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敏
摘 要:新聞是社會化的產物,人們通過新聞不斷大量地了解國際國內的種種事實,但是新聞并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事業,它也在同社會的多個方面保持著密切聯系。新聞類工作是群眾和黨和國家聯系的重要的橋梁,而新聞的真是內容來源則是來源于人民群眾之中,新聞宣傳工作的力量源泉也深藏在人民群眾之中,所以新聞工作必須要以人民群眾為最堅強的后盾,必須同人民群眾保持最深刻、最廣泛的聯系,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新聞工作真正為人民服務,反應人民群眾的呼喊,才能真確反映群眾的根本利益。該文從為什么要使廣播電視節目與基層保持緊密聯系和怎樣才能使得廣播電視節目與階層保持良好的聯系進行分析,論述希望對以后的廣播電視節目的設置有所幫助。
關鍵詞:廣播電視節目 基層大眾 聯系 實施辦法
中圖分類號:G2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b)-0243-01
1 廣播電視節目與基層的人民群眾的聯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深入到基層大眾之中才能獲取到真實的節目素材
基層大眾中蘊含著廣播電視節目的源頭活水,也有著最豐富的節目素材。從人民群眾之中獲取的節目資源素材,有著濃重的生活氣息,有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情感經歷,這樣的資源素材所作出的電視節目是有溫度的,有著對人民群眾的溫度。這樣的樸實真切的節目資源,不僅能讓我們捕捉到生活鮮活的事物,更能拍攝出到最后感人的電視節目,電視節目不僅是娛樂大眾,也是對大眾的心靈洗滌,在感化中感受到人情的美好,真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所以在基層中有著人民群眾最真實的喜怒哀樂和最真實的節目素材。
1.2 貼近基層群眾,最真實地感受民生啟迪節目制作者
廣播電視節目應該始終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我們節目制作者不僅僅是一個節目的制作者采訪者,也是文化的傳播者,所以在節目采集過程中我們不是一個簡單的旁觀者,更是一個別樣生活的體驗者,貼近基層,我們能捕捉到生動的場景,感人的故事,正確的反映出人民群眾的心聲,真正做好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重要橋梁。我們也會在這樣的體驗中使心靈受到啟發,從而產生共鳴。從而能夠在以后的節目制作中以這種感受為指導,真正去創作去服務于基層大眾。
1.3 這樣的電視節目真正能打動人心
群眾語言是樸實的但是是最具有感染力的,中國大部分的群眾都是在基層之中平平凡凡但是在做著不平凡的事,我們的電視節目要貼近他們,報道他們。讓人民群眾都愛看,這樣就能做到最好的宣傳效果,以平凡人不平凡的精神世界,來充分展示基層群眾的偉大。這樣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有很大的建設意義的。
1.4 到基層去采集素材,不僅鍛煉了我們的隊伍,更拉近了對基層的認識,拉近了與基層群眾的關系
我們的電視節目要在基層中采集素材,就要深入到基層群眾中去從他們交流來獲得最真實的資料。這對每一個電視工作者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在各種基層條件中進行體驗,不僅增加了我們的閱歷,也磨練了我們的意志,通過了解我們對基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人民大眾具有了深厚的感情。對我們來說,這無疑不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
2 基層中蘊含著強大的資源,充分利用好也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將這項工作做好,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2.1 廣泛向基層大眾進行創意征集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人跟人之間的交流變得很順暢,在網上人們也可以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原則下發表自己的言論,這也為電視節目做的更好提供了一些渠道,鑒于群眾在網上的交流,我們可以在網上向群眾征求節目建議,廣泛征集基層群眾的意見,根據群眾的意見建議進行節目的修改,這樣也可以使電視節目慢慢朝著基層大眾的方向去發展。
2.2 節目設置要貼近實際
節目設置要具有指導性和實用性,能夠給基層大眾一定的啟迪和影響。不能夠脫離開客觀實際。以縣級電視節目的設置為例,由于縣級電視臺面向的是農民,所以,在這一類電視臺多設置一些三農類的電視節目,對農業的指導等等會受到群眾的歡迎。
2.3 貼近人民生活的節目
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電視節目應該根據本地的文化背景,開設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但是也具有地方特色的節目。以當地的經濟建設和歷史文化相融合。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語言,描述大眾的喜怒哀樂,讓他們有感悟,有共鳴。
2.4 了解基層群眾所想,所盼,是做好電視節目的關鍵
基層群眾對一些法律法規知識的認識水準不是很高,所以我們要把黨和國家的一些路線、方針、政策換一種方式,灌輸到基層群眾中去。所以,我們要深入到基層群眾中去,了解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甚至是在期盼什么,然后回來在電視節目的制作中將群眾所想所盼將當的路線、方針、政策相互融合,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語言呈現出來,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3 結語
廣播電視節目是一種重要的媒體方式,它向我們普及一些知識,讓我們了解發生的許多事件,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但是在我國基層大眾占據了我國電視節目觀賞人數的主體,怎樣做能更好的貼近基層顯得很重要,該文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論述,希望對以后的電視節目制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丁向東.電視新聞報道如何增強貼近性[J].青年記者,2013,13(17).
[2] 楊翌珺.草根文化與電視節目傳播[J].藝海,2012(4).
[3] 沙文立.試論電視宣傳的貼近性與分眾化[J].銅陵學院學報,2005(3).
[4] 李學成.試論廣播電視的服務性節目[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8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