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桐
摘 要:物理難學,教師轉變觀念。合作學習內容和時機。教師要正確分組,參與合作學習。指導合作技巧。
關鍵詞:分組合作學習 交流有效性 合作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b)-0242-01
高中的物理是相當難學的科目。很久以來,難倒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家長。老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學主要依靠海量練習、講評,學生通過大量的訓練掌握知識和解題技能。此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可是也增加了學生作業負擔、教師批改負擔。還不能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學習的能力,甚至有一些學生在繁重的課業負擔下失去了學習物理的信心和興趣。如今,規范教學需要我們將時間歸還學生,學生在校時間以及作業時間都有明確的規定。現在,我們要怎樣利用有限的時間,使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掌握學習的技能呢?現有的辦法,推動我們改變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思路。小組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新思路新辦法。既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小組的方式合作學習。那么提高師生間交流的有效性,就很必要,他決定了學習效率。交流效率高學習效率才會高。我認為要注意這樣幾個方面。
1 轉變觀念
現今社會已經發展成“學習型社會”,從事教育教學這個特殊工作的教師,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并伴有積極主動而樂觀的學習行動,是時代發展的必須。特別是更應該轉變觀念,加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首先,在教育實踐中要學習同行先進的教育經驗,取人長、補已短;其次,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在教育思想、理論、理念上與時俱進;再次,要學習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的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最后,還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用先進的理論指導實踐。堅定地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觀念。
2 正確分組
(1)人員分配:在實施合作學習中,在秧田型空間構成里可以分組學習。在分小組時把握原則“組際同質、組內異質”。每個學習小組以2~8人組成,既要考慮智力因素也要考慮非智力因素,如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性格、性別各異;不同小組之間總體情況相近,相差不大。便于組內取長補短;組間平等競爭。
(2)座位分配:很多學習小組,都是面對面學習。學生扭頭看黑板,面對面討論。似乎更適合討論。然而,這樣坐不討論時學習就要扭頭。這樣不好,因為物理難度大,完全依靠學生討論是不行的。很多問題討論不明白。還要聽老師講。座位仍然建議秧田式格局,也有它的好處。同小組的人員男女都有,如果做成面對面,距離很近,容易產生矛盾;對著呼吸也容易傳染疾病;還容易過于融洽,產生個人情感的波動。另外長期歪頭看黑板對孩子身體有害,我們可不希望,這一代孩子都長成“歪脖樹”。因此,可以仍采用秧田式格局,根據需要前后兩排構成一個小組,需要討論時前排回頭研究即可。討論完就轉回來,聽講寫字,都是正著坐完成,有利孩子身體發育。
3 內容和時機
不是每節課都要分組合作,不是每項內容都要分組合作。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結合教材內容、課標要求,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讓學生體會到一人無法完成,必須多人一起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感受到合作學習[1]的好處與必要性。
(1)分配任務。
合作之前,要向學生闡明:合作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怎樣完成任務,及評價標準。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于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
(2)平等合作。
親其師,信其道。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合作學習,要創設一個和諧、民主課堂人文環境。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后,各組根據任務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要讓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多思考、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也要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另外,老師還應該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足夠時間進行合作探究。
(3)全班交流。
讓每個小組的代表向全班進行匯報,了解小組學習的情況。同時注意了解小組內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可以請其他小組介紹解決辦法。全班交流需要把問題預先設計好,問題要有交流的焦點,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一定的可爭議性。交流的目的也就是通過交流使得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得到澄清;使得一些對此問題不理解的學生能夠理解。其實這就是教學的難點,因此要交流的就是難點問題,就是最有價值的問題。
(4)教師參與。
“教師要充當交流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教學活動中貼近學生,與學生一道參與學習,與學生一起質疑、解疑,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及時而有效的幫助、指導與調控。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觀察學生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
4 技能指導
4.1 管理指導
課堂管理[2]是一門藝術。首先,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自己既是學習者,又是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各自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外,還要分管好自己的工作,幫助小組里其他同學進步;其次,要對學生的角色進行明確分工,讓他們在學習中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4.2 學法指導
可以讓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交流,也可以教師介紹優秀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學習方式進行合作學習,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選擇,尊重和張揚學生的個性,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
4.3 正確評價
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學生自評、同學點評、師生互評三種形式。對學生的思想和人格產生積極影響。教師是合作學習的指導者,并且作為唯一“中立者”,也應該成為評價者。因此,學生自己、小組和教師構成了合作學習的多元評價體系。通過點評,學生的合作意識逐步強化,促進協作精神的形成。
物理難學,通過學法的改變,使學生由一個人做題,變成大家交流。思路打開了,想不通的地方解決了。從而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吳幼穎.如何避免小組合作學習走入誤區[N].中國教育報,2006-03-17.
[2] 迪克西.當代西方教師教育譯叢:有效的課堂管理[M].王健,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