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再次手術切除與介入栓塞在肝癌術后復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14-11-18 05:45:53黃江濤王鋼
中國當代醫藥 2014年30期
關鍵詞:肝癌

黃江濤++++++王鋼

[摘要] 目的 探討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在肝癌術后復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將62例肝癌術后復發患者隨機均分為手術組和栓塞組,分別給予再次手術切除與介入栓塞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BC、AFP的變化及遠期生存情況。 結果 手術組患者治療前后WBC無明顯變化,栓塞組患者治療后WBC水平明顯下降,且與手術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AFP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手術組下降更為明顯,與栓塞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均明顯高于栓塞組(P<0.05)。 結論 再次手術切除治療肝癌術后復發可改善患者的AFP水平,提高遠期生存率,對于機體情況較差的患者,介入栓塞有重要優勢。

[關鍵詞] 肝癌;術后復發;再次手術;介入栓塞

[中圖分類號] R73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c)-0045-03

肝癌臨床較為常見,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的常用方法,雖有一定治療效果,但由于腫瘤細胞殘留、病灶自身轉移等因素,很易導致肝癌術后復發[1]。對于肝癌術后復發患者,再次手術和介入栓塞是目前的治療方案[2]。再次手術可將復發病灶徹底切除,但手術創傷較大;介入栓塞創傷較小,但化療藥物可影響周圍正常肝細胞的功能,且有栓塞不徹底的可能[3]。為此,本研究觀察了再次手術切除與介入栓塞在肝癌術后復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并對兩組患者的遠期生存率、治療前后白細胞(WBC)和甲胎蛋白(AFP)變化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為臨床治療肝癌術后復發患者提供一種更為科學、有效的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62例肝癌術后復發患者,全部患者均經病理檢查確診為肝癌肝內復發。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62例患者隨機均分為手術組和栓塞組,其中手術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齡43~78歲,平均(63.45±5.21)歲;術后1年內復發14例,術后1~2年內復發11例,術后2年以后復發6例;復發肝癌分期:Ⅰa期13例,Ⅰb期12例,Ⅱa期4例,Ⅱb期2例。栓塞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齡42~79歲,平均(63.41±5.22)歲;術后1年內復發15例,術后1~2年內復發11例,術后2年以后復發5例;復發肝癌分期:Ⅰa期14例,Ⅰb期12例,Ⅱa期4例,Ⅱb期1例。本研究患者均在知情自愿的情況下簽署治療同意書,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肝癌分期、復發時間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術組患者均給予再次手術治療,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常規開腹,切除病灶,切除范圍為病灶外1 cm,若病灶較大,則行非規則肝葉切除,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栓塞組患者均給予介入栓塞治療,經皮穿刺股動脈,插入導管,使導管進入肝臟總動脈,采用動脈造影,確定腫瘤供血動脈,在超聲引導下將導管進入肝臟左、右動脈,然后將栓塞劑注入復發病癥處,栓塞劑組成:順鉑100 mg+表阿霉素60 mg+40%碘化油20 ml。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BC和AFP的變化情況;②全部患者均給予3年以上時間的隨訪,觀察兩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5.0軟件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BC、AFP變化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WBC、AF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組治療前后WBC無明顯變化,栓塞組治療后WBC水平明顯下降,且與手術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AFP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手術組下降更為明顯,與栓塞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遠期生存率的比較

手術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均明顯高于栓塞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肝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治療的主導方法。相關研究顯示,全球范圍內肝癌患者術后5年復發率>70%,術后復發已成為影響肝癌患者長期生存的主要因素[4-5]。多數學者認為其與以下兩點有關:①手術切除不徹底,導致腫瘤細胞殘留,引起復發;②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轉移病灶,在手術期間轉移病灶受到壓迫而逐漸擴散,最終引起復發。

介入栓塞治療是一種非根治性治療,通過介入栓塞可阻斷肝癌細胞的供血動脈,注入的化療藥物可起到殺死癌細胞的作用。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可帶來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多數學者認為,介入栓塞可作為無法耐受再次手術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對于身體條件可耐受再次手術的患者,單純介入栓塞治療是否是最佳治療方法,仍需臨床對照研究[6]。

有關研究指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效果雖然不斷提高,但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治療此病的最有效方式[7]。研究發現,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可導致或加重肝硬化程度,其原因可能與化療藥物對患者機體影響有關[8-10]。國內對再次手術和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效果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多數研究只是對1種治療方案的描述,未能在同一基礎水平對患者進行對比分析[11]。本研究觀察了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臨床效果,并將同一基礎水平患者的生存率及WBC、AFP水平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再次手術治療肝癌復發對WBC的影響較小,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AFP水平。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相比,能夠更加徹底將肝內復發病灶切除,而介入栓塞可能存在血管堵塞不完全的可能,將血流阻斷可能還會形成新的側支循環,使腫瘤細胞無法徹底殺滅,這也是再次手術導致AFP下降更為明顯的內在原因。肝癌復發患者的遠期生存率一直是臨床所關注的重點,無論何種治療方案,患者遠期生存率是考察治療效果的最主要指標,從本研究的結果來看,再次手術組1、2、3年的生存率均明顯高于栓塞組(P<0.05),提示再次手術治療肝癌復發可提高其生存率。本研究觀察了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遠期療效及對WBC、AFP的影響,研究不足之處是觀察病例較少,隨訪時間較短,未能對兩組患者5年生存率進行對比分析,但就從本研究結果來看,再次手術在治療肝癌復發方面優于介入栓塞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機體條件較差、不能耐受再次手術患者,介入栓塞仍可作為首選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湯明,吳飛躍,羅嘉.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的再次治療[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9,18(7):688-690.

[2] 楊健,楊超.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的再治療[J].江西醫藥,2008,43(4):300-301.

[3] 趙剛,張洪義,馮志強,等.介入栓塞和手術切除在肝癌術后復發治療中的價值比較[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4):516-517.

[4] 白雪莉,梁廷波.肝癌術后復發再手術要點[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10):877-880.

[5] 王小華,羅璟,徐道峰,等.原發性肝癌術后長期生存的相關因素的分析[J].江西醫藥,2013,48(8):679-680.

[6] 王軍,金焰,李皎.介入栓塞和手術在切除治療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6):1429-1430.

[7] 汪大偉,姜洪池.肝癌肝切除術后復發再手術治療價值及術式選擇[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10):824-826.

[8] 吳飛翔,王方為,馬良,等.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246例再治療的近期療效[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2,4(2):167-170.

[9] 劉勇,趙晉明.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再治療臨床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25(5):502-504.

[10] 楊林,秦建民.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與轉移的非手術治療現狀與進展[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1,23(2):170-173.

[11] 高恒軍,陳敏.肝癌術后復發非手術治療方法選擇及其評價[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10):821-824.

(收稿日期:2014-09-04 本文編輯:林利利)

[摘要] 目的 探討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在肝癌術后復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將62例肝癌術后復發患者隨機均分為手術組和栓塞組,分別給予再次手術切除與介入栓塞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BC、AFP的變化及遠期生存情況。 結果 手術組患者治療前后WBC無明顯變化,栓塞組患者治療后WBC水平明顯下降,且與手術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AFP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手術組下降更為明顯,與栓塞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均明顯高于栓塞組(P<0.05)。 結論 再次手術切除治療肝癌術后復發可改善患者的AFP水平,提高遠期生存率,對于機體情況較差的患者,介入栓塞有重要優勢。

[關鍵詞] 肝癌;術后復發;再次手術;介入栓塞

[中圖分類號] R73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c)-0045-03

肝癌臨床較為常見,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的常用方法,雖有一定治療效果,但由于腫瘤細胞殘留、病灶自身轉移等因素,很易導致肝癌術后復發[1]。對于肝癌術后復發患者,再次手術和介入栓塞是目前的治療方案[2]。再次手術可將復發病灶徹底切除,但手術創傷較大;介入栓塞創傷較小,但化療藥物可影響周圍正常肝細胞的功能,且有栓塞不徹底的可能[3]。為此,本研究觀察了再次手術切除與介入栓塞在肝癌術后復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并對兩組患者的遠期生存率、治療前后白細胞(WBC)和甲胎蛋白(AFP)變化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為臨床治療肝癌術后復發患者提供一種更為科學、有效的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62例肝癌術后復發患者,全部患者均經病理檢查確診為肝癌肝內復發。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62例患者隨機均分為手術組和栓塞組,其中手術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齡43~78歲,平均(63.45±5.21)歲;術后1年內復發14例,術后1~2年內復發11例,術后2年以后復發6例;復發肝癌分期:Ⅰa期13例,Ⅰb期12例,Ⅱa期4例,Ⅱb期2例。栓塞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齡42~79歲,平均(63.41±5.22)歲;術后1年內復發15例,術后1~2年內復發11例,術后2年以后復發5例;復發肝癌分期:Ⅰa期14例,Ⅰb期12例,Ⅱa期4例,Ⅱb期1例。本研究患者均在知情自愿的情況下簽署治療同意書,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肝癌分期、復發時間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術組患者均給予再次手術治療,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常規開腹,切除病灶,切除范圍為病灶外1 cm,若病灶較大,則行非規則肝葉切除,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栓塞組患者均給予介入栓塞治療,經皮穿刺股動脈,插入導管,使導管進入肝臟總動脈,采用動脈造影,確定腫瘤供血動脈,在超聲引導下將導管進入肝臟左、右動脈,然后將栓塞劑注入復發病癥處,栓塞劑組成:順鉑100 mg+表阿霉素60 mg+40%碘化油20 ml。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BC和AFP的變化情況;②全部患者均給予3年以上時間的隨訪,觀察兩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5.0軟件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BC、AFP變化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WBC、AF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組治療前后WBC無明顯變化,栓塞組治療后WBC水平明顯下降,且與手術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AFP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手術組下降更為明顯,與栓塞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遠期生存率的比較

手術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均明顯高于栓塞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肝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治療的主導方法。相關研究顯示,全球范圍內肝癌患者術后5年復發率>70%,術后復發已成為影響肝癌患者長期生存的主要因素[4-5]。多數學者認為其與以下兩點有關:①手術切除不徹底,導致腫瘤細胞殘留,引起復發;②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轉移病灶,在手術期間轉移病灶受到壓迫而逐漸擴散,最終引起復發。

介入栓塞治療是一種非根治性治療,通過介入栓塞可阻斷肝癌細胞的供血動脈,注入的化療藥物可起到殺死癌細胞的作用。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可帶來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多數學者認為,介入栓塞可作為無法耐受再次手術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對于身體條件可耐受再次手術的患者,單純介入栓塞治療是否是最佳治療方法,仍需臨床對照研究[6]。

有關研究指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效果雖然不斷提高,但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治療此病的最有效方式[7]。研究發現,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可導致或加重肝硬化程度,其原因可能與化療藥物對患者機體影響有關[8-10]。國內對再次手術和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效果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多數研究只是對1種治療方案的描述,未能在同一基礎水平對患者進行對比分析[11]。本研究觀察了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臨床效果,并將同一基礎水平患者的生存率及WBC、AFP水平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再次手術治療肝癌復發對WBC的影響較小,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AFP水平。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相比,能夠更加徹底將肝內復發病灶切除,而介入栓塞可能存在血管堵塞不完全的可能,將血流阻斷可能還會形成新的側支循環,使腫瘤細胞無法徹底殺滅,這也是再次手術導致AFP下降更為明顯的內在原因。肝癌復發患者的遠期生存率一直是臨床所關注的重點,無論何種治療方案,患者遠期生存率是考察治療效果的最主要指標,從本研究的結果來看,再次手術組1、2、3年的生存率均明顯高于栓塞組(P<0.05),提示再次手術治療肝癌復發可提高其生存率。本研究觀察了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遠期療效及對WBC、AFP的影響,研究不足之處是觀察病例較少,隨訪時間較短,未能對兩組患者5年生存率進行對比分析,但就從本研究結果來看,再次手術在治療肝癌復發方面優于介入栓塞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機體條件較差、不能耐受再次手術患者,介入栓塞仍可作為首選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湯明,吳飛躍,羅嘉.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的再次治療[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9,18(7):688-690.

[2] 楊健,楊超.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的再治療[J].江西醫藥,2008,43(4):300-301.

[3] 趙剛,張洪義,馮志強,等.介入栓塞和手術切除在肝癌術后復發治療中的價值比較[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4):516-517.

[4] 白雪莉,梁廷波.肝癌術后復發再手術要點[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10):877-880.

[5] 王小華,羅璟,徐道峰,等.原發性肝癌術后長期生存的相關因素的分析[J].江西醫藥,2013,48(8):679-680.

[6] 王軍,金焰,李皎.介入栓塞和手術在切除治療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6):1429-1430.

[7] 汪大偉,姜洪池.肝癌肝切除術后復發再手術治療價值及術式選擇[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10):824-826.

[8] 吳飛翔,王方為,馬良,等.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246例再治療的近期療效[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2,4(2):167-170.

[9] 劉勇,趙晉明.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再治療臨床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25(5):502-504.

[10] 楊林,秦建民.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與轉移的非手術治療現狀與進展[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1,23(2):170-173.

[11] 高恒軍,陳敏.肝癌術后復發非手術治療方法選擇及其評價[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10):821-824.

(收稿日期:2014-09-04 本文編輯:林利利)

[摘要] 目的 探討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在肝癌術后復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將62例肝癌術后復發患者隨機均分為手術組和栓塞組,分別給予再次手術切除與介入栓塞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BC、AFP的變化及遠期生存情況。 結果 手術組患者治療前后WBC無明顯變化,栓塞組患者治療后WBC水平明顯下降,且與手術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AFP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手術組下降更為明顯,與栓塞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均明顯高于栓塞組(P<0.05)。 結論 再次手術切除治療肝癌術后復發可改善患者的AFP水平,提高遠期生存率,對于機體情況較差的患者,介入栓塞有重要優勢。

[關鍵詞] 肝癌;術后復發;再次手術;介入栓塞

[中圖分類號] R73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c)-0045-03

肝癌臨床較為常見,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的常用方法,雖有一定治療效果,但由于腫瘤細胞殘留、病灶自身轉移等因素,很易導致肝癌術后復發[1]。對于肝癌術后復發患者,再次手術和介入栓塞是目前的治療方案[2]。再次手術可將復發病灶徹底切除,但手術創傷較大;介入栓塞創傷較小,但化療藥物可影響周圍正常肝細胞的功能,且有栓塞不徹底的可能[3]。為此,本研究觀察了再次手術切除與介入栓塞在肝癌術后復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并對兩組患者的遠期生存率、治療前后白細胞(WBC)和甲胎蛋白(AFP)變化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為臨床治療肝癌術后復發患者提供一種更為科學、有效的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62例肝癌術后復發患者,全部患者均經病理檢查確診為肝癌肝內復發。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62例患者隨機均分為手術組和栓塞組,其中手術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齡43~78歲,平均(63.45±5.21)歲;術后1年內復發14例,術后1~2年內復發11例,術后2年以后復發6例;復發肝癌分期:Ⅰa期13例,Ⅰb期12例,Ⅱa期4例,Ⅱb期2例。栓塞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齡42~79歲,平均(63.41±5.22)歲;術后1年內復發15例,術后1~2年內復發11例,術后2年以后復發5例;復發肝癌分期:Ⅰa期14例,Ⅰb期12例,Ⅱa期4例,Ⅱb期1例。本研究患者均在知情自愿的情況下簽署治療同意書,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肝癌分期、復發時間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術組患者均給予再次手術治療,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常規開腹,切除病灶,切除范圍為病灶外1 cm,若病灶較大,則行非規則肝葉切除,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栓塞組患者均給予介入栓塞治療,經皮穿刺股動脈,插入導管,使導管進入肝臟總動脈,采用動脈造影,確定腫瘤供血動脈,在超聲引導下將導管進入肝臟左、右動脈,然后將栓塞劑注入復發病癥處,栓塞劑組成:順鉑100 mg+表阿霉素60 mg+40%碘化油20 ml。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BC和AFP的變化情況;②全部患者均給予3年以上時間的隨訪,觀察兩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5.0軟件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BC、AFP變化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WBC、AF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組治療前后WBC無明顯變化,栓塞組治療后WBC水平明顯下降,且與手術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AFP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手術組下降更為明顯,與栓塞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遠期生存率的比較

手術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均明顯高于栓塞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肝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治療的主導方法。相關研究顯示,全球范圍內肝癌患者術后5年復發率>70%,術后復發已成為影響肝癌患者長期生存的主要因素[4-5]。多數學者認為其與以下兩點有關:①手術切除不徹底,導致腫瘤細胞殘留,引起復發;②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轉移病灶,在手術期間轉移病灶受到壓迫而逐漸擴散,最終引起復發。

介入栓塞治療是一種非根治性治療,通過介入栓塞可阻斷肝癌細胞的供血動脈,注入的化療藥物可起到殺死癌細胞的作用。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可帶來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多數學者認為,介入栓塞可作為無法耐受再次手術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對于身體條件可耐受再次手術的患者,單純介入栓塞治療是否是最佳治療方法,仍需臨床對照研究[6]。

有關研究指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效果雖然不斷提高,但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治療此病的最有效方式[7]。研究發現,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可導致或加重肝硬化程度,其原因可能與化療藥物對患者機體影響有關[8-10]。國內對再次手術和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效果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多數研究只是對1種治療方案的描述,未能在同一基礎水平對患者進行對比分析[11]。本研究觀察了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臨床效果,并將同一基礎水平患者的生存率及WBC、AFP水平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再次手術治療肝癌復發對WBC的影響較小,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AFP水平。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相比,能夠更加徹底將肝內復發病灶切除,而介入栓塞可能存在血管堵塞不完全的可能,將血流阻斷可能還會形成新的側支循環,使腫瘤細胞無法徹底殺滅,這也是再次手術導致AFP下降更為明顯的內在原因。肝癌復發患者的遠期生存率一直是臨床所關注的重點,無論何種治療方案,患者遠期生存率是考察治療效果的最主要指標,從本研究的結果來看,再次手術組1、2、3年的生存率均明顯高于栓塞組(P<0.05),提示再次手術治療肝癌復發可提高其生存率。本研究觀察了再次手術與介入栓塞治療肝癌復發的遠期療效及對WBC、AFP的影響,研究不足之處是觀察病例較少,隨訪時間較短,未能對兩組患者5年生存率進行對比分析,但就從本研究結果來看,再次手術在治療肝癌復發方面優于介入栓塞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機體條件較差、不能耐受再次手術患者,介入栓塞仍可作為首選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湯明,吳飛躍,羅嘉.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的再次治療[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9,18(7):688-690.

[2] 楊健,楊超.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的再治療[J].江西醫藥,2008,43(4):300-301.

[3] 趙剛,張洪義,馮志強,等.介入栓塞和手術切除在肝癌術后復發治療中的價值比較[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4):516-517.

[4] 白雪莉,梁廷波.肝癌術后復發再手術要點[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10):877-880.

[5] 王小華,羅璟,徐道峰,等.原發性肝癌術后長期生存的相關因素的分析[J].江西醫藥,2013,48(8):679-680.

[6] 王軍,金焰,李皎.介入栓塞和手術在切除治療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6):1429-1430.

[7] 汪大偉,姜洪池.肝癌肝切除術后復發再手術治療價值及術式選擇[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10):824-826.

[8] 吳飛翔,王方為,馬良,等.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246例再治療的近期療效[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2,4(2):167-170.

[9] 劉勇,趙晉明.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再治療臨床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25(5):502-504.

[10] 楊林,秦建民.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與轉移的非手術治療現狀與進展[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1,23(2):170-173.

[11] 高恒軍,陳敏.肝癌術后復發非手術治療方法選擇及其評價[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10):821-824.

(收稿日期:2014-09-04 本文編輯:林利利)

猜你喜歡
肝癌
LCMT1在肝癌中的表達和預后的意義
結合斑蝥素對人肝癌HepG2細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中成藥(2016年8期)2016-05-17 06:08:14
過表達親環素J 促進肝癌的發生
癌癥進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17
103例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癌療效觀察
miR-196a在肝癌細胞中的表達及其促增殖作用
microRNA在肝癌發生發展及診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種不同人肝癌細胞株中的表達
3例微小肝癌MRI演變回顧并文獻復習
原發性肝癌腦轉移一例
Glisson蒂橫斷聯合前入路繞肝提拉法在肝右葉巨大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亚洲嫩模喷白浆|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人人射|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9cao视频精品| 99成人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色悠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97成人在线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欧美精品另类|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欧美h在线观看|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欧美97色| 中文纯内无码H|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色首页AV在线|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啪啪网址|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精品福利网|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啪啪网| 亚洲二区视频|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六月|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一本色道久久88| 日韩色图区| 四虎AV麻豆|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天天色综网|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久久| 亚洲αv毛片|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成人毛片|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