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美
(上蔡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駐馬店 463800)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疾病,近年來其發病率逐漸升高,并且30~50 歲患者約占患病人群的70%~80%[1]。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手段有藥物治療、子宮全切術、子宮次全切除術以及子宮肌瘤剔除術等。子宮全切術是最常用并且效果最好的治療方式之一,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可以保留患者子宮,能滿足部分患者的生育要求[2],但術后肌瘤有再發可能。手術作為一種有創治療會對患者的卵巢功能產生一定影響,因此不同手術方式對卵巢功能影響的大小也是研究的焦點之一[3]。本文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對84例子宮肌瘤患者進行治療,研究不同術式下患者卵巢功能的變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上蔡縣人民醫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入并行手術治療的84例子宮肌瘤患者,其中行全子宮切除術(保留雙側附件)治療的4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44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9~50 歲,平均(33.51±4.37)歲;肌瘤直徑為2.5~10.0 cm,平均(5.72±1.16)cm;肌瘤數目為1~6 個,平均(3.98±0.40)個。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8~49 歲,平均(33.19±4.21)歲;肌瘤直徑為2.0~9.8 cm,平均(5.65±1.24)cm;肌瘤數目為1~6 個,平均(3.75±0.38)個。兩組患者年齡、肌瘤直徑、肌瘤數目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①確診為子宮肌瘤;②愿意接受手術治療;③排除惡性腫瘤;④排除術前口服性激素藥物治療者;⑤排除已有更年期表現者;⑥患者及家屬對手術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3 手術方法 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于患者月經干凈后3~5 d 進行手術,由同一組成員操作。對照組采用全子宮切除術(保留雙側附件)治療,硬膜外麻醉后常規開腹,按腹式筋膜外全子宮切除術常規方法分別對子宮動靜脈、輸卵管、子宮圓韌帶、主韌帶、骶韌帶等進行結扎離斷,環切陰道,將殘端封閉。觀察組采用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硬膜外麻醉后常規開腹,在肌瘤所在部位行橫向或者縱向切口,剝離肌瘤,分層縫合。
1.4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采用Elecsys 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檢測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以及黃體生成素(LH),檢測時間點分別為手術前以及手術后3、6 個月。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 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前FSH、E2、L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術前、術后FSH、E2、L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但對照組術后FSH、LH 水平高于術前,E2 水平低于術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術后3 個月和6 個月觀察組FSH、LH 水平低于對照組,E2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激素水平變化情況比較(±s,IU/L)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激素水平變化情況比較(±s,IU/L)
注:* 表示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 <0.05;#表示與同組術前比較P <0.05。
組別FSH術前 術后3 個月 術后6個月E2術前 術后3 個月 術后6個月LH術前 術后3 個月 術后6個月對照組 7.84±0.31 10.02±1.03# 10.24±1.78# 58.67±3.10 53.16±3.22# 50.79±5.17# 10.26±1.12 12.30±1.27# 15.37±1.47#觀察組 7.92±0.24 8.44±0.38* 8.10±1.13* 58.37±3.22 57.12±2.54* 58.14±5.22* 10.18±0.65 11.04±0.74* 11.23±0.84*
在30~50 歲婦女中子宮肌瘤發病率較高,發病早期患者多無明顯臨床表現,但隨著病情發展會表現為盆腔疼痛、月經紊亂等,甚至可能出現急性扭轉[4]。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具有創傷較小、視野清晰、恢復較快的優點,并且最大程度減少了對盆腔臟器的影響,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因而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5]。子宮是女性體內能綜合調節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生殖器官,將其切除后可能會對卵巢產生一定影響。然而有關不同子宮肌瘤術式對卵巢功能的影響,各家研究結果不一,袁文娟等[6]研究稱,子宮切除術對40 歲以下女性的卵巢功能影響不明顯,可影響40歲以上女性的卵巢功能。袁文娟等[7]研究稱新式子宮切除術(盡量維持原有的盆腔結構和卵巢血供)對子宮良性疾病患者術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影響不明顯,93%患者卵巢無功能減退表現,而行子宮全切術的50例患者術后1 周~2 a 內卵巢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減退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前、術后FSH、E2、L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說明子宮肌瘤剔除術對子宮卵巢血供和結構影響較小,從而維持了卵巢正常的分泌功能。而對照組術后FSH、LH 水平高于術前,E2 水平低于術前(P <0.05),提示子宮切除術對卵巢和子宮的完整性破壞較大,明顯影響了卵巢的分泌功能。因此,如果患者條件允許情況下,應盡量選擇子宮肌瘤剔除術,以降低對卵巢功能的影響。
[1] 王冬梅.改良陰式子宮切除術45例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1):1184-1185.
[2] Qi H P,Li J B,Zhang Y,et a1.Comparison of the displacement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based on 4D CT scan and 3D CT scan assisted with active breathing control[J].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2013,35(7):514-517.
[3] Disu S,Kalu E.The effects of uterine artery embolisat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n ovarian function in women with uterine fibroids[J].BJOG,2010,117(13):1663-1664.
[4] 田小維,劉亞婷.西安市東關南街社區婦女宮頸癌、HPV 篩查與性伴侶HPV 篩查情況分析[J].國外醫學(醫學地理分冊),2013,34(2):99-101.
[5] Oishi H,Wada-Hiraike O,Osuqa Y,et a1.Spontaneous cessation and recurrence of massive uterine bleeding can occur in uterine artery pseudoaneurysm after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myomectomy[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3,39(2):598-602.
[6] 袁文娟,李金榮,孫航,等.不同術式子宮切除與性激素及血脂改變的相關性[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6,42(2):142-144.
[7] 王愛玲,劉曉琴,于翠革.困絕經期子宮肌瘤患者肌瘤剔除術的價值[J].陜西醫學雜志,2006,35(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