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辦事大廳從5樓搬到1樓,干部下來了,服務上去了!”10月16日,在南門崗社區(qū)便民服務大廳,67歲的居民李家祥來辦社保事宜,趁著“坐等叫號”的空當,他和記者嘮起了社區(qū)便民的好事兒。
南門崗社區(qū)地處紅安縣城區(qū)“黃金地帶”。為了方便群眾辦事,社區(qū)將1樓的兩間門面收回,將辦事大廳搬了下來。盡管每年少了十幾萬元租金收入,但這一舍利便民之舉贏來群眾“點贊”。發(fā)生在南門崗社區(qū)的這一幕,是紅安縣踐行群眾觀的生動縮影。
“‘紅安精神的實質就是為民情懷。”26年紅旗不倒的紅安傳奇,是以群眾路線為根基的生動演繹?!凹t安精神”沒有因為時間而褪色。2014年,省委書記李鴻忠8次深入紅安調研指導,高度贊譽紅安“已經成為全省教育實踐活動的標桿,是全省學習的榜樣”。
搭建載體——架設聯系群眾的“連心橋”
“住了幾十年的土屋,做夢也沒想到有新房住了!”65歲的魏正楷老人看著為他搬家的縣委辦干部,激動地說:“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享到這樣的福!”
魏正楷是紅安縣城關鎮(zhèn)東上店村大卓田垸的“五保”老人。今年,他有了一個新“身份”——縣委書記余學武在“三帶三全”活動中的3個幫扶對象之一。所謂“三帶三全”,是對全縣6500名重點困難戶、5340戶農村分散供養(yǎng)“五?!崩先恕?272名留守兒童等3類弱勢缺助群體,組織9942名黨員干部實施結對幫扶全覆蓋。
今年3月,余學武來看望魏正楷。了解到老人住房已成危房,他立即現場辦公,拿出重建方案。第2天一早,縣委辦十幾名黨員干部先去幫魏正楷搬家,下午開始拆除老房子,24日,村里就安排師傅開始建房。7月,他就搬進了新家。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無論縣委書記還是普通干部,都有自己聯系的“親戚”。縣長田勝輝介紹說,目前全縣黨員干部在“三全三帶”中為幫扶對象興辦實事12560多件,捐贈錢物達427萬元。這些暖心舉措,讓群眾紛紛稱贊“共產黨真好、黨員干部真親”,這一做法也在全市得到推廣。
10月16日下午,記者走進二程鎮(zhèn)關王寨村,只見排排小洋樓錯落有致,村莊背靠青山,面朝綠水,風光秀美。難以想象,這里曾是一個貧困村。村支部書記馮興文自豪地介紹:“3年多時間就把一個貧困村建成示范村,這和縣委組織部‘三萬工作組的持續(xù)幫扶分不開!”在紅安,縣委明確要求駐村工作組5年不變,目的是確?!叭f”活動的延續(xù)性。
“遇到困難,我就找對口的組織部請求幫忙?!瘪T興文說,“組織部幫我們村解決不少問題,尤其是整合資源。2011年以來,縣里有19個部門支持村里的建設?!倍潭?年,關王寨村就建成徽派風格新居77棟,54戶村民搬進新居,并且完成了供排水、區(qū)域硬化、綠化、太陽能路燈亮化一系列配套設施。眼下,三期30余戶移民工程建設正在進行。
幾年間,雖然縣委組織部經歷過主要干部調整,但“三萬”工作力度有增無減。年初,剛上任的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堂軍在關王寨村入戶走訪時了解到,剛考上大學的馮桂花身患尿毒癥,便主動提出聯系幫扶。每次來村,劉堂軍都會掏錢貼補這個困難的家庭,少則一千元,多則兩千元。不僅如此,他還組織部分企業(yè)家來該村開展“村企結對共建”活動,為她募集手術費用。如今,馮桂花病情穩(wěn)定,已可以繼續(xù)學業(yè)。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心頭也是熱乎的。村里91歲老黨員楊輝照說:“我們感到黨的好作風又回來了!”
擦亮窗口——搭建服務群眾的“直通車”
“河堤美景看不完,河面雜草誰來管?”8月13日9點45分,網友“人間煙火”在紅安網《市民問政》板塊發(fā)帖,反映河面浮出很多雜草,和一河兩岸的優(yōu)美風景很不搭調。
10點06分,工作人員“與你同行”回復:“你好,你反映的情況我們已通知水利局。請等待回復?!币惶旌?,工作人員“在水一方”跟帖:“你好,縣政府正組織相關部門研究清理河道內的水草、漂浮物事項,擬建立河道長效清障機制?!?/p>
群眾的需求就是工作的導向。近幾年,紅安堅持“群眾有需求、干部有行動”,創(chuàng)建和擦亮便民服務的窗口。
“余學武,職務:紅安縣委書記,電話號碼:13636063868……”在紅安縣政務服務中心公示欄,記者看到紅安縣“四大家”領導干部的姓名、職務、分管工作、簡歷、辦公地點、聯系電話“一應俱全”地公示在列。
紅安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謝海兵介紹說,這是紅安推行“陽光辦公”機制的一項具體舉措。由此還建立了相應的信息互動平臺,讓群眾“花一毛錢”就能解決問題。今年以來,信息互動平臺共收到群眾反映訴求的熱線電話1356個、手機短信1900多條,辦結率在95%以上。
“我家小孩高考分數過了二本線,現在家里都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發(fā)愁,聽說可以申報‘雨露計劃幫扶資金,請問怎么申報?”一名家長打來咨詢電話,紅安縣扶貧辦負責人現場答復。這樣的場景紅安電視臺“陽光頻道”節(jié)目中并不鮮見。
開播3年來,“陽光頻道”曝光公職人員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反面典型36起;通過“政風行風熱線”欄目,“一把手”上熒屏現場處理和回復群眾反映的問題185個,有12個部門通過陽光頻道向社會公開致歉。“陽光頻道”已成為全縣收視率最高、最受群眾歡迎的頻道。
“最多的微笑、最低的音量、最近的距離、最親切的交談、最優(yōu)質的服務,這‘五最是對我們窗口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蹦祥T崗社區(qū)黨總支書記陳德生介紹說,除了“五最”,紅安還下放28個職能部門108項具體事務到社區(qū),方便群眾就近辦事。記者看到,在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顯眼處,公開的直辦和代辦事項,都一一公示。
“變群眾所盼為干部所干”。今年以來,紅安縣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拿出了一攬子服務為民措施。針對群眾反映的農村危房改造、偏遠山區(qū)道路、農村安全飲水、校車安全、群眾看病累等“十大問題”,開展“十大問題馬上改”活動,把工作改到群眾心坎上。
聚力發(fā)展——開辟富裕群眾的“新陣地”
寬闊的迎賓大道兩旁,是拔地而起的高樓、鱗次櫛比的廠房......紅安縣城以南20公里,一座新城正在崛起。這是紅安縣經濟開發(fā)區(qū),當地人稱其為“南部新城”。新城規(guī)劃面積達126平方公里,建成面積28平方公里,已超過紅安縣城。
拆遷,是園區(qū)發(fā)展繞不開的命題。9月,全縣1500余名縣鄉(xiāng)機關干部早7點出發(fā),晚8點回家,中餐吃盒飯。在短短30天時間內,全面完成1598戶房屋征補任務,創(chuàng)造了新時期的“紅安傳奇”。
“‘傳奇是建立在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之上的?!币拑核骆?zhèn)鎮(zhèn)長徐緒忠告訴記者,“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來考慮,是拆遷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的關鍵。我們始終堅持用最好地段、最好設計、最好戶型、最好質量、最好風景的‘五最模式來還建補償?!?/p>
徐緒忠的話,在群眾中得到了印證。在覓兒寺鎮(zhèn)涼亭村還建小區(qū),記者見到了64歲的夏春梅。“政府給我們補償了2間門面,3套住宅房,每套135個平方,剛好一個兒子分一套?!毕拇好氛f,“我們不光面積沒有虧,還換了新房住,門面地段比以前更好了?!毕拇好芬患?月份拆遷,當月就搬進了新房。因為里經營著一家物流網點,業(yè)務一天都不得耽誤,工作人員事先幫她架設好網線、布置工作設施,這才讓她搬出來。
在開發(fā)區(qū)企業(yè)服務中心,剛咨詢完電力申報事項的企業(yè)負責人劉亮對記者說:“在這里辦事省心方便,來之前我就在園區(qū)企業(yè)QQ群和辦公人員取得了聯系,今天專程過來當面咨詢一下具體事項?!?/p>
“以往每周三在園區(qū)指揮部設立服務日,由縣直單位接待企業(yè)辦事人員,代辦各種事務?!惫ぷ魅藛T徐敬香介紹說,“現在依托服務中心,已經實現了常態(tài)化的辦公,入駐26個服務單位,32個服務窗口,具有行政審批事項108項,服務事項35項?;旧闲纬闪恕徽臼睫k理,‘一條龍服務。”
“傳承紅安精神,發(fā)揚革命先輩的為民情懷、奮斗精神,并轉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無限動力,推進今天的紅安經濟社會健康發(fā)展?!笔∥瘯浝铠欀覍t安寄予的殷切期望,正逐漸轉變?yōu)楝F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