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黎++連英++王楓

陸建林的辦公室布置得很簡單,一張大型辦公桌,一套功夫茶道用具——大型用品僅此而已;正對辦公桌的那面墻上掛著一幅墨寶,稍微留意一下,座椅旁還有一座毛澤東站立的雕像。在外打拼近三十年的陸建林給人的印象低調、謙虛而又頗具紳士涵養。他商行天下,靠“善”,亦靠“智”。
“晚上睡地板,白天做老板”
Q:先跟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您的企業好嗎?
A:我們山東連城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房地產企業。目前在濟南開發了兩個項目,分別是連城水岸和連城國際。在濰坊我們開發了三個項目——歐洲花園、國際花園和上海花園。除了房地產,我們還經營進出口公司,生產塑料垃圾袋,最好的時候每年能有一到兩千萬美元的營業額。在濟南的綜合保稅區我們也正在籌建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產品涵蓋國外的紅酒、食品、家具、奢侈品等多種品類。此外,我們還有自己的混凝土攪拌站,投資和金融領域我們也有所涉及。相對而言,我們公司實力還是比較不錯的。
Q:了解到您是浙江溫州人,您是什么時候來濟南的?
A:我是1987年來濟南的,當時剛剛20歲,自此基本上是以濟南為依托,白手起家開始創業。對于為何選擇來濟南這個城市,最初的想法就是混飯吃,哪個地方能夠讓我生存下去就去哪里。再就是因為,山東是好客之邦,濟南是其省會城市,所以對濟南這個城市的心理期待會比較高。至今我來濟南快三十年了,算是半個山東人。我是南方人,天生性格細膩,現在我身上既有山東人的豪爽也有南方人的細膩,山東這個地方對我的改變還是挺大的。
Q:看到您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房地產是大起大落的產業,生在地塊上,死也在地塊上,對一般的男人做事業來說也比較有挑戰性。”您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嗎?
A:我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各行各業我都敢去嘗試,能積極面對在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難與挫折。1987年我剛來濟南的時候可謂是身無分文,一切從零開始。最開始做進口原料生意,后來慢慢發展到做出口產品的生產,而現在我們的進出口企業也算是山東省百強外貿企業之一了。此外,從2003年進入房地產行業,這些年一路走來,我們的發展也比較健康、可持續。我認為,只要每一件事都腳踏實地、真誠地去做就能做好。不過,我雖然喜歡挑戰,但是我走得每一步都很踏實,雖是冒險,但在做之前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Q:但凡企業家都有一個比較艱難的創業階段,能談談您當初的創業經歷嗎?
A:我認為所有企業家的創業經歷都是一樣的,都很艱苦。可以用“三板”來概括我創業時候的經歷,即“晚上睡地板,白天做老板,有時候還得看看黑板”。當時真是比較辛苦,比較艱難。
Q:您剛才說到除了房地產之外,您還涉及金融、投資等行業,您的經營之道是什么?
A:我認為企業文化很重要,我們有自己的企訓——敬天愛人,求實創新。所謂敬天,就是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辦事;愛人,就是以人為本,我們公司力求滿足員工的精神和物質需求,其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還是不錯的。所謂求實創新,就是做事情要實事求是,并在此之中發展、變革。
“吃虧是福”
Q:溫州人一向以“智行天下、敢為人先”著稱,而溫州商會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且遍布海內外。能介紹一下濟南市溫州商會的情況嗎?
A:濟南溫州商會成立于2007年。目前在濟南的溫州人將近六萬,現在我們的會員企業有五六百家,涉及服裝、物流、投資、房地產等多個領域,累計在山東投資一千多個億。我們算是濟南異地商會中的第一大商幫,不僅僅是因為人數最多,在山東的投資最多,還因為我們承擔了不少責任。
Q:作為濟南溫州商會的會長,您怎么看待商會這種組織?您為什么會如此熱衷商會的工作?
A:商會是非政府組織,也是非盈利組織,也就是有組織、有地域關系的朋友圈。商會的發展是一個城市開放度和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城市發展程越高其商會越成熟。在我看來,溫州商會的主要功能和使命有三個方面:一是聯誼,會員企業通過沙龍座談的形式聚集起來,進行溝通,從而增進彼此的了解,增進互信,在此基礎上建立合作;二是互助,不論是企業遇到發展困難,還是家庭遇到的麻煩,我們都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一起渡過難關;三是,商會是會員與政府溝通的橋梁,也是會員與市場連接的紐帶。
加入溫州商會需要對其企業實力、個人能力、人品、口碑等多個方面進行考察,我很榮幸能得到老鄉們的信任與支持。做好商會工作對我來講非常重要。首先,我的個人企業能夠在商會這個平臺上得以展示;其次,不管是不是會員,只要是在濟南的溫商遇到困難,我們都積極地為他們排憂解難,可以說是老鄉之情使然;最后,我可以就此搭建平臺,與大家共同做事,從而把這個商會做得更大更好。
Q:溫州商會在慈善方面做了不少貢獻,而您也是槐蔭區慈善總會的副會長,您為什么會選擇做慈善?
A:很多企業家都在做慈善,一方面,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有能力去幫助他人;另一方面,我們自古就講行善積德,做好事、做善事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此外,我覺得做慈善也是一家企業的擔當和責任。在外打拼多年,企業家深知其中的不易與艱辛。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如果自己占便宜,那別人就吃虧了,別人吃虧后肯定覺得不舒服,這樣的話人家也不會與我合作了。而如果是我自己吃虧,別人利益不受損,那么他肯定樂意與我做生意,這也就是我常說的“吃虧是福”。
Q:那您認為企業家是一個怎樣的群體?溫州商人又有何特點?
A:企業家是一個社會的精英群體,因為他們在做企業的過程中歷經了許多挫折和困難,自己企業的發展也得到過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所以成功的企業家一般都會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的這種親身經歷與人生閱歷促使其能夠去做善事,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一些人。
溫州商人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最突出的就是“三行”天下——商行天下、善行天下、智行天下。 “商行”就是做生意,“善行”指的是善心,“智行”即靠智慧做生意,與人交往和企業交往都需要智慧。
“不可能每個人都買得起房子”
Q:中國房價居高不下,也催生了不少房奴、啃老族,尤其是學區房的價格更是讓人唏噓,年輕人面臨的壓力很大,這種現象您怎么看?
A:房價居高不下其實也是一個社會城市化發展進程的表現。隨著城市發展活力的不斷增加,不論人口還是其他優勢資源肯定越來越集中,所以住房就成為城市人必然要面臨和解決的一個問題。社會精英、白領等群體買得起房子,但總有一部分人是買不起房子的,那么這部分人就需要父母的支持,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也是一種客觀規律。
我們說:衡量一座房子的價值,不看窗內而是看窗外。實際上,每一座房子的成本都差不多,但是房子外圍的公共資源決定了其價值。外部資源越好,其價值肯定越大,房子的價格也越高。這也是為什么,學區房的房價很高,因為教育對孩子乃至一個家庭都很重要。
我們是發展中國家而非發達國家,不可能每個人都買得起房子。那么,此時就需要政府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建造廉租房等等,這些發展中的問題要靠政府而非企業去解決。
Q:有人評價說,中國房地產業由以往“驚悚的過山車”到如今“平穩前行的火車”,房地產行業逐漸告別房價年代,您認為呢?
A:因為每一個地區的發展程度不一樣,所以對于房價的上漲還是下跌不能一概而論。我認為,像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其房價肯定不會降下來,而對于那些相對落后的二三線城市而言,其人口本來就不多,而開發商投資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較多,那么這些地方房子的價格肯定會受影響。每一個城市都不一樣,要綜合來看。
Q:前不久,濟南的限購政策放開了,您如何評價濟南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和發展前景?
A:限購政策放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濟南目前房地產市場不太景氣的狀況有所改善,但是所起的作用還是有限的。目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其實都在收緊,在我看來,未來幾年房價會比較平穩。濟南的房價也還是比較理性的。
Q:您身兼數職,工作會很忙,空閑時間您都如何放松自己?有什么興趣愛好嗎?
A: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我對很多事情越來越看得開。目前我做事情心態一般都比較平和,實事求是按規律做事,真誠待人接物。只要心不累,身體就不會累。以前,空閑時間我會打高爾夫,現在的樂趣就是看看書,飯后散散步,而且每周末都會抽出一小時的時間跑步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