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愛玲
摘 要:數學史一門需要夯實基礎,并注重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的基礎學科。教師除了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還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關鍵詞:知識掌握 能力訓練 思維延伸 習題訓練 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b)-0236-01
數學能力是一種有目的、有選擇并伴有注意的、對數學材料的知覺能力或初步加工能力。具體表現為:在掌握教學概念時,善于舍棄非本質特征,抓住本質特征的能力;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善于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結構或體系的能力;在學習數學原理時,能從數學事實或現象展現中掌握數學法則或規律的能力;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善于識別問題的特征,發現隱含條件,正確選擇解題途徑和數學模型的能力,以及解題的辨析能力。下面對于數學能力培養方法進行幾點總結。
1 注重夯實數學基本知識
高中數學學習需要良好的知識,沒有足夠的知識,不僅無法培養相關的能力,就是在平常學習中也會遇到重重障礙和困難,無法正常進行。高中數學知識內容較廣,知識點很多時候難免會細碎一些,如何讓學生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方法,具體如下。
1.1 善于總結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總結,切忌將各個知識點割裂開來,使學生無法很好地把知識點聯系到一起,從而在綜合學習中無法施展手腳。教師要把相關知識點,小到一個章節,大到整本書,都要善于概括融合,讓學生心里有清楚的一條主線,順著它將整本書的知識內容系統完善地聯系到一起。當然在總結的過程中教師不可忽視學生的作用,要積極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進行總結,從而培養他們總結歸納的數學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收益無窮。
1.2 通過習題鞏固
有時候習題練習是鞏固某一知識點的有效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所學情況適當進行習題聯系,最好能發現大多學生在學習中不理解的知識點,通過一定量的習題練習來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認識,讓他們在習題中認識發現。如學習相關邏輯用語時,講到“兩個命題若為逆否命題時,則它們有相同的真假性”,可以通過相關習題來印證,讓學生在習題練習中加深印象。
1.3 重視復習的作用
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丟掉幾個,轉天又丟幾個的,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后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后,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則。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后,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數學學習離不開定期的復習歸納,至于不斷鞏固認識舊的知識點,在淺嘗輒止或不太明了的基礎上不斷掌握領會,直到對該知識點熟爛于心,真正熟練可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可忽視復習的作用,要在復習中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印象。
2 注重培養學生數學能力
數學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如計算能力、思維能力、辨析能力等。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注重與此相關的能力培養。要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從而為相關能力養成打下好的基礎。除了好習慣的培養,相關能力的逐漸培養也是不可忽視的,如在運算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培養好的運算品質和善于變通的能力,在做題中即有耐心將習題結果運算出來又可以避免白費無用功,走不必要的彎路,提高運算效率。另外在數學學習中,要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能力和全面思考的習慣,如在看到一道題讓運算結果時,很多時候不能只從一個方面考慮,大筆一揮粗粗得出一個結果。還要考慮在多種情況下結果的差異,就如解不等式ax>0時,就要從a>0,a<0和a=0三種情況進行分析,省略或忽視其中任何一個都會導致結果的不完善??傊?,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相關能力的培養,讓他們擁有一定的技能和方法,為今后的學習創造好的條件。
3 引導學生實現思維延伸
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決定了它是培養學生能力的良好素材,因此,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教學理應發揮更大的作用.數學教師責無旁貸,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的核心。是數學能力的基礎,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高中課程的基本理念: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我們要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問題情境,為學生創造發展其數學思維能力的學習機會。給學生留足思維的時間和空間.把學生的數學思考引向深入,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以延伸發展。其中思維延伸的空間 要廣闊,要允許并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的事和數學聯系到一起,把一些現象和數學知識相結合,同時發現多種數學思維方法,從而能夠幫助自己今后的數學學習,讓他們在科學思維的指導下不斷進步。
4 科學的習題訓練方法
在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時候我們傾向于做題,仿佛學習某一知識就是為了做題,而忽視了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而且我們往往主次不分,不管重要的題目還是不是重要的都一概完成,哪怕這道習題已經做過了好多次。這樣不僅會降低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嚴重時還會打擊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陷入死做題的誤區,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和能力的增強。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當極力避免類似錯誤的出現,習題訓練要做到有的放矢,針對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薄弱環節進行習題練習,或者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例題,讓學生在習題訓練后能夠加深對某一知識點的認識和了解,并且開拓自己的數學思維,增長能力,在不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上爭取實現一舉多得。
5 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中的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懷揣興趣不斷探索追尋,為今后相關能力的培養創造好的機會和條件。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教學中兼顧全體學生,根據他們不同的程度制定略有差別的方法,使全部學生都可以獲得知識。另外還要注意聯系實際等,讓學生發現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擺脫對數學一直以來的枯燥無味的印象,能夠滿懷信心和興趣地學習數學。
數學能力的培養是數學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高中階段是數學能力培養的關鍵和重要時期。愿各位教師能夠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運用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相關的數學能力,讓數學學習不再是學生一項單純應對考試的枯燥任務,而是培養他們思維、收獲能力的一個有趣過程。
參考文獻
[1] 孫林.淺談如何培養高中生數學解題能力[J].數學教學通訊,2013(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