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宏++高源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實施,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設現代大學制度已成為高校改革與發展的現實任務。大學文化是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建設中的運用與發展。高校黨組織是黨領導大學文化建設的行為主體,大學文化建設是高校黨建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也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一項創新。高校黨組織如何擔當文化傳承創新的歷史使命,不僅決定著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探尋二者之間相得益彰的有機聯系和相互推動促進的作用機制與途徑,提高文化傳承創新能力,實現文化引領、文化創新、文化育人功能,從而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是當前高校黨組織建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文化傳承創新是高校黨建的內在使命
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是文化的高地,高校黨建是高校的基礎工程,高校的文化特性決定高校黨建的文化特點,文化傳承創新是高校黨建的重要任務。
(一)文化引領是高校黨建秉承大學宗旨的重要職能
中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對大學的宗旨作了精辟論述,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是人才培養,而人才培養是傳承人類優秀文化的最基本途徑。英國著名高等教育家紐曼在其《高等教育哲學》的“自由教育”理論中,更是將人文教育植根于大學理念。大學是追求真理,產生新知識、新思想和培育高層次人才的場所,人才培養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根本任務。高校黨建工作作為高校各項工作的思想保障和政治保障,其根本任務就是始終圍繞和服務于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通過推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來踐行高校“育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使命,促進受教育者的社會化、個性化、文明化,培養出能夠承擔起時代使命的優秀人才。由此可見,高校黨建與文化傳承創新的目標是相一致的,文化引領是高校黨建傳承大學宗旨的重要職能。
(二)新形勢對高校黨建推進文化傳承創新提出新要求
當前,世界各種思潮風起云涌,我們黨面臨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執政和外部環境等多重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和嚴峻的。世情、國情、黨情和高等教育形勢的深刻變化,必然會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諸多新情況、新問題。在全球化背景下實現育人為本的目標,實現文化傳承創新,高校黨建擔當著時代重任。因此,高校黨組織要從新形勢中認識到當前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面對高校發展與改革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建立良好的育人環境、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等多種途徑,著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
二、高校黨建工作在大學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黨建對大學文化傳承創新具有引領作用
作為先進知識分子搖籃的高等學府,曾經為國家尋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之路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提供了新思想和人才支撐。高校一貫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搖籃和人才基地。高校黨組織的建設,直接影響著大學文化建設的方向。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僅表明黨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也體現了黨建在高校的重大意義。通過高校黨建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健全了黨為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民主管理、教授治學等現代大學制度;進一步提高了大學管理民主法治化和科學化水平,強化大學科學與人文精神,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導了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促進了黨的重大方針政策貫徹執行。所以,加強高校黨建對引領和促進大學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黨建對大學文化傳承創新具有促進作用
大學文化建設為高校黨建搭建了廣闊的平臺,為黨組織建設增添了豐富的內涵。高校黨組織是高校中涵蓋范圍最廣泛,組織機構最健全,組織紀律性最強,成員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最高的組織團隊。推進大學文化傳承創新,必將進一步增強高校黨組織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提高管理學校事務的能力;必將更加緊密的團結和凝聚人心,使黨在高校的群眾基礎更加堅實,使全校上下聯系更加密切;必將積極有效地推動大學各項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因此,高校黨建和大學文化傳承創新是相互輻射、彼此推動的良性互動作用。
三、建立健全高校黨建推進大學文化傳承創新機制
(一)準確把握大學文化精髓,以黨建引領大學先進文化模式構建
大學文化精髓是大學精神,是高校弘揚、傳承、擯棄的內容與標準。大學精神不僅對受教育者的思維方式、價值判斷和行為操守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更加維持著和諧穩定的局面,使學校得以健康發展,是高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文化模式是人類精神生活中具有特色的文化體系,它是基于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而積淀的以價值觀為基礎的文化特質、文化集叢有機結合而構成的。高校的文化模式具有反映高校歷史傳統特色和推動學校文化健康發展的特點。 當前,高校校園文化正以其獨特的育人功能成為高校黨建工作新的著力點。高校黨建工作模式創新必須堅持校園文化的育人方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校園文化建設全過程,堅持打造優秀校園文化品牌,以品牌帶動提升校園文化建設質量,以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高校黨建應建立健全各方支持參與校園文化傳承創新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高校校園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功能和整體育人的重要作用,以黨建引領構建大學先進文化模式。
(二)有效拓展多維文化載體,以黨建促進文化傳承創新健康發展
文化載體建設是大學文化精神、大學文化模式和大學文化理念在高校得以貫徹落實的直觀展現。文化載體建設才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實踐體系。在具體工作過程中,高校黨建要依據大學文化精神、大學文化模式、大學文化理念,加強文化載體的設計與實施,以文化載體建設為依托,形成廣大師生自覺的文化行為。高校黨建應發揮大學建設和發展的主導和核心作用,牽頭大學文化多維載體的設計與實施,有效保證校園文化健康發展。一是構建物質文化,做到物質文化品位高、內容實。二是健全制度文化,形成依法辦事、按規章處理問題的制度意識,提高執行力,讓制度文化成為大學發展的保障和動力。三是關注行為文化,營造優良學風、校風。四是凝練精神文化,高校黨建工作要明確辦學理念和目標,凝練提升學校核心價值觀,在實現文化引領的過程中,緊緊圍繞學校自身發展,有效保證校園文化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促進大學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三)主導大學文化理念,以黨建帶動文化傳承創新走向國際化
高校黨建工作應主導大學文化理念,并通過大學文化的引領作用,讓師生具有共同的理想和價值觀念,具有共同的行為方式,從而形成大學的學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傳承創新,必須具備國際意識,視野開闊而不媚外,既承傳統又不保守。要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大力推進高校國際化進程,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管理模式等更多領域,開展深層次國際合作交流,努力為推動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象高水平、國際化發展。
課題來源于“201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系統黨建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