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硯青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發病率高達50%的男科疾病已成為威脅男性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為了呼吁社會關注男性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0月28日定為“世界男性健康日”。
就我國男性健康的整體狀況和相關問題,《瞭望東方周刊》專訪了中華醫學會男科學會主任委員、中國性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主任姜輝教授。
男科疾病發病率高達40%
《瞭望東方周刊》:請問男科疾病主要包括哪些疾???發病率如何?
姜輝:我們可以用另一個更加通俗易懂的說法來解釋:凡是男人身上沒有的器官疾病都叫婦科疾病,凡是女人身上沒有的器官疾病都屬于男科疾病。
應該說,男科疾病的發病率比較高,全球約有半數男性都涉及男科疾?。喝缜傲邢傺椎陌l病率在11%~16%,40歲以上男性性功能障礙發病率是52%,男性不育的發病統計是10%~15%,39%的男性存在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
《瞭望東方周刊》:導致這些男科疾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姜輝:男科疾病大多與雄激素相關。雄激素不僅會影響性功能和生育功能,由于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有雄激素的受體,因此雄激素一旦下降,會帶來骨質疏松、肌肉無力、肌肉萎縮、脂肪增多、思維不夠敏捷等情況,更為嚴重的還會引起內臟脂肪堆積所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等。
男性的生殖器陰莖是全身血管最豐富的組織,由于陰莖的血管較細,很容易堵塞,所以血管老化較早表現在性功能上,而心腦血管較粗,代償機制較強,只有堵塞相當嚴重的時候,才能被發現。可以說,性功能是男性健康的風向標。
全國只有約3000名專職男科醫生
《瞭望東方周刊》:我國男科醫學的發展現狀如何?
姜輝:盡管長期強調男女平等,但是我國對于男性健康的關注程度嚴重不足。
男性在健康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甚至較女性更為嚴重,比如男孩的出生缺陷率和流產率都高于女孩。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低了3~6歲。
男科醫學卻始終處于較弱地位,在研究男子生殖系統疾病防治規律方面,遠遠不能滿足現實需要。
據2010年調查資料顯示,全國約有8000多名醫生直接或間接從事男科工作,其中超過六成是泌尿外科醫生兼看男科,約3000名專職男科醫生,其中大部分是中醫。
只有男科成為單獨的診療科目才能真正地解放男科醫生,使他們深入鉆研,讓男科更細化,有更大發展。
必須對公眾加強健康教育
《瞭望東方周刊》:除了建立男科診療科目之外,我們還有哪些工作可以做?
姜輝:必須對公眾加強健康教育,這不僅可以幫助患者進行早期診斷,還可以降低其他疾病的發生率。
當陰莖血管堵塞50%時會出現陽痿,這時全身大概也有20%的血管出現堵塞。但對于患者來說,除勃起功能障礙之外,并沒有其他感覺。如果教育到位,患者就會意識到陽痿和全身血管有關,及早就醫診斷并治療,那么心血管疾病、心臟病就會延緩出現。
《瞭望東方周刊》:我國男科疾病的就診情況如何?
姜輝:社會觀念普遍認為男人應該是強者,不會也不能出現問題。就算感覺到了問題,一般也都忍著不說。
曾有這樣一個統計:中國男性的就醫率要比女性低30%,這并不意味著男人不生病,而是男人得了病卻總扛著。亞洲男性健康研究所的一份統計顯示,我國成年男子的勃起功能障礙就診率只有17%,而其他國家和地區普遍在30%以上,日本的就診率更是超過了40%。
另外還有一組數字可以說明大家對于男性健康的重視程度不足。美國《時代》周刊2014年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雄激素產品在2011年的銷量是17億美元,2013年達到24億美元,預計這個數字在2018年將突破36億美元。
反觀我國,雄激素產品的銷量還不到全球的0.5%。這并不是因為中國男人比外國人強,而是因為我國男性普遍對與雄激素缺乏認知。數據顯示,美國每百萬人口中,對于雄激素的認識率達到128人,而我國卻只有16人,相差8倍。
男科治療亂象多
《瞭望東方周刊》:以往一說起男科,大家就會想到街頭小廣告和不規范的小醫院。請問現在是否還存在行業亂象?
姜輝:我國正在大力推動醫療產業和健康行業的發展,未來政府會批準民營資本、社會資本對醫療和健康產業進行投入,這也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行業監管。
由于我國對醫院的醫療行為沒有聯網,因此病人的診療花費并不透明。我們現在還是經常能聽到、見到一些不規范的泌尿男科醫院在給病人看病時,動輒開出數萬元的物理治療或手術治療,而實際上其中不少治療都是不必要的。
應該說,現在男科領域的亂象相對較多,所以我們一直呼吁要進行行業監管,這既是政府的職責,也是我們男科行業學會的職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