起點規劃、重點投入,建成了高標準的軌道交通實驗中心。軌道交通實驗中心鋪軌長度約1.2Km,鐵道線路分別按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標準設計施工,線路斷面形式有路堤、路塹,線路設備包括橋梁、隧道,并配套相應的信號設備、供電設備、運輸設備及我國現役的主型機車及車輛,能真實模擬我國現行的軌道交通的施工、設計及運營狀況。
學校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的專業設施進行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的培訓。利用橋梁設施及配套設備進行橋梁工程設計、施工、監測的教學培訓;利用線路設備及配套設施進行路基、線路技能的教學培訓;利用既有線路、相關場地及測量設備進行工程測量技能的培訓[9]。
(三)保證課程設計質量,加強綜合能力鍛煉
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是學生在完成理論學習后,根據相應條件,對實際工程項目的“模擬設計”,要求學生在對相關知識充分理解、融會貫通后,能靈活運用,并能較好地模擬工程設計的程序及路徑,旨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學校教師根據專業特點,從選題到成績的評定,盡量聯系工程實踐。如果學生已簽約單位有相應的工程項目,則鼓勵學生結合今后的工作進行選題,保證設計的質量。此外,利用學校的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由教師設置許多跨專業課程的綜合實驗,由學生自主選擇實驗。例如基礎工程中的樁基檢測實驗、邊坡工程中的基坑監測、隧道工程中的隧道監測等。這些措施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增加了學生對相關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10~11]。
(四)構建學科平臺,鼓勵創新活動
以學校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為依托,結合學科建設、科研需求及學生社團活動,構建開放的學科平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為學生的創新活動提供幫助。實驗中心設置多種自主實驗項目,如路基檢測、隧道監測實訓等,供學生自主選擇。高年級學生成立科技創新活動小組,以自愿組合的方式,參與教師的科研團隊,進行相關的實驗和探索。自主實驗項目及科研活動拓展了學生的專業視野,提高了學生畢業后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性。
近年來,教育部門及一些行業對學生創新活動支持力度較大,學生參與熱情也較高,學校因勢利導,派專業教師進行組織,在選題、競賽路徑、方法上進行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獲得了一些榮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12]。
四、結論
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學校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經過多年的探索,通過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的建設,推進教學改革,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促進了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具體做法上,一方面,根據崗位能力的需求,通過優化培養計劃,將模糊的創新能力細化成可操作的單元模塊,創新能力的學習分解成基礎理論的學習、專業技能的訓練、綜合能力的訓練等模塊。另一方面,實踐技能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實踐性教學體系,在各階段有針對性地加強實踐技能的學習。通識課階段主要加強基礎技能的學習,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階段主要加強相應專業技能訓練,并通過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以最終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參考文獻:
[1]將景華.麻省理工學院培養創新人才特色做法的分析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6):1-4.
[2] 高原,王土央.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6):30-32.
[3]吳啟迪.中國工程教育的問題挑戰與工程教育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0(2):4-8
[4]馮英忠,盧澤楷.高校實驗室與創新人才的培養[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1):171-173.
[5] 馮英宗,盧澤凱,李志光.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和實踐——以廣州大學為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29(11):26-28.
[6] 張東升,屠世浩,萬專軍,等.采礦工程特色專業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3):110-113.
[7]黃民,李啟光,孫江宏.建設機械工程教學實驗示范中心 突出應用型人才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4),16-19.
[8]于振濤.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實驗室建設探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6):20-26.
[9]嚴 薇,袁云松.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9):78-80.
[10]哈 艷,何莉輝,薛 澈,等.理工科應用型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途徑[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5(5):134-137.
[11]賈民平,錢瑞明,許映秋,等.研究型教學中實踐教學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0):103-106.
[12]孫 盾,姚纓英,范承志.實驗教學環節與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5):28-30.
Training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road and ra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ZENG Runzhong, ZENG Guizhen
(School of Railway Tracks and Transportatio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P. R. China)
Abstract: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in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while in the road and ra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aim of which should be accord with the job capacity requirement. And after some imperative teaching reforms, so that we can make the most of the rail transportation experiment center and then buil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so as to make fundamental practical capacity training, professional technique studies as well a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practices for students. And in this way, the studentsimperativ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en improved.
Keywords: the road and rail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teaching research
(編輯 王 宣)
學校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的專業設施進行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的培訓。利用橋梁設施及配套設備進行橋梁工程設計、施工、監測的教學培訓;利用線路設備及配套設施進行路基、線路技能的教學培訓;利用既有線路、相關場地及測量設備進行工程測量技能的培訓[9]。
(三)保證課程設計質量,加強綜合能力鍛煉
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是學生在完成理論學習后,根據相應條件,對實際工程項目的“模擬設計”,要求學生在對相關知識充分理解、融會貫通后,能靈活運用,并能較好地模擬工程設計的程序及路徑,旨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學校教師根據專業特點,從選題到成績的評定,盡量聯系工程實踐。如果學生已簽約單位有相應的工程項目,則鼓勵學生結合今后的工作進行選題,保證設計的質量。此外,利用學校的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由教師設置許多跨專業課程的綜合實驗,由學生自主選擇實驗。例如基礎工程中的樁基檢測實驗、邊坡工程中的基坑監測、隧道工程中的隧道監測等。這些措施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增加了學生對相關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10~11]。
(四)構建學科平臺,鼓勵創新活動
以學校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為依托,結合學科建設、科研需求及學生社團活動,構建開放的學科平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為學生的創新活動提供幫助。實驗中心設置多種自主實驗項目,如路基檢測、隧道監測實訓等,供學生自主選擇。高年級學生成立科技創新活動小組,以自愿組合的方式,參與教師的科研團隊,進行相關的實驗和探索。自主實驗項目及科研活動拓展了學生的專業視野,提高了學生畢業后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性。
近年來,教育部門及一些行業對學生創新活動支持力度較大,學生參與熱情也較高,學校因勢利導,派專業教師進行組織,在選題、競賽路徑、方法上進行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獲得了一些榮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12]。
四、結論
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學校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經過多年的探索,通過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的建設,推進教學改革,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促進了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具體做法上,一方面,根據崗位能力的需求,通過優化培養計劃,將模糊的創新能力細化成可操作的單元模塊,創新能力的學習分解成基礎理論的學習、專業技能的訓練、綜合能力的訓練等模塊。另一方面,實踐技能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實踐性教學體系,在各階段有針對性地加強實踐技能的學習。通識課階段主要加強基礎技能的學習,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階段主要加強相應專業技能訓練,并通過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以最終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參考文獻:
[1]將景華.麻省理工學院培養創新人才特色做法的分析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6):1-4.
[2] 高原,王土央.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6):30-32.
[3]吳啟迪.中國工程教育的問題挑戰與工程教育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0(2):4-8
[4]馮英忠,盧澤楷.高校實驗室與創新人才的培養[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1):171-173.
[5] 馮英宗,盧澤凱,李志光.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和實踐——以廣州大學為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29(11):26-28.
[6] 張東升,屠世浩,萬專軍,等.采礦工程特色專業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3):110-113.
[7]黃民,李啟光,孫江宏.建設機械工程教學實驗示范中心 突出應用型人才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4),16-19.
[8]于振濤.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實驗室建設探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6):20-26.
[9]嚴 薇,袁云松.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9):78-80.
[10]哈 艷,何莉輝,薛 澈,等.理工科應用型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途徑[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5(5):134-137.
[11]賈民平,錢瑞明,許映秋,等.研究型教學中實踐教學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0):103-106.
[12]孫 盾,姚纓英,范承志.實驗教學環節與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5):28-30.
Training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road and ra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ZENG Runzhong, ZENG Guizhen
(School of Railway Tracks and Transportatio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P. R. China)
Abstract: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in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while in the road and ra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aim of which should be accord with the job capacity requirement. And after some imperative teaching reforms, so that we can make the most of the rail transportation experiment center and then buil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so as to make fundamental practical capacity training, professional technique studies as well a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practices for students. And in this way, the studentsimperativ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en improved.
Keywords: the road and rail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teaching research
(編輯 王 宣)
學校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的專業設施進行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的培訓。利用橋梁設施及配套設備進行橋梁工程設計、施工、監測的教學培訓;利用線路設備及配套設施進行路基、線路技能的教學培訓;利用既有線路、相關場地及測量設備進行工程測量技能的培訓[9]。
(三)保證課程設計質量,加強綜合能力鍛煉
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是學生在完成理論學習后,根據相應條件,對實際工程項目的“模擬設計”,要求學生在對相關知識充分理解、融會貫通后,能靈活運用,并能較好地模擬工程設計的程序及路徑,旨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學校教師根據專業特點,從選題到成績的評定,盡量聯系工程實踐。如果學生已簽約單位有相應的工程項目,則鼓勵學生結合今后的工作進行選題,保證設計的質量。此外,利用學校的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由教師設置許多跨專業課程的綜合實驗,由學生自主選擇實驗。例如基礎工程中的樁基檢測實驗、邊坡工程中的基坑監測、隧道工程中的隧道監測等。這些措施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增加了學生對相關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10~11]。
(四)構建學科平臺,鼓勵創新活動
以學校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為依托,結合學科建設、科研需求及學生社團活動,構建開放的學科平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為學生的創新活動提供幫助。實驗中心設置多種自主實驗項目,如路基檢測、隧道監測實訓等,供學生自主選擇。高年級學生成立科技創新活動小組,以自愿組合的方式,參與教師的科研團隊,進行相關的實驗和探索。自主實驗項目及科研活動拓展了學生的專業視野,提高了學生畢業后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性。
近年來,教育部門及一些行業對學生創新活動支持力度較大,學生參與熱情也較高,學校因勢利導,派專業教師進行組織,在選題、競賽路徑、方法上進行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獲得了一些榮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12]。
四、結論
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學校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經過多年的探索,通過軌道交通實驗中心的建設,推進教學改革,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促進了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具體做法上,一方面,根據崗位能力的需求,通過優化培養計劃,將模糊的創新能力細化成可操作的單元模塊,創新能力的學習分解成基礎理論的學習、專業技能的訓練、綜合能力的訓練等模塊。另一方面,實踐技能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實踐性教學體系,在各階段有針對性地加強實踐技能的學習。通識課階段主要加強基礎技能的學習,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階段主要加強相應專業技能訓練,并通過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以最終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參考文獻:
[1]將景華.麻省理工學院培養創新人才特色做法的分析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6):1-4.
[2] 高原,王土央.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6):30-32.
[3]吳啟迪.中國工程教育的問題挑戰與工程教育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0(2):4-8
[4]馮英忠,盧澤楷.高校實驗室與創新人才的培養[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1):171-173.
[5] 馮英宗,盧澤凱,李志光.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和實踐——以廣州大學為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29(11):26-28.
[6] 張東升,屠世浩,萬專軍,等.采礦工程特色專業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3):110-113.
[7]黃民,李啟光,孫江宏.建設機械工程教學實驗示范中心 突出應用型人才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4),16-19.
[8]于振濤.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實驗室建設探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6):20-26.
[9]嚴 薇,袁云松.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9):78-80.
[10]哈 艷,何莉輝,薛 澈,等.理工科應用型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途徑[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5(5):134-137.
[11]賈民平,錢瑞明,許映秋,等.研究型教學中實踐教學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0):103-106.
[12]孫 盾,姚纓英,范承志.實驗教學環節與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5):28-30.
Training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road and ra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ZENG Runzhong, ZENG Guizhen
(School of Railway Tracks and Transportatio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P. R. China)
Abstract: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in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while in the road and ra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aim of which should be accord with the job capacity requirement. And after some imperative teaching reforms, so that we can make the most of the rail transportation experiment center and then buil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so as to make fundamental practical capacity training, professional technique studies as well a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practices for students. And in this way, the studentsimperativ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en improved.
Keywords: the road and rail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teaching research
(編輯 王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