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美元在2014年走出了底部,進入了中長期升值階段,這對世界經濟而言,即是利好,但也是利空。
利好體現在:美國經濟已跨入復蘇階段,美國在修復金融體系后制造業開始走出低谷并在2015年后半年進入強勁的復蘇階段。美國經濟復蘇,將在某種程度上帶動國際產業鏈條,對于一些和美國走得近和正在走近的國家而言,有望搭上美國經濟復蘇的便車。
利空體現在:隨著美國經濟復蘇,全球制造中心開始向美國轉移,對于制造業過剩的國家而言,全球制造業的遷徙將對該國制造業造成損害。損害體現在三方面:其一,美國制造業復蘇,導致其他國家制造業資本流出,造成這些國家制造業從業人員失業增加;其二,美國制造業復蘇產生產品替代效應,美國對其他國家制造業產品需求減少,導致其他國家制造業企業大批倒閉歇業,而制造業的倒閉將加大這些國家重工業的倒閉或低效能。這是一個連鎖反應,反應的末端是這些國家的金融機構將面臨系統性金融風險 。其三,一旦這些國家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貨幣貶值將生成并形成中長期趨勢,資本的凈流出將導致這些國家陷入債務危機或金融危機,引發社會動蕩。
對于中國而言,大宗商品的下跌,將會加大中國產能過剩企業的庫存跌值損失,長期的跌值損失將導致更多的企業減產、停產直至倒閉。如果還記得次貸危機爆發后大宗商品下跌對中國制造業庫存跌值損失造成的企業倒閉潮的話,就會明白美元升值對中國企業境內投資蘊涵的巨大風險。在此背景下,私人部門除了承擔存量風險,很難讓其增量投資。2015年,中國樓市將在中國制造業遭受巨大跌值損失時出現崩盤性下跌。在投資市場上,對于做多的投資者而言可以做好退出的準備,把機會留給做空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