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宏


作為倫敦金融城600多年來的第二位女性市長,吳斐娜很特別。與那些男性前任們不同,她坐下后,會再花上幾秒鐘整理戴在脖子上的項鏈徽章。一頭金色短發的吳斐娜下意識的這個小動作,給金融城市長這個頗有威嚴的職位帶來了幾分女性的嫵媚。
律師出身的吳斐娜恪守傳統。近年來,訪問中國已成為歷任倫敦金融城市長的“必修課”,吳斐娜也不例外。2014年11月她將退休,她把中國排成任內訪問的最后一個國家。“我習慣把最好的放在最后。”她說。
不知這種解釋是否出于客套,但起碼她一上任就取好的中文名終于能派上用場了。
這位本名叫菲奧娜·沃爾夫的金融城市長訪華前,在倫敦金融城的官邸里接受了本刊記者的采訪,暢談與中國的金融合作。
人民幣國際化,倫敦深感興奮
《瞭望東方周刊》:這次中國之行你要訪問三個城市,有什么預期?
吳斐娜:我很高興在這一令人興奮的經濟轉型期訪問中國。我要訪問的北京、上海和深圳是中國經濟的核心,也是中國實行經濟改革以及對外開放的先鋒。如今,英中兩國都在積極尋求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這次訪問是加強兩國關系、交流兩國經濟發展經驗的極好機會。
英中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已經10年,兩國在各個行業領域仍有著廣闊的合作發展空間,特別是貿易投資方面。倫敦可利用其特有的國際地位和資本實力、完善的法律法規和多元文化的人才資源幫助中國的經濟發展。我們期待著進一步加快發展雙邊合作關系,使兩國共同受益。
此外,對于人民幣的國際化,倫敦深感興奮。倫敦是全球外匯交易中心,目前也在積極建立全球人民幣的離岸交易中心。
歡迎核能領域的技術合作
《瞭望東方周刊》:在2014年9月舉行的中英財經對話中,雙方承認能源領域合作是重要支柱。而且自從中英政府間關于加強民用核能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以來,雙方在核能領域合作進展不少。你如何看待中國企業努力參與英國核電設施建設的問題?
吳斐娜:我們歡迎外國公司在能源領域投資,這有助于提高能源服務標準。英國從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能源領域私有化,投資和服務都有了很大提高,能源價格也在不斷下降。
英國不僅歡迎中國投資,更希望看到更多技術層面的合作,帶來專業人員和新科技。
能源投資并不僅僅是財務投資,盡管英國在項目管理等方面擁有優勢,但全球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擁有核電方面的獨立技術。人們經常問我,像核電站這樣的戰略性資產,怎么能讓外國公司參與其中呢?對此我們毫不擔心,原因在于對其有著嚴格的監管。
穩定的金融服務業監管系統
《瞭望東方周刊》:你將訪問上海,上海是中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在其發展過程中能從倫敦借鑒哪些經驗?
吳斐娜:就拿在倫敦證交所上市來說,這里面主要牽涉至少15類不同環節的金融服務,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在這方面倫敦有著健全的體系,而且完全對外開放,這吸引很多人來這里做生意。在他們取得成功后,更多人被吸引到這里來,形成良性循環,機會也越來越多。
在前幾天的一個私募基金舉辦的午餐會上,我身邊坐著一個法國人。我問他為什么從巴黎搬到倫敦來,他說,在倫敦他走著就能和20個投資人見面,因為大家都喜歡在倫敦做生意。
大型的主權財富基金在倫敦設有辦公室,他們從這里向全球進行投資布局。倫敦之所以如此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其在開放自由的同時,擁有穩定的金融服務業監管系統。
《瞭望東方周刊》:倫敦金融城在10年前就建立了碳交易體系,力推建立全球性碳交易機制。但近年來碳市場低迷,金融城碳排放交易從業者人數下降了70%,2013年底一些銀行業也相繼縮減或者關閉了碳交易部門。在這種情況下,金融城是否還將建立全球碳交易中心作為自己的目標之一?
吳斐娜:這是個好問題,我承認碳交易體系的發展確實落后于之前的預期,其核心問題在于碳價格一直在下跌,因此并不需要大規模使用碳交易,碳交易在市場的作用下也不斷被邊緣化。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項研究聲稱,即使忽略所有全球效益,對碳排放定價的機制也會讓許多國家受益。這份報告提出,按照排放量最大的20個國家的國內情況,合理的碳排放價格應該是每噸57美元,遠高于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目前大約每噸20美元價位。
對政府來說,對碳排放價格的談論是今后的一個重要議題,碳價格制定應該更加國際化,交易機制也應該更為活躍。當然,要達到這一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致力于服務全體居民
《瞭望東方周刊》:你稱金融城為金融機構服務,但作為一級地方政府,金融城也需要為區域內的居民服務。在這方面,金融城做了哪些努力?
吳斐娜:倫敦金融城里有大約7000名居民,每天在這里工作的人超過35萬。作為大倫敦地區的一部分,金融城也一直致力于對全體居民提供服務。
幫助年輕人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之一,目前我們開展了不少項目讓年輕人能夠找到工作。
倫敦金融城是財富聚集之地,不少基金會已經運作了超過一個世紀,他們致力于解決一些社會問題,而且并不囿于金融城這一平方英里范圍內。他們為很多學校和學徒計劃以及慈善組織提供資助。在不少組織的網頁上都有“金融城橋梁基金會”的標識,這個基金會每年投入1500萬英鎊用于資助各類社會項目。
我們一直鼓勵商界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幾天前我參加了著名的“巨龍獎”的頒獎典禮,這一獎項是授予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企業的。“巨龍獎”從創立到現在已經27年,金融城能成為其中的一部分我覺得很榮幸,我希望能讓更多的企業為社會服務。
當金融城市長像是做志愿者
《瞭望東方周刊》:金融城市長是一個享有很高榮譽的職位,不過這個職位沒有年薪,而且還要經常出差,你對此有什么體會?
吳斐娜:當金融城市長像是做志愿者,為了干這個,你不得不提前攢點錢。
不過金融城市長也享有一些專屬的特權,要扮演好這個角色就必須干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要代表金融城發表大量的演說,比如我昨天就做了五次演講。第二是要舉辦很多活動,我們每年在市長官邸舉辦各種會議和晚宴,共計接待5萬名來賓。第三是要通過自己的關系,將各方面的人士集中在一起進行對話,比如不同的國家代表來到倫敦和英國政府進行會談,而我們負責牽線搭橋。
《瞭望東方周刊》:你對繼任者有什么建議?
吳斐娜:從1189年以來,我是第二位擔任倫敦金融城市長的女性,這使得我能更多地關注一些和女性有關的話題。在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這個崗位上,目前只有7.2%由女性擔任,因此我們需要繼續為提高女性的地位做很多工作。
我的繼任者和我一樣將關注弱勢群體,重點是提高殘疾人的地位,并將就此與兩個慈善組織展開合作。之所以在慈善方面下大功夫,是因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金融城的聲望遭到損害,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地考慮人力資本而不僅僅是金融資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