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堂軍
中組部《關于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的意見》提出,要建立干部選拔任用紀實制度,為開展倒查、追究問責提供依據。為此,我們必須全面推行干部選拔任用全程紀實制度,如實記載動議、民主推薦、考察、討論決定、任職等干部選拔任用環節的重要內容,以環環相扣的“痕跡化”文檔來客觀反映選人用人全程實況。
全程紀實的必要性。當前,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還存在著把關不嚴、責任不清、難以追責等問題,實行干部選拔任用全程紀實,可進一步規范干部選用工作。一是具有警示效能。選拔任用干部中,如果僅憑個人感情不負責任地推薦干部,在考察匯報時只說好話不指問題,甚至審核時把關不嚴,那么通過全程紀實,就可以讓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留下“痕跡”,以增強選人用人者的責任意識,約束其在推薦、考察、討論和任用干部中謹慎從事、正派公道;二是利于及時糾偏。在選人用人過程中,一些地方執行程序不嚴,存在搞變通或缺位等現象,由于得不到及時糾正,最終容易造成工作失誤。而全程紀實,可在選人用人各節點上程序規范、環環相扣,以及時糾正錯誤、減少負面作用。三是便于事后追責。有些在地方選人用人上問題明顯,有的甚至 “帶病提拔”,但由于其過程缺乏相應記錄,難以向工作失誤者問責。實行全程紀實制度,可形成一個全程監控鏈式體系,有詳細記錄資料為憑證,以便于追究違規者責任。
全程紀實的操作性。如何發揮干部選拔任用全程紀實的作用?一要創新記錄方式。在全程紀實中,既要避免粗枝大葉,又要避免過于繁瑣。根據實際情況,可實行“批次紀實”與“個人紀實”相結合,做到“一人一表,一批一檔”。在批次紀實時,應具體記錄動議、民主推薦、考察環節、討論決定、任職等各個環節的相關情況;在個人紀實時,要突出個人基本情況、履行選拔任用各個程序情況、其他需要說明的重要情況等。二要規范記錄內容。在批次紀實時,動議環節主要記錄動議的主體、時間以及初步方案等;民主推薦環節主要記錄參與民主推薦范圍和人數、計票人和監票人等;考察環節主要記錄考察組的人員、考察預告發布時間、考察時間、座談對象范圍、談話人數等;討論決定環節主要記錄常委會或是全委會討論決定的時間、地點、到會人數、討論發言情況、表決方式、表決結果;任職環節主要記錄任職公示時間、公示結果、任職談話情況等。在個人紀實時,要突出人選基本情況記錄,主要包括擬任人選的姓名、性別、“三齡兩歷一身份”情況,擬任職務、任現職務及時間、個人獎懲情況、近三年年度考核情況等。要記錄好民主推薦環節推薦對象得票數、得票率、得票名次,考察組了解到考察對象存在的有關問題,常委會或是全委會討論決定得票數、得票率等。還要記錄考察組意見、考察和公示期間群眾反映的問題查核情況、征求“一票否決”意見情況、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查核情況等需要說明的一些特殊情況。三要明確記錄人員。要明確責任主體,明確規定每個環節由誰來記錄,該記錄些什么內容。要明確記錄人員的責任,各環節的具體記錄要由相關責任人簽字負責。動議環節屬于干部選拔任用的起始環節,可由組織部長進行記錄簽字;在干部個人有關信息審核欄,可由負責干部監督工作的科室記錄,由分管干部監督工作的副部長審核簽字;推薦考察環節,可以由考察組成員進行記錄,可由考察組組長進行審核簽字;討論決定和任職環節,可由干部任免科室相關人員進行記錄,由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長審核簽字。
全程紀實的嚴肅性。一要明確失職懲處辦法。干部選拔任用全程紀實,關鍵是記錄要“實”。記錄人員須堅持原則,客觀公正地作好各個環節的記錄。要明確規定在記錄過程中失誤失職的責任追究辦法,對在記錄過程中隱瞞事實、作虛假記錄的相關人員嚴格追究具體責任;對在審核過程中把關不嚴,縱容包庇不實記錄的審核人,要嚴格追究其領導責任。二要嚴肅追究違規責任。要強化全程紀實結果運用,凡在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出現“帶病提拔”、突擊提拔、違規破格提拔等問題的,都要對選拔任用過程嚴格進行倒查。要厘清黨委主要領導、組織人事部門主要領導干部、干部考察組負責人、紀檢監察機關有關領導干部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對違反相關規定情節輕重,要依據相關規定及時予以組織處理或黨紀政紀處分,情節特別嚴重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三要強化社會輿論監督。選人用人風氣正不正,群眾最有發言權。要強化社會輿論監督,發動廣大黨員、廣大群眾對各級黨委選人用人工作進行監督。建立短信、網站、信件、電話“四位一體”的干部監督平臺,及時受理群眾舉報的干部選拔任用問題,處理結果及時通過電視、網站等渠道向群眾進行通報。
(作者系紅安縣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