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杰
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工作的重要批示,是做好新時期人才工作的指南。江岸作為武漢的首善之區,要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集聚核心區,還須進一步放開視野、夯實基礎,以人才匯聚之勢推動其跨越式發展。
革新人才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力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區縣在國家政權體系中所處的層級,容易在人才問題上出現認識誤區。就江岸而言,要樹立三種觀念,打牢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思想基礎。一是把握形勢,積極作為。當前,湖北省正向“建成支點、走在前列”邁進,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如火如荼,這是江岸順勢而為招賢納士的寶貴機遇。江岸區位優勢明顯、人文底蘊深厚,可以其寶貴資源為依托主動作為,把江岸建成人才創新創業的首選之區。二是敞開懷抱,聚才用才。駐地江岸的中央和省市企事業單位眾多,轄區人才資源豐富,非公有制經濟在支撐增長、促進創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們的人才工作領域,要從區屬學校、醫院等延伸至轄區各類單位,延伸至體制外各類人才。只要是在江岸土地上創新創業的人才,都要進入我們的視線,都是我們聯絡服務的對象,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三是著眼全局,整體推進。人才同產業緊密相連。要圍繞現代服務業布局,引進培育“高精尖缺”人才,實現引進一個人才、帶動一個產業。要將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同步推進,做到以項目引人才、以人才引項目,實現引才與招商同頻共振,人才工作與地區發展相映生輝。
改善人才結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江岸人才總量不少,但存在體制內人才居多、體制外人才不足、人才與產業匹配度不高等結構性矛盾。解決這一矛盾,要用“引、扶、育”的辦法,統籌開發三類創新創業人才資源。一是引高端人才。江岸正在建設高端產業主導的現代服務業強區,需要高端人才作支撐。要緊盯金融服務、創意設計、商貿物流、高新技術等產業,重點引進一批能促進區域經濟突破性發展的杰出企業家人才和拔尖科技人才。對接上級重大引才工程,實施“江岸英才計劃”,整合區內部門政策、資金和信息資源,在項目資助、創業扶持、事業平臺、激勵獎勵、服務保障等方面對引進人才予以支持,提高引才政策“含金量”。二是扶本土人才。江岸民營企業近3萬家,絕大多數是小微企業,這是江岸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基石。對小微企業的創業人才,要傾力扶持;對大學生創業者,更要加倍呵護。要持續推進“青桐計劃”,開辟大學生創業專區,落實辦公場租減免、公租房申請、在漢落戶等政策,激勵大學生在江岸茁壯成長。三是育實用人才。做強職業教育,支持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養、委托培養、實習就業一體化,為現代服務業輸送源源不斷的實用型人才。培育公益性社會組織,加強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鍛煉,提高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為和諧城區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優化人才環境。習近平總書記號召,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這就需要我們為人才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是拓展人才干事創業空間。集中力量推進漢口沿江商務區建設,形成現代服務業人才“扎堆”效應。精心打造武漢留學人員創業園江岸岱家山分園,鼓舞海外學子到江岸建功立業。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提檔升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創業成功率。二是用好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培植發展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融資擔保行業,運用市場的手段解決人才流動、創業融資等問題。同時,要發揮政府的作用,改進科技研發資金、助保金貸款基金、人才工作項目經費等投放形式,以強化財政資金支持人才創業的導向和杠桿功能。三是健全人才服務機制。加強黨管人才,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公共服務,為人才創業提供良好環境。聚合各類服務資源,在開發區、園區、孵化器等建立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提供信息、生產、生活等全方位的精細服務。
(作者系武漢市江岸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