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山市圖書館對佛山市聯合圖書館各成員館的數字資源建設服務現狀開展調查,分析建設現狀與對策,提出需尋求以區域聯合力量突破數字圖書館發展瓶頸。文章通過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服務的初探實踐成效示例,闡述建立以聯合圖書館數字資源體系為基礎、圍繞讀者服務為中心的區域資源聯合服務新模式,思考進一步推動佛山地區數字資源共建共享的服務策略。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聯合圖書館;共建共享
[中圖分類號]G250.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目的,是要優化整合內容豐富且媒體格式多元化的數字資源,實現公益、便捷地為大眾提供所需信息的服務目標。隨著數字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數字資源的紛繁充盈,國內許多圖書館在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受制于領導重視程度及自身體制管理等因素,各級圖書館條件差異較大,其館藏數據庫的信息資源質量、用戶授權限度、應用技術標準、服務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參差不齊,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本地區數字特色資源的挖掘開發和共享利用。因此,尋求區域內各類型圖書館間的合作力量,對館藏特色資源群進行共建共享并協同發展管理,實現用有限資源為讀者免費提供最大量實用專業的信息服務,已經成為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服務的新趨勢。
1 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現狀調研
近年來,佛山地區公共圖書館在深化資源建設服務過程中,面臨著與各地類似的發展瓶頸:廣大讀者對數字資源的學科種類需求、專業質量要求、服務指引期望不斷提高,而由于資源價格攀升、采購資金有限及技術服務人才欠缺等因素制約,單憑一館之力已不可能滿足讀者心目所需,獨立地優化管理和自建不輟也僅是杯水車薪[1]。在此形勢下,佛山市圖書館于2013年初啟動“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項目,對佛山聯合圖書館成員館進行資源概況調研,牽頭開展佛山地區的區域資源聯合建設服務工作,計劃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和運作,研究建立以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數字資源為基礎的共建共享體系和聯合服務機制,使成員館之間的資源建設能統一協調和分工合作,探索實現佛山地區數字圖書館的均衡集群服務。
1.1 缺乏聯合的資源建設途徑,本地資源集群服務效益不高
截至2013年3月,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成員館達37家,其中市、區級成員館(共5家)均已開展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在設備和資源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投入,而區級以下村、鎮、社區等成員館沒有開展此類資源建設。佛山市圖書館通過問卷、電話詢問、瀏覽各館網站等方式對佛山市禪城區圖書館、南海區圖書館、高明區圖書館、三水區圖書館和佛山市圖書館(四區一市)的數字資源建設概況進行調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佛山市聯合圖書館市/區級成員館截至2013年3月的資源建設概況
說 明 各館含重復采購資源7種。各類資源占總資源量比例分別為:政經參考類占27%,電子期刊類、學習娛樂類、電子圖書類各占15.4%,地方史志類占12%,電子報紙類占8%,圖情信息類占4%,綜合信息等其他類占2.8%。 各館無重復自建資源。各類資源占總資源量比例分別為:政經參考類占31.6%,電子期刊類占15.8%,學習娛樂類占10.5%、電子圖書類占15.8%,地方史志類占26.3%。 各館含重復試用資源7種。各類資源占總資源量比例分別為:政經參考類占25%,電子期刊類占10.7%,學習娛樂類占32.1%、電子圖書類占17.9%,地方史志類占14.3%。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各館數字資源有不同程度的重復,而且對聯合圖書館讀者開放授權方式各有異同。現有開展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市、區級聯合成員館,由于所屬地區行政體制差異較大,造成長期以來資源建設各自為政、兩極分化的情況突出,除了在資源分配上存在建設重復、品種不均、質量及數量不足等問題外,還存在缺乏聯合通用的統一技術途徑的問題[2]。讀者作為聯合圖書館的合法用戶,仍需憑借不同認證信息,分別登錄各館網站去逐一檢索所需資源庫,使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整體資源的集群服務效益得不到有效提高。在此情況下,如何盡快縮短資源建設差距、如何統一技術標準實現資源共享,成為聯合館協同資源建設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1.2 缺乏有力的資源推廣服務能量,區域資源整體利用效益不強
為了解佛山市聯合館已開展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成員館自身資源推廣服務概況,佛山市圖書館對區級以上聯合成員館進行調研,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佛山市聯合圖書館市/區級成員截至2013年3月的資源服務概況
數字資源的推廣服務是資源建設服務的延伸,是將數字資源的建設項目、服務對象及操作流程加以說明指引,以一種主動式的服務來宣傳通知或者引導說服潛在用戶,激發其使用意愿,從而提升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知名度、利用率。據表2調查顯示,市、區級聯合成員館雖然引進了不少數字資源,但由于人員分配不足及服務意識不強,導致各自獨立的資源推廣服務力量單薄,其設置的專職服務部門及技術咨詢方式單一甚至缺失,既無法及時推薦宣傳新資源和指引用戶使用,也無法讓讀者通過合適的途徑去了解學習和表達訴求,導致大眾對各館資源的普遍關注度降低,資源服務推陳出新也乏人問津。
1.3缺乏長效的資源服務管理機制,館藏資源監管評估不足
調查還發現,由于聯合館沒有一個資源共知共建的主導組織,一直以來缺乏對彼此資源應用情況實施統一監督和規范,各館亦沒有建立自我監測和評價管理機制,資源每年的使用狀況、用戶滿意度、讀者需求變化等情況均缺乏準確的數據分析基礎,對資源年度績效評估和數據庫價格談判都缺乏有效依據。這種重建設輕服務、重購置輕監管的資源管理方式,往往也導致在應用中經常出現資源信息謬誤、網頁故障出錯但無人知曉的情況,既影響了讀者操作使用,也影響了資源服務實效。
2 佛山地區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聯合服務對策
2.1 加強調研,重視讀者個性化需求
只有把握讀者需求,圖書館資源的建設定位和服務推廣才能有的放矢、為大眾受用。地區圖書館應聯合開展用戶需求調研,了解用戶的數字化閱讀習慣和潛在需求,以此合理定位本地區數字資源建設的目的、方式、內容;區分用戶群體的差異化閱讀素養,重視以讀者服務為中心開展個性化資源推廣活動和聯合服務工作,提高讀者對數字資源的關注和認知。
2.2加強聯合,完善本地資源集群服務方式
聯合是資源集群的基礎,聯合共建共享是區域圖書館資源建設可發揮最大效益的唯一途徑。聯合圖書館需確立主導單位平衡多方利益,在有資源建設能力的成員館間建立資源采購協調組織和機制,明確權利和義務共知互助;需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數據信息格式,開發資源平臺整合聯合共建資源;成員館間應樹立談判共識,盡力爭取和開放資源應用授權,實施差異互補建設,形成共享程度高、種類豐富且實用性強的數字資源集群[3]。
2.3加強認知,提升區域資源服務合作力
在資源聯合建設的同時,需強化各館的主動服務意識,集各館之力,結合多種咨詢服務方式向讀者主動公開信息,同時主動收集讀者服務實況信息,為區域聯合館提供服務評價指標,及時通報和調整共建共享服務策略,從而提升本地區圖書館資源服務的合作力。只有建立起主動服務、聯合服務的認知和目標,才能充分發揮區域聯合館的既有資源和資訊優勢,實現為資源共建共享服務助力護航[4]。
2.4 加強機制,有效實施協同服務模式
機制管理是一切服務有效實施的根基,區域聯合館要實現資源聯合服務,相應對策一是組成聯合的資源管理服務小組,建立協同的信息聯絡、預警監測、評價薦購、用戶咨詢、平臺管理等服務機制,以利于改善資源建設和管理服務細節;二是通過實施資源服務實效監測的機制,積累資源服務基礎數據,強化聯合采購的談判理據,提升資源產品售后服務品質和讀者服務滿意度,有效實現資源協同服務。
3 數字資源聯合共建共享服務初探實踐成效
佛山市圖書館積極尋求區域聯合的力量,按對策思路逐步開展實踐工作,通過立項和組建“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項目組(下文簡稱資源共建項目組),在佛山市聯合圖書館體系的基礎上,以點帶面地推動“四區一市”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共知、共建和共享。
3.1 成立資源共建項目組,定位聯合發展模式
2013年初,佛圖主動牽頭聯絡禪城、南海、三水、高明四個區級聯合成員館主管領導,在完成資源服務現狀調研分析基礎上,提出“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的概念,組織領導聯合會議探討資源合作建設服務的總體思路和發展規劃。最終由佛圖承擔技術研發及協調聯絡工作,成立資源共建項目組制定建設推廣策略及提供技術支持;聯合館試行資源共建共享服務機制,分工合作、協同服務。
目前,資源共建項目組一方面建立起聯合館日常聯絡機制,制定了聯合試行的工作章程、資源購置規范及技術建設標準,盡力做到在資源采購規劃時共知、在資源配置管理時共建、在資源服務推廣中共享;另一方面完善了聯合館體系內數字資源建設的聯動管理、互助服務機制,逐步以“資源共享中心館+資源共享成員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平臺”的區域資源聯合發展模式,形成具佛山特色的數字資源集群聯合建設方案,指引各館能適度運用有限經費,合理差異化地互補購置館藏資源。
3.2 搭建共享平臺系統,實現資源的聯合通用技術
2013年10月,佛圖完成“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平臺”研發,創建了跨館聯網用戶統一認證、聯合館可共享通用的網絡技術系統。該系統技術信息維護及數據庫接入標準由佛圖管理承擔,統一配置資源、統一發布內容;資源數據庫由四區一市分館按既定標準規范共同購置建設、解決授權使用度,數字資源訪問能在各級聯館內包括基層鎮館、文化站點等實現直接接入,統一標識、統一入口、統一認證。
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平臺(以下簡稱資源共享平臺)整合了佛山“四區一市”聯合館的資源庫群、培訓課件、資源資訊等內容,不斷根據讀者需求及應用情況變化,對資源結構和系統內容進行優化調整。各館以統一鏈接標識樹立起佛山市聯合館全新的公益品牌形象,市民在任何一家聯合成員館開設虛擬號,均可免費一站通行使用資源共享平臺的數據庫和信息服務,聯合館從技術上初步實現了區域資源聯合共建共享的服務模式。
3.3規范服務數據管理機制,改善資源集群的科學配置
資源共建項目組制定了資源服務數據規范化管理流程,在資源共享平臺設置記錄瀏覽量和讀者評價的功能,監測資源應用實效和統計讀者需求變量;對聯合館新增建庫或試用資源的分類、授權、時效等信息均做登記,定期統計和聯合通報,使資源共建項目組及時掌握資源服務現狀數據,有效評價和定位資源配置方向,科學調整資源建設規模和種類品質。
目前資源共享平臺收錄了35種聯合采購資源、19種自建資源,同時還以互補原則引進過50多種試用資源作為調整應用和參照類比。通過一系列資源服務數據的規范化管理,有效改善原來資源購置總量稀少、結構單一、種類分布不均的建設局面。科學化配置的資源集群效應極大提高了單館的服務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為讀者提供更全面、更滿足閱讀需求的數字資源。
3.4建立聯合監測管理機制,強化資源品質和服務效益
資源共建項目組還發布了《平臺上線通報》、《聯圖資源共建平臺測試情況反饋表》等工作章程,由四區一市館推選館員代表組成資源服務監測組,圍繞資源質量測試、讀者咨詢訴求、技術服務協同的工作核心,開展測試聯絡、咨詢薦購、數據管理等聯合服務工作。一方面通過日常定期的系統測評,及時反饋各方資源服務有效性,前置發現資源故障以做出最快的技術應對處理,改善服務細節;另一方面接受讀者咨詢和建議,及時妥善為讀者釋疑解惑、提供有效資源引航服務。
以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期間聯合測試情況為例,每天通過監測組檢測平臺資源,發現由于各種故障導致日常資源服務中斷累計達20個工作日;解決讀者咨詢每月均達20余次;累計接收到成員館和讀者的推薦資源達32個。聯合管理工作章程和資源監測組等服務措施的建立,大大降低讀者的資源使用障礙,有效提高其服務滿意度;另外通過實施資源監測和評價機制,也為聯合館積累多項服務實效數據,從而形成合力強化聯合采購的談判理據,共同爭取商業數據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最大效益,以實惠的價格實現技術配置更高效、應用層面更廣泛的資源建設服務目標。
3.5 形成宣傳聚能,以多元化資源服務貼近讀者需求
資源共建項目組還建立起聯合推廣服務機制,加強聯合館工作人員在資源服務方面的主動性、協助度和廣泛力,形成“一館之訊、廣而告之”的宣傳聚能,為讀者導航各類資源的新好推薦、使用指南、服務定制,提高讀者群信息素養,激活用戶需求。
2013年聯合開展了多元化資源推廣活動服務,以在線有獎活動、個性化定制推薦、培訓班講座等形式呈現,使讀者潛移默化,逐步提高對新好資源的使用認知度及體驗感,達到不錯的效果。如“佛山市反腐倡廉網絡教育基地”和“心聲·音頻館”等專題閱讀定制,是根據用戶需求為中心,對館藏資源進行專題開發和挖掘利用,通過融入其工作學習空間,實現資源個性化定制服務,提高聯合圖書館的泛在資源服務能力;又如印制近6萬冊數字資源指南手冊,在聯合成員館免費發放及上門開設講座培訓,為基層圖書館服務人員、數字圖書館廣大用戶提供詳盡的學習指引,深受歡迎廣受好評。
4 不足與反思
佛山市聯合成員館目前已增至50多家,共同通過數字資源聯合共建共享服務,不僅進一步發揮了在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中的樞紐作用,還開拓出傳播文化知識、公益饋贈讀者的互利共贏新局面。但是在實踐工作中,我們仍存在一些困惑,如資源的開放度受資源商版權限制,只能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獲得授權開放,讀者享用度不足,如何提升此類資源的使用范圍和應用效益,需要在工作中探索更佳途徑;另外在聯合成員館的合作中,由于各館人力資源情況不一,在網站建設和技術應用方面仍有相當的提升空間,對于讀者意見反饋和資源故障應對的方面仍存在滯后等不足和缺陷,這些都是我們在區域資源共建共享實踐過程中需要探索和積累經驗去改善之處。
協同發展、優化配置與互補建設將是佛山地區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持之以恒的發展定位,未來,佛山市聯合館還將日臻完善制度策略和技術平臺,使成員館之間的資源建設能統一協調和分工合作,強化資源聯合共建共享服務能力,聯結更廣泛的跨域圖書館數字資源聚力發展佛山地區特色資源群,使佛山地區讀者能享受到更多品種和更加優質的數字圖書館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國慧,龍凈林.區域內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探析——基于海南省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3(1):130—133.
[2]李旋波.珠江三角洲地區數字圖書館聯盟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1):48—51.
[3]黃艷芬.廣東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現狀與共建共享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6):85—87.
[4]潘杏仙.關于區域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的構想[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0(1):27—30.
[5]冉文革.公益性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J].新世紀圖書館,2013(8):6—10.
[6]張贊梅.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以嘉興市的實踐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7):4—6.
[7]方標軍,吳 政,祁 剛.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的組織建設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3(11):3—5.
[8]盛英潔.可持續發展的上海教育資源庫推廣服務機制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8(3):35—39.
[9]宋亞偉.香港中央圖書館電子資源采購與服務[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5(1):61—64.
[10]程蘊嘉.臺灣圖書館電子書資源推廣方式[J].圖書館雜志,2009(10):58—61.
[收稿日期]2014-07-07
[作者簡介]盧藝生(1979年—),女,本科,軟件評測工程師、館員,佛山市圖書館。
以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期間聯合測試情況為例,每天通過監測組檢測平臺資源,發現由于各種故障導致日常資源服務中斷累計達20個工作日;解決讀者咨詢每月均達20余次;累計接收到成員館和讀者的推薦資源達32個。聯合管理工作章程和資源監測組等服務措施的建立,大大降低讀者的資源使用障礙,有效提高其服務滿意度;另外通過實施資源監測和評價機制,也為聯合館積累多項服務實效數據,從而形成合力強化聯合采購的談判理據,共同爭取商業數據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最大效益,以實惠的價格實現技術配置更高效、應用層面更廣泛的資源建設服務目標。
3.5 形成宣傳聚能,以多元化資源服務貼近讀者需求
資源共建項目組還建立起聯合推廣服務機制,加強聯合館工作人員在資源服務方面的主動性、協助度和廣泛力,形成“一館之訊、廣而告之”的宣傳聚能,為讀者導航各類資源的新好推薦、使用指南、服務定制,提高讀者群信息素養,激活用戶需求。
2013年聯合開展了多元化資源推廣活動服務,以在線有獎活動、個性化定制推薦、培訓班講座等形式呈現,使讀者潛移默化,逐步提高對新好資源的使用認知度及體驗感,達到不錯的效果。如“佛山市反腐倡廉網絡教育基地”和“心聲·音頻館”等專題閱讀定制,是根據用戶需求為中心,對館藏資源進行專題開發和挖掘利用,通過融入其工作學習空間,實現資源個性化定制服務,提高聯合圖書館的泛在資源服務能力;又如印制近6萬冊數字資源指南手冊,在聯合成員館免費發放及上門開設講座培訓,為基層圖書館服務人員、數字圖書館廣大用戶提供詳盡的學習指引,深受歡迎廣受好評。
4 不足與反思
佛山市聯合成員館目前已增至50多家,共同通過數字資源聯合共建共享服務,不僅進一步發揮了在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中的樞紐作用,還開拓出傳播文化知識、公益饋贈讀者的互利共贏新局面。但是在實踐工作中,我們仍存在一些困惑,如資源的開放度受資源商版權限制,只能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獲得授權開放,讀者享用度不足,如何提升此類資源的使用范圍和應用效益,需要在工作中探索更佳途徑;另外在聯合成員館的合作中,由于各館人力資源情況不一,在網站建設和技術應用方面仍有相當的提升空間,對于讀者意見反饋和資源故障應對的方面仍存在滯后等不足和缺陷,這些都是我們在區域資源共建共享實踐過程中需要探索和積累經驗去改善之處。
協同發展、優化配置與互補建設將是佛山地區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持之以恒的發展定位,未來,佛山市聯合館還將日臻完善制度策略和技術平臺,使成員館之間的資源建設能統一協調和分工合作,強化資源聯合共建共享服務能力,聯結更廣泛的跨域圖書館數字資源聚力發展佛山地區特色資源群,使佛山地區讀者能享受到更多品種和更加優質的數字圖書館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國慧,龍凈林.區域內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探析——基于海南省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3(1):130—133.
[2]李旋波.珠江三角洲地區數字圖書館聯盟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1):48—51.
[3]黃艷芬.廣東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現狀與共建共享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6):85—87.
[4]潘杏仙.關于區域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的構想[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0(1):27—30.
[5]冉文革.公益性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J].新世紀圖書館,2013(8):6—10.
[6]張贊梅.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以嘉興市的實踐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7):4—6.
[7]方標軍,吳 政,祁 剛.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的組織建設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3(11):3—5.
[8]盛英潔.可持續發展的上海教育資源庫推廣服務機制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8(3):35—39.
[9]宋亞偉.香港中央圖書館電子資源采購與服務[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5(1):61—64.
[10]程蘊嘉.臺灣圖書館電子書資源推廣方式[J].圖書館雜志,2009(10):58—61.
[收稿日期]2014-07-07
[作者簡介]盧藝生(1979年—),女,本科,軟件評測工程師、館員,佛山市圖書館。
以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期間聯合測試情況為例,每天通過監測組檢測平臺資源,發現由于各種故障導致日常資源服務中斷累計達20個工作日;解決讀者咨詢每月均達20余次;累計接收到成員館和讀者的推薦資源達32個。聯合管理工作章程和資源監測組等服務措施的建立,大大降低讀者的資源使用障礙,有效提高其服務滿意度;另外通過實施資源監測和評價機制,也為聯合館積累多項服務實效數據,從而形成合力強化聯合采購的談判理據,共同爭取商業數據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最大效益,以實惠的價格實現技術配置更高效、應用層面更廣泛的資源建設服務目標。
3.5 形成宣傳聚能,以多元化資源服務貼近讀者需求
資源共建項目組還建立起聯合推廣服務機制,加強聯合館工作人員在資源服務方面的主動性、協助度和廣泛力,形成“一館之訊、廣而告之”的宣傳聚能,為讀者導航各類資源的新好推薦、使用指南、服務定制,提高讀者群信息素養,激活用戶需求。
2013年聯合開展了多元化資源推廣活動服務,以在線有獎活動、個性化定制推薦、培訓班講座等形式呈現,使讀者潛移默化,逐步提高對新好資源的使用認知度及體驗感,達到不錯的效果。如“佛山市反腐倡廉網絡教育基地”和“心聲·音頻館”等專題閱讀定制,是根據用戶需求為中心,對館藏資源進行專題開發和挖掘利用,通過融入其工作學習空間,實現資源個性化定制服務,提高聯合圖書館的泛在資源服務能力;又如印制近6萬冊數字資源指南手冊,在聯合成員館免費發放及上門開設講座培訓,為基層圖書館服務人員、數字圖書館廣大用戶提供詳盡的學習指引,深受歡迎廣受好評。
4 不足與反思
佛山市聯合成員館目前已增至50多家,共同通過數字資源聯合共建共享服務,不僅進一步發揮了在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中的樞紐作用,還開拓出傳播文化知識、公益饋贈讀者的互利共贏新局面。但是在實踐工作中,我們仍存在一些困惑,如資源的開放度受資源商版權限制,只能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獲得授權開放,讀者享用度不足,如何提升此類資源的使用范圍和應用效益,需要在工作中探索更佳途徑;另外在聯合成員館的合作中,由于各館人力資源情況不一,在網站建設和技術應用方面仍有相當的提升空間,對于讀者意見反饋和資源故障應對的方面仍存在滯后等不足和缺陷,這些都是我們在區域資源共建共享實踐過程中需要探索和積累經驗去改善之處。
協同發展、優化配置與互補建設將是佛山地區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持之以恒的發展定位,未來,佛山市聯合館還將日臻完善制度策略和技術平臺,使成員館之間的資源建設能統一協調和分工合作,強化資源聯合共建共享服務能力,聯結更廣泛的跨域圖書館數字資源聚力發展佛山地區特色資源群,使佛山地區讀者能享受到更多品種和更加優質的數字圖書館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國慧,龍凈林.區域內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探析——基于海南省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3(1):130—133.
[2]李旋波.珠江三角洲地區數字圖書館聯盟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1):48—51.
[3]黃艷芬.廣東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現狀與共建共享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6):85—87.
[4]潘杏仙.關于區域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的構想[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0(1):27—30.
[5]冉文革.公益性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J].新世紀圖書館,2013(8):6—10.
[6]張贊梅.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以嘉興市的實踐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7):4—6.
[7]方標軍,吳 政,祁 剛.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的組織建設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3(11):3—5.
[8]盛英潔.可持續發展的上海教育資源庫推廣服務機制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8(3):35—39.
[9]宋亞偉.香港中央圖書館電子資源采購與服務[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5(1):61—64.
[10]程蘊嘉.臺灣圖書館電子書資源推廣方式[J].圖書館雜志,2009(10):58—61.
[收稿日期]2014-07-07
[作者簡介]盧藝生(1979年—),女,本科,軟件評測工程師、館員,佛山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