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軍 辛本宇 劉玉民
摘 要:文章分析了大興安嶺地區金(銀)多金屬礦成礦的地質背景,研究了金(銀)多金屬礦的成礦特點,探析了大興安嶺地區金(銀)多金屬礦的找礦前景,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興安嶺 金(銀)多金屬礦 成礦地質 找礦前景
中圖分類號:P6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b)-0075-01
大興安嶺地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是內蒙古地區以及整個東北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了大量的礦產資源,其中金(銀)多金屬礦具有很好的找礦前景,是我國有色以及貴金屬資源的重要基地。
1 大興安嶺地區金(銀)多金屬礦成礦地質背景
大興安嶺地區位于中朝古板塊北部大陸邊緣和西伯利亞古板塊大陸邊緣相接的位置,東至松遼盆地和嫩江斷裂帶,南和華北地臺北緣斷裂相鄰,西北以蒙古-鄂霍茨克褶皺帶為界。在早古生代西伯利亞古板塊和中朝板塊之間是一篇古洋盆,隨著兩個古板塊不斷的向洋殼增長,沿著這兩個古板塊形成了一系列以次為北東、以東西向為主的深大斷裂與褶皺帶。這兩大古板塊拼接完成后,在早二疊世末褶皺隆起形成了晚華力西褶皺帶,中石炭產生裂陷,形成了興安海域,這些裂陷與褶皺帶不僅僅控制了晚古生代之前的構造巖漿旋回,還控制了該地段礦產的生成。中生代以后,由于受到受到濱西太平洋板塊對亞洲板塊的副寵,逐漸的形成了以北北東-北東向為主的斷裂坳陷帶、斷陷帶以及斷隆帶等,這些相間排列的格子狀斷裂、斷陷帶、斷隆系統是大興安嶺的主要地質構造形式,并且隨著這些構造的運動,導致了強烈的火山活動,火山配發形成的一系列巖漿巖帶,為大興安嶺礦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并形成了許多錫、鋅、鉛、銅、金、銀等礦,并且儲量相當豐富,分布相對較廣。
2 大興安嶺地區金(銀)多金屬礦的成礦特點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大興安嶺地區已有金礦點36個,大型礦床1個,中型礦床2個,小型礦床3個,并且已發現的巖金礦相對較少,并且規模也相對較小。和相鄰的俄羅斯相比,達蠟松金礦采金150多年,在原有沙金的基礎上,勘探出現存金礦儲量達310 t左右,巴列依超大型金礦采礦150多年,總計開采金礦1600多t,這些礦床主要為中-低溫和中溫巖漿熱液礦床,并且礦床的形成都主要集中在于火山斷陷盆地巖漿穹窿的邊緣或者側旁,主要受斷裂構造的影響。大興安嶺地區金(銀)多金屬礦的主要礦化類型表現為:(1)構造蝕變巖型:金礦11座、金銅多金屬礦2座,占百分比為19.12%;(2)石英脈型:金礦13座、金(銀)礦1座、金銅多金屬礦1座,占百分比為22.06%;(3)和沉積變質改造作用相關:金礦2座,占百分比為2.94%;(4)和火山噴發沉積作用相關:金礦1座、金(銀)礦1座、金銅多金屬礦1座,占百分比為5.88%;(5)和次火山作用相關:金銅多金屬礦6座,占百分比為8.82%;(6)和巖漿熱液作用相關:金礦10座、金(銀)礦14座、金銅多金屬礦4座,占百分比為41.76%。并且,隨著對大興安嶺地區大陸板塊以及斷裂構造的不斷研究,許多和韌性剪切構造相關的金(銀)多金屬礦也被重新認識和發現,并且該種類型的金(銀)多金屬礦很有可能有很大的突破。
3 大興安嶺地區金(銀)多金屬礦的找礦前景探析
大興安嶺地區在古生代位于華北板塊北部增生帶和西伯利亞板塊東南陸緣增生帶,受到西太平洋與蒙古-鄂霍茨克的影響,成為了濱西太平洋火山-巖漿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大地構造以及已知礦床的分布狀況進行分析,大興安嶺地區金(銀)多金屬礦具有很好的找礦前景。
(1)根據近幾年的找礦進展、成礦規律、地球化學條件、區域地質等,大興安嶺地區金(銀)多金屬礦應該圍繞以下礦區進行重點勘查工作,其中主要包括:紅山子-黃花溝銅、鉬、鋅、銀、鉛多金屬找礦遠景區;拜仁達壩-哈達土銅、銀、鋅多金屬礦找礦遠景區;敖腦達巴-哈拉白其銅、銀、鋅、鉛礦找礦遠景區;花敖包特-沙不愣山銅、銀、鋅、鉛礦找礦遠景區;巴音寶力格-沙不愣山銀、鋅、鉛多金屬礦遠景區;查干陶勒蓋-朝不楞銀、鉛鋅、銅礦找礦遠景區;牙克石-阿爾山金(銀)、銅、鉬礦遠景區;根河-庫都爾鉛鋅、金(銀)成礦遠景區等,重點從這幾個遠景區展開重點礦產勘察工作。
(2)大興安嶺地區找礦應該以金(銀)、鉛鋅、銅、鉬礦等為主要礦種,兼顧稀土、錫、鎢、螢石等為次要礦種。其中主要礦床類型包括:潛火山相關的熱液型金(銀)、鉛鋅、銅多金屬礦床;燕山期大型斑巖復合型銅鉬礦和大型斑巖型、矽卡巖型;淺成低溫熱液型金、銀、銅多金屬礦床。近年來,大興安嶺成礦地帶還發現了烏蘭德勒、太平川、太平溝等斑巖型鉬礦,突破了傳統單一的斑巖型銅礦找礦的局限,為大興安嶺地區的多金屬礦擴展了找礦方向,具有很好的找礦前景。
(3)大興安嶺地區的許多金屬礦床中都含有金,并且一些礦床中還產生了獨立金礦,例如東烏旗朝布楞大型矽長巖型銅鐵礦床中伴生金礦資源達1710 kg,蓮花山斑巖銅礦中伴生金礦資源達230 kg,并且眾多大型復脈熱液型錫銀多金屬礦中也都伴生有金礦資源。經過采用化探分散流和物探大功率激電異常勘察顯示,陳巴爾虎旗新峰山-哈達土地區,沿中奧陶多寶山底層和石英斑巖體侵入的接觸帶,有三條金礦化體,金礦資源的品位平均為0.71×10-6,并且該區域受到多旋回-巖漿的作用,該區域地球化學元素組成非常豐富。
4 結語
總而言之,大興安嶺地區具有非常豐富的金(銀)多金屬礦產資源,為了能夠充分的利用該地區的金(銀)多金屬礦產資源,就應該分析該地區的金(銀)多金屬成礦地質背景,研究該地區金(銀)多金屬礦的成礦特點,明確找礦方向,并采用先進的勘查技術,更好的開采和利用大興安嶺尋找金(銀)多金屬礦資源。
參考文獻
[1] 林旭,馬永偉.大興安嶺地區金(銀)多金屬礦成礦地質背景及找礦方向[J].科技向導,2012(36):308-309.
[2] 黃建軍,李天恩,范紅科.大興安嶺地區金(銀)多金屬礦成礦地質背景及找礦潛力的探討[J].黃金科學技術,2010(12):13-16.
[3] 佘宏全,李紅紅,李進文,等.內蒙古大興安嶺中北段銅鉛鋅金銀多金屬礦床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J].地質學報,2009(10):1456-14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