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華

摘要:
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建筑學專業聯合教學工作室,從方案
實施框架、區域聯合教學的實施細節、師資隊伍平臺建設、創新及實踐成果四個方面著重討論新建本科院校根據自身教育定位開展聯合教學的實踐。實踐證明該模式對解決新建本科院校的師資壓力、拓展教學交流和提升學生素質教育具有明顯優勢。
關鍵詞:聯合教學工作室;新建本科院校;建筑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4)05013303
高校聯合教學工作室(Joint studio)是國內外建筑學專業在建筑設計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根據自身的教育背景對該模式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整。近5年,學院選取大連市4所不同高校的建筑學師生,針對建筑設計系列課程,采用統一的授課方案及考核方式,進行了相關實踐。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針對同一門課程的相關問題開展院校大討論與分析,提出各自學校的特色并找到課程在客觀上的一致性,達成共識建立各成員高校授課教師輪換制度,采各家之長,形成集多個高校優勢的聯合教學工作室。
一、區域聯合教學工作室方案實施框架
作為新建本科院校,大連理工大學外聘教師比重較大,聯合教學模式在此類院校執行最為徹底,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學生創新實踐及交流能力穩步提高[1],專業業務能力得到了用人單位和外聘教師的高度贊揚。為了構建聯合教學工作室實施方案,從教學體系、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三方面著手,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高校聯合教學工作室方案實施體系,以保證聯合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
二、區域聯合教學的實施細節
(一)建立聯合教學師資平臺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筑學專業建筑設計課程師資專職教師與外聘教師的比例大約為7∶3。每門設計課有2~3人同時分組授課。聯合教學工作室(Joint studio)形成之后,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加大規模聘請了多個高校的建筑設計課授課教師作為不同年級的外聘教師。目前建筑設計外聘教師庫累積人
數在20人以上。聯合教學工作室以城市學院的建筑設計課為主導,借鑒多個高校的教學模式,統一教學大綱和教學環節,并采取相同的課程設計任務,教師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針對同一教學任務統一教學程序及考核方法,共同探討有效力的教學手段及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二)聯合教學細節操作模式
區域聯合教學模式中,建筑設計授課教師來自三個不同高校,他們為學生擬定相同的設計任務,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學生要針對同一個設計問題開展實地調研與分析,提出問題及分析解決策略,并做出建筑設計方案。
以建筑學專業三年級教學樓設計為例,聯合工作室在幾所高校各選取一名教師作為授課教師,統一設計題目后,分別在各自的校園中選取了設計任務中所要求的建筑基地。
學生到各個高校進行調研和參觀后確定基地選址,同時配合以設計課題的校外學者和專家進行理論授課及分組指導、評圖,最后成績評定也采取相同的課程考核標準。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后再進行校際溝通與交流,展示個人設計成果。這種溝通與合作更增加了不同校園文化傳統的交融與碰撞,提升了學生在專業環境中的競爭與合作意識。
三、建立聯合教學工作室師資隊伍建設平臺
為了保證區域聯合教學工作室(Joint studio)制度能推廣下去,并成為建筑學專業師資中有特色的教育力量,需要聯合同一城市中各高校的專業師資,并且主體學校和其他高校相關分院在以下幾個方面能夠給予充分支持,才能夠確保聯合工作室穩定持續地發揮作用。
在聯合教學團隊的分工中,教學計劃和任務的制定由師資團隊共同完成。每個院校都以專職教師為主導,外聘為輔。在不同院校專職和外聘教師的角色會互換,形成非常鮮明的聯合教學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師資相對薄弱,因此外聘教師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建筑學師資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保證聯合教學工作室工作穩定有序進行,對聯合教學團隊的師資管理必須嚴謹規范。外聘教師實行雙向聘任制,一旦簽訂協議,雙方的責、權、利均受到協議條款制約,違約者應承擔相應責任,并給予對方經濟賠償。這樣對激勵外聘教師提高教學積極性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時也形成一定的約束力。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目前為聯合教學工作室(Joint studio)建立了成員管理檔案,詳盡記錄外聘教師工作表現、教學成果、論著發表、獎懲情況,以利于成員的聘用。
四、區域聯合教學的創新點及實踐效果
新辦本科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特殊分支,在教學及管理體系上與傳統高校有很大的差別。其中專業師資少,外聘教師多成為其師資組成的典型特點。雖然這種師資組成對于新辦本科院校的教學體系而言,教學力量顯得單薄而不夠穩定[2],但同時也給教學帶來新的契機。大量外聘教師引入將不同院校的教學傳統和教學方法在同一個點上交融,形成了互為補充的聯合教學工作室(Joint studio)制度,給不同院校的學生帶來新的學習契機,同時使得獨立學院的師資問題能夠化不利為有利,帶動學校教學體系不斷進步。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按照聯合教學工作室實施計劃,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每年進行動態調整,以保證一個年級的學生可以接受到不同高校專業教師的授課指導。隨著逐年的教學累積,在教學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7—2013年,學院學生的建筑設計作品陸續在全國大學生優秀設計作業評比中獲獎。設計實踐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專業領域的充分認可。由于聯合教學工作室的教學定位準確,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使得學生在考研中專業課成績一直保持較高的分數,得到了全國各大院校入學考試和用人單位的驗證。
五、結語
新建本科院校根據特定的學校傳統和自身教育定位,有選擇地在一些專業開展區域高校聯合教學,訓練學生具有在不同校園文化中的交流和掌控能力,在跨院校交往中的敏感性,以及在多元化的校園文化的限制條件下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這也將成為新建本科院校的學生素質教育和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endprint
在聯合教學工作室(Joint studio)中,學生有機會學習并切身體驗跨學科、跨學校文化節
的思想碰撞,獨特而富有創造性的課程實踐和合作。雙方師生之間的互動,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對學生未來事業發展的幫助不可估量[3],同時該模式的推廣對于解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師資的困境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探索。參考文獻:
[1] 夏斐.武漢地區五所高校聯合辦學[N].光明日報,1994-10-13.
[2] 王銳蘭.共生效益:高校聯合辦學的驅動機制[J].江蘇高教,1997(1):20-21.
[3] 易大東.論聯合辦學的意義、形式與管理機制[N].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報,2000-08-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joint studio mode of architecture specialty
SHI Hua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600, P. R. 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joint studio practice of City Institute of Dalian University Techn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joint studio of newly built universities. It discus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joint studio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ystem security and practical results. The mode of joint studio has the advantag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ack of teachers and to expand teaching communication and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Keywords: joint studio; newly built universities; architecture specialty
(編輯 梁遠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