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化勇,張文學
(1.中鐵二院西北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2.蘭州鐵路局,甘肅 蘭州 730000)
新建魚卡(紅柳)至一里坪鐵路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冷湖行委。線路東起在建敦格鐵路魚卡站,通過敦格鐵路至紅柳站,于紅柳站接軌,出站后折向西南沿山前足坡至馬海村東,后向西連續三次上跨省道S210后到達南八仙,繼續向西與省道S314南邊并行26km后途經水鴨子墩和伊克雅烏自然區,在國道G315東側約1.6km處設一里坪站至線路終點,線路正線長98.053km。該條鐵路定位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地方鐵路,項目建成后近期與敦格鐵路連接,遠期向西延伸至塔爾丁與青新鐵路相通,構成青新、敦格干線鐵路的聯絡線。其貨物流向集中為西寧以遠,發送的貨物主要通過敦格鐵路線和青藏鐵路線西格段。
根據近遠期運量及遠景輸送能力、沿線地形地質條件,結合既有線的技術標準,本線推薦的技術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本線主要技術標準
敦格鐵路全線共設車站33處,近期開設車站24處。根據貨流方向、地形地貌及線路合理走向,敦格鐵路線擬在青山至魚卡段接軌。青山至魚卡段設有青山、嗷嘮河、紅柳、苦水河、魚卡5個車站。相對其他車站的接軌方案,青山、魚卡2個車站接軌方案的新建線路長和工程投資大,故本文重點研究嗷嘮河、紅柳、苦水河的接軌方案,通過對這3個車站接軌方案的比選分析,得出最優的接軌方案。
(1)本項目貨物流向主要通過敦格鐵路線和青藏鐵路西格段,運輸至西寧以遠。為避免產生折角運輸,線路應從車站的敦煌端引入敦格鐵路。
(2)敦格鐵路線至馬海段地形較陡,該段地面平均自然坡約為30‰,遠大于線路加力坡13‰的限制坡度,因此需在該段展線。
(3)馬海農場附近有大面積的濕地和部分林地,線路應盡量繞避,不能繞避時應采取相應的工程處理措施。
2.2.1 嗷嘮河車站接軌方案
嗷嘮河車站為敦格鐵路線上的預留會讓站。若本線在敦格鐵路敦煌端上行方向右側引入,車站性質變為中間站,辦理會讓、通過作業(設到發線3條),本線引入增設到發線1條,引入后車站共設到發線4條(含正線)。
該方案中線路自嗷嘮河車站西端咽喉引出,沿山前緊坡向西行進,上跨S210省道后再折向西南,穿越部分濕地和牧草地,繼續前行,從巴倫馬海湖北側、錦泰礦業廠區南側通過后至方案比較終點CK57+800處。接軌方案示意圖見圖1。

圖1 魚卡(紅柳)至一里坪鐵路接軌方案示意圖
該方案線路長度為61.645km,路基土石方為334.61×104m3,設特大橋8 423.7m/3座,大橋218m/2座,涵洞145m/6座,新征牧草地727.40畝,工程投資總額為106 230.11萬元。
2.2.2 紅柳車站接軌方案
紅柳站為敦格鐵路線上的在建會讓站,若本線從敦格鐵路敦煌端上行方向右側引入后,車站性質為中間站,辦理會讓、通過作業(設到發線3條),本線引入增設到發線1條,引入后車站共設到發線4條(含正線)。
該方案從紅柳車站西咽喉引出,向西與敦格鐵路線并行約1.5km后,折向南,沿山前足坡后從馬海村東側邊緣經過,兩跨省道S210后折向西與省道S314并行至南八仙,后繼續前行折向西北與省道S314并行約26km后到達比較終點CK57+800處。
本方案線路長度為66.653km,路基土石方為404.05×104m3,特大橋1615m/1座,大橋444m/2座,中橋270m/5座,涵洞157m/7座,新征牧草地355.40畝,工程投資總額為82 247.44萬元。
2.2.3 苦水河車站接軌方案
苦水河站為敦格線上的在建會讓站,車站設到發線2條(含正線),站房設在上行方向右側,本線引入后車站增設到發線2條。
該方案從苦水河車站西端咽喉引出,向西與敦格鐵路線并行約11km后,折向南,沿山前足坡展線至馬海村,從馬海村東側接入紅柳后到達比較終點CK57+800處。
該方案線路長度為79.009km,路基土石方為448.25×104m3,設特大橋6357m/3座,大橋947m/3座,中橋188m/4座,涵洞187m/9座,新征牧草地361.20畝,工程投資總額為110 884.61萬元。
(1)工程地質條件分析
S210省道北側紅柳及苦水河接軌方案均走行于山前沖洪積傾斜平原(戈壁帶)、山前沖積平原(細土帶),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條件基本相同,地質因素不影響線路方案;嗷嘮河接軌方案走行于巴倫馬海湖邊緣,水文地質條件極差,地下水位較高,濕鹽漬土路段長,根據鉆探和靜力觸探試驗,湖沼相鹽漬軟土與松軟土的厚度約15m,工程處理困難,并存在壓覆礦產問題,工程地質條件較差。
(2)引入接軌站條件分析
紅柳站、苦水河站均為在建會讓站,兩者的站坪坡度分別為0‰、1‰,線路引入后站改工程較小,引入條件相對較好;嗷嘮河為預留會讓站,站坪坡度為6‰,本線引入后需對站進行改建,站改工程較大,引入條件較差。
(3)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紅柳站和苦水河站接軌方案均走行于馬海村東側,沿途主要為戈壁灘和荒地,對環境影響較小;嗷嘮河站接軌方案走行于馬海村西側,沿途需經過部分濕地、牧草地以及少量的國家公益林地,對當地生態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4)對當地錦泰礦業的礦產資源影響分析
嗷嘮河站接軌方案途經錦泰礦業所屬礦區邊緣,隨著企業對礦產的開采,會對線路產生較大影響,而其他接軌方案未受此影響。
(5)線路長度及綜合經濟性分析
紅柳站接軌方案新建線路長66.653km,較苦水河接軌方案短12.356km,較嗷嘮河站接軌方案長約5.008km。綜合運營費現值計算,紅柳站接軌方案較苦水河站接軌方案、嗷嘮河站接軌方案分別省27537.17萬元、26 282.67萬元。紅柳站接軌方案的經濟效益優勢明顯。主要工程經濟比較表見表2。

表2 接軌方案主要工程經濟比較表
綜上所述,本項目推薦工程地質條件較好,新建線路長度較短,對環境及礦產資源影響最小,工程投資最省,綜合經濟效益最好的紅柳車站接軌方案。
鐵路選線設計中接軌方案的選擇應綜合考慮路網規劃、線路走向、主要客貨流方向、既有區段站的分布及當地的條件等因素。在選定幾個可能的接軌站后,需從引入既有車站的條件,影響線路走向的工程地質條件、環境因素和廠礦企業的分布,接軌方案的工程投資等方面對這些接軌站進行對比分析,從中選出最為經濟合理、工程措施得當的線路方案。
[1]趙清為.鐵路工程設計技術手冊·線路[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4.
[2]易思蓉.鐵路選線設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3]GB 50090—2006,鐵路線路設計規范[S].
[4]GB 50091—2006,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范[S].
[5]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建地方鐵路魚卡(紅柳)至一里坪線可行性研究[R].成都: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