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波
近來,敘利亞內戰中興起的“伊斯蘭國”對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發動進攻后,伊拉克庫爾德人的武裝力量在西方國家軍事支持下進一步加強,從而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于早已懷有獨立意愿的伊拉克庫爾德人是否會就此機會走向獨立的密切關注。
庫爾德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無國家民族,主要居住在中東的庫爾德斯坦地區。庫爾德人口目前約有2900萬,是中東地區與阿拉伯、突厥、波斯以及猶太等民族并列的五大民族之一。庫爾德民族從公元前6000年開始就生活在庫爾德斯坦地區。這個地區位于扎格羅斯山和托羅斯山以及向南延伸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向北延伸到亞美尼亞的安納托利亞地區。庫爾德人有自己的語言和生活方式,他們的生活方式屬于“哈拉夫”文化。
庫爾德斯坦地區在歷史上曾被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色佛爾條約》雖然曾提出過給予庫爾德人獨立的權利,但在后來列強的爭奪中,庫爾德斯坦地區最終被劃分給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等中東國家以及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等中亞國家。此后,分布在中東地區不同國家的庫爾德人都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爭取民族權利的民族運動,但目前只有伊拉克庫爾德人在他們生活的庫爾德斯坦地區建立了地區政府,獲得了高度自治。
然而,由于伊拉克庫爾德人與伊拉克占主體的阿拉伯人之間的矛盾難以化解,爭取庫爾德地區的完全獨立依然是伊拉克庫爾德人的強烈愿望。
庫區曾獲美國占領軍支持
伊拉克國內的庫爾德人大約為650萬,占伊拉克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是庫爾德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1932年伊拉克脫離英國的控制獲得獨立后,伊拉克國內的庫爾德人也開始了他們長期堅持不懈的爭取民族權利的斗爭。在伊拉克庫爾德人的民族運動中,最主要的政治領導力量是伊拉克庫爾德民主黨和伊拉克庫爾德愛國聯盟。民主黨成立于1946年,其政治基礎主要是伊拉克庫爾德的部落勢力和城市知識分子。愛國聯盟成立于1975年,其政治基礎是從民主黨內分裂出來的具有社會主義傾向的左翼團體。
在領導伊拉克庫爾德人反抗伊拉克政府爭取民族權利的斗爭中,這兩大政黨雖然相互之間發生過多次沖突,甚至爆發戰爭,但最終還是在1988年建立了伊拉克庫爾德斯坦陣線,形成了伊拉克庫爾德地區政治力量的基本結構。
在庫爾德政黨的領導下,伊拉克庫爾德人實現自治的歷程始于1970年。當時,伊拉克庫爾德人經過和政府的多次沖突和多輪談判后,簽訂了和平協定,規定四年內給予自治。1974年伊拉克政府雖然給了庫爾德人有限的自治,但卻加緊了對庫爾德自治區的控制、封鎖和打擊。1987年,薩達姆政權在鎮壓庫爾德人的時候甚至使用了化學武器。1990年薩達姆政權入侵科威特引發的海灣戰爭爆發后,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688號決議”,其中第一次以國際社會的名義要求伊拉克政府停止鎮壓庫爾德人。
此后,在聯合國設立的“安全區”保護下,伊拉克庫爾德地區進行了大選,建立了自治區政府。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后,伊拉克庫爾德自治政府在美國占領軍的支持下,終于在伊拉克的國家憲法中被承認擁有管理埃爾比勒、杜胡克和蘇萊曼利亞三個省的權力,從而實現了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的實質性自治。同時,其領導人塔拉巴尼還被選舉為伊拉克國家總統。不過,要求地方高度自治的伊拉克庫爾德地區政府,與希望加強中央集權的伊拉克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并未得到解決。
和周邊多國關系良好
目前,對于伊拉克庫爾德人來說,爭取獨立已經具備了三方面的有利條件:首先,伊拉克庫爾德人長期以來,在反抗伊拉克政府的斗爭過程中,與周邊國家的政府都保持了相對友好的關系。
在土耳其方面,伊拉克庫爾德人早就意識到,土耳其政府對于他們在伊拉克北方地區的生存和自治具有重要意義。這主要是因為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政府曾對土耳其國內的庫爾德工人黨提供支持,因此造成了土耳其政府與伊拉克政府之間的矛盾。而伊拉克庫爾德人雖然在其管轄的地區為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人員提供庇護,但卻反對他們從伊拉克庫爾德地區對土耳其發動武裝攻擊,而且還多次允許土耳其軍方越境進入伊拉克庫爾德地區展開軍事行動,打擊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的武裝人員。因此,土耳其政府不僅和伊拉克庫爾德人建立了聯系以維持邊界安全,而且還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就承認了和伊拉克庫爾德地區政府間的外交關系。
在伊朗方面,伊拉克庫爾德政黨與伊朗政府之間也有過長期合作。1979年伊朗什葉派伊斯蘭政權建立后,為了瓦解對其構成遏制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就一直積極支持伊拉克庫爾德人從伊拉克分離,以削弱伊拉克政權。作為回報,伊拉克庫爾德人在1991年建立區域自治政府后,也禁止那些駐扎在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的伊朗庫爾德反對派,從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的武裝營地對伊朗發動攻擊。
在敘利亞方面,伊拉克庫爾德人的主要政黨庫爾德愛國聯盟和庫爾德民主黨都與敘利亞政府長期保持聯系。在反抗伊拉克政府的斗爭中,伊拉克庫爾德政治領導人曾獲得過敘利亞政府的庇護,伊拉克庫爾德愛國聯盟最初就是在大馬士革建立的。為此,伊拉克庫爾德領導人多年來也反對那些居住在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的敘利亞庫爾德人,在其駐地開展對敘利亞政府的斗爭。
土耳其對庫區獨立立場轉變
最主要的是,與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相鄰的主要國家土耳其,近來也對伊拉克庫爾德人獨立的態度出現了明顯變化。土耳其過去曾強烈反對伊拉克庫爾德人獨立,甚至宣稱伊拉克庫爾德人如果獨立就意味著戰爭。但最近土耳其執政的發展與正義黨卻表示,愿意接受在伊拉克北部地區成立一個庫爾德國家。
這是因為,土耳其政府看到,伊拉克這個鄰國在過去的近一個世紀中可以說是充滿了戰爭、無政府狀態和叛亂。特別是伊拉克戰爭后,伊拉克的局勢更加令人擔憂。因此,土耳其政府認為,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的獨立,能夠為自己提供更多的安全和穩定。由于伊拉克庫爾德人可以在土耳其與其南部充滿矛盾和沖突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之間形成一道緩沖,因此土耳其更愿意接受一個獨立的庫爾德國家,而不是一個由阿拉伯伊斯蘭政府領導的伊拉克國家。endprint
最后,當前興起的“伊斯蘭國”造成的地區安全危機,也給伊拉克庫爾德人走向獨立帶來了新的機遇。“伊斯蘭國”武裝力量從敘利亞進入伊拉克攻城略地,不僅嚴重威脅到伊拉克國家的主權和庫爾德地區的安全,而且還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這個地區的利益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庫爾德地區武裝得到了來自西方國家大量軍火援助,使其軍事實力大為加強。在目前情況下,如果伊拉克庫爾德人宣布獨立,伊拉克政府軍將難以通過軍事方式加以阻止。
獨立面臨的現實困難
不過,客觀地說,伊拉克庫爾德人雖然具有這些走向獨立的有利條件,但如果真正宣布獨立,還要面臨一系列現實的困難處境:從國際關系的地區權力結構來說,如果出現一個新的庫爾德國家,會造成這個地區權力結構的變化,從而帶來新的不穩定因素。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國際體系出于對其自身穩定性的要求,并不支持分裂現存國家。
美國雖然在庫爾德人面對“伊斯蘭國”進攻時,為庫爾德人提供了大量武器,極大地加強了庫爾德武裝的力量,但在目前情況下,也不愿意看到伊拉克庫爾德人獨立。因為伊拉克國家的分裂,會成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失敗的又一證明。
在地緣環境方面,獨立的伊拉克庫爾德地區就會成為一個內陸國家。這種內陸國家的局面,會讓這個獨立的國家受到禁運和封鎖的威脅。因此,庫爾德人一旦獨立,就必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土耳其政府的支持才能生存。近年來,土耳其不僅和伊拉克庫爾德地區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和安全關系,而且還建立了密切的經濟聯系。在庫爾德地區投資的大量土耳其公司,經營的范圍涉及庫爾德地區的各個經濟部門。同時,土耳其人還涉足庫爾德地區經濟核心的石油工業,與庫爾德人達成了雙方共同開采油田的協議。雙方的這種聯系,已經使得伊拉克庫爾德地區在經濟上無法擺脫對土耳其的依賴。因此,獨立的“庫爾德國家”必然會受到土耳其的控制,甚至成為土耳其的附庸。
中國也需審時度勢
面對伊拉克庫爾德地區自治程度的不斷提高和獨立意愿的不斷加強,中國政府必須采取各種具體措施進行有效應對。
在政治方面,對于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的獨立問題,中國政府在堅持外交政策五項基本原則的同時,也應考慮到庫爾德人歷史上曾經有過國際條約承諾給予獨立的國際法依據,還要看到伊拉克國內民族矛盾長期存在的現實狀況,從而采取更為明智的態度,及時調整對待伊拉克庫爾德問題的政策。
鑒于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目前已經實現高度自治,特別是庫爾德地區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簽證制度而且不再接受伊拉克簽證的實際情況,我國政府應和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政府進行談判,爭取盡快與庫爾德地區政府互設領事簽證機構,處理中國與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的人員往來問題。
在經濟方面,中國雖然在伊拉克國內參與了一些重要的能源開發,例如2009年獲得了與英國石油公司聯合開發伊拉克中部地區的魯邁拉油田權利。但在伊拉克庫爾德地區,中國企業對當地的投資和經貿聯系還非常有限。
2008年,中國駐伊拉克大使常毅訪問伊拉克庫爾德地區時,庫爾德自治區蘇萊曼利亞省商會主席霍拉米就明確提出,庫爾德地區與中國一直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殷切希望中國政府鼓勵更多企業到庫爾德地區投資。特別是,伊拉克庫爾德地區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這次與“伊斯蘭國”的沖突中,庫爾德武裝力量又從“伊斯蘭國”手中奪取了原來由伊拉克政府控制的基爾庫克地區。
基爾庫克地區的油田是伊拉克北部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油氣田之一,并建有原油管道連接土耳其和黎巴嫩的港口。對于中國日益增加的能源進口需求來說,投資開發這個地區的能源更應得到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