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芳
摘 要:小學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作文并不神秘?!白魑木褪怯霉P寫話”“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我們《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感。”
關鍵詞:教材 隨文指導 平臺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b)-0234-01
要想提高習作教學質量,讓學生快樂習作,就應該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鼓勵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讓學生的情感自由宣泄與傾吐。幾年的教學生涯,我不斷的探索與實踐。現淺談一下我的幾點做法。
1 挖掘教材、隨文指導
挖掘教材資源,激發學生的習作欲望。通過課文的學習及時激發學生的想象,既有利于激發學生講述的興趣,又把學生的目光從書本引向了生活。對于教材中滯后于學生生活、束縛學生思維、不能激發學生習作興趣的內容,我們要大膽改編。夠建符合習作訓練要求的教學模式。比如《冬陽、童年、駱駝》《祖父的園子》分別寫了駱駝隊和祖父的園子給作者童年帶來的快樂。我抓住時機,立足課內,面向課外,立足課堂,面向生活,透過他們童年多姿多彩的生活,轉而講自己童年的故事,既有利于激發學生講述的興趣,又把學生的目光從書本引向了生活。為學生本單元的習作找到了素材。對習作內容作適當拓展,有時也能起到化“腐朽”為“神奇”之效。又如將作文《____愛我,我愛____》改成《我和_____》。這樣擴大了選題范圍,有利于學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寫作資源,自由自在地選擇所愛,敞開心扉,傾吐內心的真實。
2 創設傾吐的平臺
我們平時應該讓他們無拘無束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多給他們創設抒發的機會,不管是班里發生什么事,還是什么活動,學生們或歡笑、或感傷、或豪情萬丈。讓他們在情感的宣泄與傾吐之中,回歸到一塵不染的精神家園去尋找快樂,我在班級里經常利用班級發生的事情進行作文教學。每周都給學生創設傾吐的平臺,在傾吐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我們的教材是實驗教材,在教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時有一篇習作。內容是讓學生說說心里話,習作貼近孩子生活實際。在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敢于真實地說出心里話。我采用談話式導入的方式讓學生勇敢的表達出心聲。今天,我就是一個忠實的聽眾,我也可以是你的爸爸、媽媽,把你想說的說出來。學生沉默了許久,這時,一個叫王超名的學生站起來。我想對老師和全體同學們說:“老師,您教我四年了,我愛您!我下學期就要轉學了,我真的不想離開您和同學們,可是我要搬家了。我們共同學習了四年,在這四年里,您對我關懷、鼓勵。使我不斷進步,我感激您。我是一個淘氣的孩子,有時讓您生氣了,請老師原諒我。同學們,我知道有些同學討厭我,覺得我調皮。我也請大家原諒,你們是我的好伙伴,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他的話音剛落,教室里哭成一片,聽到這真誠的心里話,都被感動了。看到這種情景,我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我流淚了。我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我對王超名說:“我愛你!永遠!愿你和同學們共同珍惜相處的美好時光。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一路領先?!薄耙皇て鹎永?,”“點燃學生的情感之火”。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孩子們激動地說:“我想對王超名說……”課堂如同激活了的一池清泉,孩子們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濃濃的情意此刻正在聚集升華。
這的確是我期待的教學效果,一種真實的氛圍。但學生的傾訴對象都是王超名。我將怎樣把他們的思路展開呢?我說:“現在我想對同學們說。老師理解大家此刻的感情,我的心情和你們一樣。我們的心中有愛,你還想把這愛說給誰呢?或者你心中有恨,你又把這恨說給誰呢?”學生盡情的宣泄:說給老師、說給爸爸、說給媽媽、說給同學。學生在傾吐中,回歸到了一塵不染的精神家園。事后學生的作文個個真情洋溢。
3 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在同一班級中,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差異很大,因而,在作文時困難也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有面對全體學生的一般性指導,而沒有針對個別學生的具體指導,作文教學就不會取得大面積的豐收。所以,除了一般性指導外,我覺得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做一些具體的指導。
每次學生完成草稿之后,都要在小組內進行展示。小組互評互改。讓每組中寫作文優秀的學生給差生進行指導。然后全班互評。在作文批改和講評中,尤其要注意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對好的作文要嚴格要求,側重指出文章的不足之處以及彌補的辦法;對差的作文要充分肯定成績,適當指出缺點和錯誤,并要具體指出努力的方向。使每個學生通過講評看到自己的進步,享受習作成功的快樂,更真切的懂得應該怎樣寫,激起對下一次習作的渴望。
4 加強平時練筆
4.1 日記作文
日記的優越性起碼有以下四點:(1)時間的開放性。(2)內容的開放性。學生可以盡情的抒寫自己的耳聞目見、喜怒哀樂,小至花草寵物、風云雨雪、家庭瑣事、校園新聞、學習心得、人際交往,大至社會新貌、天下大事……(3)情感的真實性。(4)作文的習慣性。天天練寫,有利于作文習慣的養成。
4.2 活動作文
所謂活動作文就是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或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參與各項活動,獲得一定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傾吐情感的過程。
現在我常想:多么純真的孩子,多么真誠的情感。這是個性和創造的基礎?!扒閯印彬尅稗o發”,“辭發”表“真情”。是情感在積累和表達之間架起的一座金橋。讓我們的孩子回歸屬于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心去說話。為此,我覺得作文教學應當“去偽”“求真”。再現兒童純真的性情,飛揚的靈性。學生對周圍的點點滴滴有真切的感受才會訴諸于紙上動人的文字。從這節課以后,我就特別注意掀起學生的情感,指導學生“于細微之處見精神”,學生就不可能每天對精彩紛呈的生活視而不見,每天或多或少生出些感動,有了這些的感動,也就會捕捉瞬間的靈感,從而點滴成文。如今,學生的作文在成長,閃現熱愛生活、尋找生活源泉的創新感悟。
參考文獻
[1] 王振杰.小學生作文指導點滴體會[J].閱讀與鑒賞(中旬),2011(4).
[2] 謝貴娟.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考試周刊,2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