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
烏 克蘭政治危機再次爆發時,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國際關系學家大都一致認為,俄羅斯不會接納克里米亞。這樣,形同與西方攤牌,面臨巨大的對抗和制裁風險。
然而令誰也想不到的是,普京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令克里米亞“回歸”,并對西方的所謂制裁毫不在意,并大加嘲諷。
世界似乎永遠讀不懂普京的下一步。
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認為普京是個冷酷且會找麻煩的人,但預言他會是個強硬、能干的領導人。喬治·W·布什想在反恐戰爭的問題上,讓普京扮演朋友和合作伙伴的角色,但他的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最終破滅。貝拉克·奧巴馬試著通過逐步在克里姆林宮內積聚“盟友”的方法進行變通。該方法一度奏效,但逐漸失效,直到現在美俄關系達到了冷戰結束以來最糟糕的境地。
15年中,弗拉基米爾·V·普京困擾著想把他琢磨明白的幾任美國總統,使他們一次次地對他下錯判斷。他不遵從對他的假設,斷然拒絕他們示好的努力。跟他們吵過架,給他們上過課,誤導過他們,指責過他們,讓他們等待過、猜疑過、背叛過他們,也曾感覺被他們所背叛。
三任總統都曾經用各自不同的方法,試圖通過自己的視角來審視普京,以為普京會以他們設想的方式來考慮俄羅斯的利益。不過他們都低估了普京的大腦。
●克林頓初識普京強硬自找臺階下
克林頓與普京的最初一次交鋒,可追溯至2000年6月,當時普京剛當選總統不久,美國總統克林頓“恰逢其時”訪問俄羅斯——克林頓不久后即將告別白宮,此時訪問莫斯科,主要是探探俄羅斯新總統的虛實。
除了克格勃的身份和第二次車臣戰爭,當時的美國對普京所知不多。
盡管俄羅斯已不是前蘇聯,但美國人卻不敢掉以輕心。五角大樓試圖廢棄1972年美蘇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以便著手制定一項全面導彈防御計劃,即最早由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戰體系。表面的理由是防衛美國和盟國安全,但此舉勢必對俄羅斯戰略安全構成威脅。
《反導條約》禁止美蘇兩國部署核導彈防御體系,一直被俄羅斯看作是核威懾的基石。倘若一方獲準研制能夠擊落另一方遠程導彈的體系,微妙的均勢就會被打破,有防御盾的一方或許會先發制人發動打擊。無疑,力量已經受到削弱的俄羅斯將處于更不利的戰略地位。
國家利益受損,更兼政府面子受創——因為此舉清楚表明,西方根本不將俄羅斯列為盟友。在與克林頓的會晤中,普京當仁不讓,展現強硬本色。連續兩天,他嚴詞抨擊美國單方面建立導彈防御體系的計劃。最后一天在克里姆林宮告別會晤時,作為東道主的普京還不留情面地發出了警告:美國如果一意孤行,俄羅斯將作出“適當的”,“或許是意想不到的,很有可能是非對稱性的”反應。
克林頓聽完普京的說教后,轉過身對助手博特輕聲說:“我想這個人以為我第一次沒聽懂他的意思,要么他傻,要么他以為我傻。咱們盡快把這件事打發掉,然后去見前總統葉利欽。”
●布什想扇普京耳光
布什就任的時候就對普京心存懷疑,私下稱他是“一個冷酷的家伙”。但2001年6月,雙方在斯洛文尼亞舉行首次會晤,布什發表了現在廣為人知的評價,稱自己看到了這個俄國人的靈魂,隨后兩人建立起了融洽的關系。
為了聯絡感情,普京給有虔誠信仰的布什講了一個故事,是關于他母親給他一個十字架的故事,這個十字架是他的鄉間住所著火后唯一幸存的東西。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相信這一套。布什的副總統迪克·切尼曾私下告訴別人,看到普京的時候,“我想的都是克格勃,克格勃,克格勃。”但布什下定決心要抹去歷史遺留的隔閡,在這位俄羅斯領導人訪問戴維營和布什在得克薩斯的牧場期間都積極示好。
普京喜歡炫耀他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事件后,第一個給布什打電話的外國領導人,而且他準許美國軍隊進入中亞,將中亞當作針對阿富汗的行動基地。
但普京從沒覺得布什帶來了什么回報,兩人關系因伊拉克戰爭及克里姆林宮對國內異議分子的加速鎮壓而陷入緊張狀態。到了布什的第二任期,兩人因為俄羅斯的民主制度產生了爭執。2005年,在斯洛伐克舉行的會議上,兩人非常暴躁,爭執達到頂峰。
談話記錄顯示,布什后來向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抱怨說,“就像是初中的辯論賽一樣。”普京不斷回擊布什的觀點。布什說:“我在那兒坐了1小時45分鐘,沒完沒了地說,翻譯一度讓我十分抓狂,我差點就要越過桌子,狠狠地扇普京一耳光。他說話的口氣帶著嘲諷,指責美國。”
2008年春天,布什力推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此舉致使聯盟成員國之間產生分歧,并激怒了普京。2008年8月,兩位領導人在北京參加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傳來了俄羅斯軍隊進軍格魯吉亞的消息。
●奧巴馬的“重啟”策略
布什沒有盡其可能,采取最嚴厲的懲罰措施,他的繼任者更是很快就改弦更張。在就任總統幾個月后,奧巴馬決定,不再因為格魯吉亞問題而去孤立俄羅斯,他想要重建關系。與前幾任總統不同,奧巴馬試圖通過繞過普京而不是與他結交來建立關系。
有很多人質疑奧巴馬的策略,其中包括當時繼續擔任國防部長的蓋茨和國務卿希拉里?羅德姆?克林頓。與蓋茨一樣,希拉里對普京深表懷疑。她私下戲謔地模仿普京在會晤期間,大張著雙腿的典型男人式的姿勢。
即便她和蓋茨都不認為這個策略有多大的成功機會,但他們都覺得這個策略值得一試。她還興沖沖地送給俄羅斯外長一個印有“重啟”字樣的按鈕,雖然這個禮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俄語拼寫錯誤才被人記住。
幾名俄羅斯問題專家表示,奧巴馬并不了解普京如何看待烏克蘭在2月爆發的推翻莫斯科盟友的親西方革命。曾經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俄羅斯問題顧問的魏斯說:“在奧巴馬和普京并未建立真正的友好和互信關系的情況下,通過高層通話來真正解決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似乎基本上都是在故作姿態,各執一詞。”
奧巴馬試圖找到終結烏克蘭危機的方法,他向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等仍與普京保有關系的領導人尋求幫助。默克爾私下告訴奧巴馬,在與普京交談過后,她認為普京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后來公開表示,普京有關克里米亞的講話“與現實不符”。
近兩年來,奧巴馬在與普京的爭斗中,不論是引渡斯諾登的問題、還是向敘利亞動武的問題、以及近期的克里米亞問題,都在普京的面前敗下陣來。
美國決策者正在尋找預測普京行為的方式。美國防部純估司的這一項目使用肢體動作模式分析原理來預測領導人的行動。
自1996年以來,純估司就開始支持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研究員布倫達·康納斯的研究工作。康納斯的成果包括2008年關于普京的一份報告,名為《動作、大腦與決策——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
該研究的目標是了解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肢體動作模式,并確定這種模式是否有助于了解這位領導人的態度和情緒等。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肢體簽名”,包括肢體動作之間的關聯。這種模式的獨一無二性就像DNA一樣。
然而,對于普京,事情遠沒有研究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